看到這幾張圖笑死我了——墻上“長”滿了家長。話說這是哪?。?nbsp;
相比較他們,我確實挺心大的一媽。也和上班時間沖突,沒送過娃。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我兒子不會哭+他會享受幼兒園生活+他能和老師小朋友相處融洽。不要問我怎么知道的?自己帶大的還沒點數(shù)嗎?哈哈。
話說,我們娃和娃班級真的都是天使寶寶。沒人哭榮譽(yù)get。
老師說——
我們要有愛孩子的心,
更要有舍得放手的勇氣。
新學(xué)期的第二天,
家長朋友們,我們一起加油[太陽]
社交——
回來又和我分享了新的一個小朋友的名字,胡YN(女),第三個了。
上學(xué)——
1.說自己不是最后一個到的,是我的好朋友陳TW最后一個(不知道真假,大概是編的);
2.說不想走路去上學(xué)了。那怎么去?
要騎車。
好的,你可以騎平衡車去。
不行,要騎自行車。
自行車太重了(晚上樓下見其他小孩騎沒輔助輪的自行車,又鼓勵慫恿他不要輔助輪了。哈哈,可是保守的爺爺總是說他小必須有。希望他自己主動突破吧),平衡車爺爺奶奶方便帶回來。
不!行!
放學(xué)——
依然不舍得回來
其他——
發(fā)了校服(挺好看的制服,雖然才第二天,天天搭配衣服也挺不耐煩的??傁胱詈谩⒖醋罹?、不能舊——其實這是病),黃帽子(有點大)。
明天穿戴,還要把發(fā)的床上用品帶上。
買的姓名章收到了,有些不實用。
感想——
學(xué)了什么玩了什么吃了什么都沒有實質(zhì)性的問出來。
一是談心時間少。回來后又出去玩了一個多小時,洗漱上床聽音占用了本不多的時間。閱讀量少了,堅持吧,一本也是一本。
刻不容緩事項:作息調(diào)整、習(xí)慣養(yǎng)成。
二是“套話”技巧。已經(jīng)在注意改進(jìn)方式方法了,還得修煉。要具體、要給孩子能接的話茬子,能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