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7-28
看了所有的回答,我只想吐個槽,過分重視質,就無法控制量,不要說量不重要,一天二十四小時,孩子能學習八小時就不錯的了。

中英閱讀,古詩單詞,數(shù)學邏輯,是不是每日標配,還有興趣班和作業(yè),時間怎么分配?

正正經經的建議下,別給她選擇,娛樂只有一種就是看書,看完復述,比啥都強。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2

推薦閱讀

11歲
想法
何為讀懂讀透?

有些書還真不那么容易讀到通透,不然那紅學院,什么什么研究怎么來的。那我就把這題理解成較為理解,一本書讀完不至于不知所云,可以自己總結的程度吧。

由于家里這只是4歲,所以我就大概說說我的看法(ΦωΦ)

不把書拆開了揉碎了講,最多就討論討論,個別詞匯理解影響到文章理解的會講解一下,這點我跟有些父母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不會刻意擴展,跟孩子的閱讀就是單獨的閱讀,討論,也不會做思維導圖什么的……(這就好比學字母…絕不會花n天,用各種圖形、方法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掰開了學...
13歲
想法
首先要弄明白是為什么沒懂吧?因為單詞句子難度高? 還是因為理解難度高? 舉幾個例子,之前娃看《黑貓警長》偷紅土那本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對河馬他們最后的處罰答不出,然后就要求他再讀出聲一遍,就發(fā)現(xiàn)原來是"審判"這兩個字不認識,對法庭審判這一塊也不了解,跳過了...然后告訴他審判是什么意思之后,才明白了后面的內容。 因為關鍵字不認識或者不理解意思導致一本書沒看明白的情況,特別多發(fā)生在繪本閱讀時,因為字少,沒有太多上下文可供提示參考,而且圖畫雖然優(yōu)美但經常文圖不是太密切相關。如果是大本的...
想法
讀懂讀透一本書,這是較難的事,尤其是讀那些名著。幫助孩子將一本書讀懂讀透,這如同阿湯哥的電影《諜中諜》,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相信這世間只有一個阿湯哥,但他是全能的導演虛構的形象。文學閱讀的過程,是讀者參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才有了所謂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正是因為文學欣賞有這樣的特性,所以,要將書讀懂讀透,解讀成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的樣子,這真是一件困難的事。不要說我偷換了命題,批判此問答的不合理。

讀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同一本書,關注和感受會有很大區(qū)別,這是...
16歲
想法
讀透一本書,有很多方法。

比如:畫思維導圖,寫讀后感,做成讀書小報,還有就是寫劇本和表演節(jié)目等。

以下就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來舉例: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里舉辦了一個“好書推薦”的活動。于是,我們又從書架上找到這本書,重新翻閱了一遍。再次閱讀經典作品,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在老師的組織和建議下,我們小組的小朋友分工合作,共同演繹了一段經典故事:有齊誦、獨誦、情景劇表演和閱讀感悟。

情景劇分為兩幕:第一幕灰暗世界,講述了海倫深陷困境之中的痛苦:第二幕愛的光明,描寫了...
9歲
想法
一、從主動閱讀開始,培養(yǎng)“書是為自己而讀”的觀念

娃小的時候,我沒有采用喂書的辦法。在娃一歲半以前,除了聽我隨便讀的聲律啟蒙,娃一本書也沒看過。

一歲半時值過年,娃在老家農村盡興地趕了好幾回雞,并十分喜歡學公雞叫。

我認為時機到了。我精挑細選了一本母雞做主角的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

是不是直接拿到娃面前說:來來來媽媽給你讀書了。

也不是。

娃叫我陪他玩躲貓貓,我應了但無動于衷,還看書看得哈哈笑。娃不滿地過來撥拉掉我的書,讓我陪他玩。

這一撥拉不要緊,書上的主角...
11歲
想法
我能很清楚地記得自己小時候讀書時的感受,其實沒有好的技巧,就是樂在其中而已。

我給孩子講故事從來不畫思維導圖,更加不會把故事掰碎了去講解。不就是繪本故事嗎?內涵再豐富吧,殺雞何須用牛刀?我認為這些畫圖的技巧會降低孩子讀故事的樂趣,不利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把那些有用的技巧留給宏篇大著以及專業(yè)書籍吧。

我給孩子講故事只有兩個步驟,讀故事和適當提問,請注意,是“適當”提問。千萬別扯碎故事。而提問的作用也只是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并非給孩子標準答案。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看書就是亂翻...
14歲
想法
讀小學以后,時間越來越緊張了,親子閱讀是唯一堅持下來每日必做的。目前中文閱讀已完全放開書架上她隨意挑選喜歡的,偶爾互動分享各自看到有趣的內容,或是一起畫思維導圖。

英文書限于我的四級水平,實在無法和她討論起來,但是我找到了一個好幫手,就是star測試和ar系統(tǒng),半年做一次水平測試,然后根據(jù)推薦的級別去ar系統(tǒng)找書看,或是她看完有趣的書,再上系統(tǒng)去自己做測試,每本書都會對應的問題,很容易就知道小家伙有沒有看懂??吹阶x過的書越來越多,她也很有積極性,經常拿著書單讓我去囤書。半年...
8歲
想法
對于我們家這種小童來說,就是玩游戲、拓展兒歌、拿出道具(家里現(xiàn)有的玩具)來比劃,比如說《Beep beep 》直接拿書放爸爸車里,停車的時候讓娃自己感受一下beep beep 的聲音。娃對這個擬聲詞果然吸收的很快。

??每次看《幼兒數(shù)學玩具書》里面有一本《一人一個吃得香》把對應數(shù)量的小餅干放在機關下面,娃對好吃的東西就是這么沒有抵抗力。

??把繪本和生活場景對應

比如甜心英語里有一本《my dad 》tok tok break the egg 早上做早餐的時候演示給娃看...
14歲
想法
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時是我們愉快的親子閱讀時間,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一起閱讀了Nate the great、A to Z mysteries、Calendar mysteries、Young Cam Jason、Amelia Bedelia、Mersy Warson、Junie B Jones、學樂大樹系列橋梁書等等。有段時間小朋友特別迷偵探故事,我們一起看了百來本偵探故事書,因為故事比較長,一般三天才能講完一本,我們每天讀完半小時后,就熄了燈躺在床上分析到底誰是壞人。這樣既可以...
12歲
想法
我不明白。不明白為什么讀書一定要讀懂讀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放在好書的閱讀上,這句話才最為貼切?!昂米x書不求甚解”,這也不是一句帶有貶義色彩的話。

你能從書里看到什么,和你當時的認知、你的視野、你的經歷、你的情感都有著莫大的關系。所以才會有愛讀書的人成立讀書會。他們互相討論對書的理解,在這些討論中豐富自己。

有很多時候,我們看完一本書的當下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受。你說不出來,甚至感到一股氣憋在胸口讓你難受,你沒有辦法回答別人“這本書講了什么?說明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明...
微言有大義
微言有大義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