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小班寶寶,一樣的處境。目前的打算是英語可以適當減量,持續(xù)堅持 以聽說讀為主,在大班前盡量學完自然拼讀,和拼音別混淆。
關于大語文,其實就是通識教育,和英語閱讀并不沖突。比如看書olive tree,我就讓她看看橄欖樹長在地中海,國家是希臘,國旗是啥,maple tree,看看澳大利亞,哪個大洲,哪個國家。看看一些地理和歷史知識。閱讀中,對感興趣的部分稍微進行一下拓展。再比如,爸爸最近教日語,有所進展。對日本國家的介紹,地理位置,日語故事里有科普,中文再解釋一下,我覺得知識是相通的。
然后增加了古詩和成語,最近在學成語,盡量情景化。古詩什么的沒有進行深度講解,音頻磨耳朵也會記住一些。兩三天會讓她嘗試背一首,再復習一首,玩中背 ,不過也就背會三十首左右。還會回生。
睡前故事由英文變成了中文,以繪本故事為主,比如最近聽得弗洛格系列,下一階段上不一樣的卡梅拉。
目前做的就是培養(yǎng)興趣,盡力拓展視野。語文可量化的是不是就是識字了,這個可以作為一個方向,但不強迫。四五快讀我家讀完了六,應該有很多生字回升。但不強求,怕上喪失興趣。所以一般中文繪本她要求度,我會說我嗓子疼,要不你讀,不會的字媽媽告訴你。
其他的,保持閱讀的興趣,拓寬視野,靜待花開。因為大語文不好量化,尤其是小齡寶寶,著急不來。
這些是我的個人見解,關注這個問題,不斷學習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