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倆娃,墨跡的行為分成兩種:
一種是急性子娃消極怠工,或者故意拖延。這種比較好解決,主要靠聽取孩子的意見,弄清孩子的真實想法和訴求,充分交流,爭取彼此理解,然后孩子自然會快起來。
另一種是慢性子娃的日常,事事都墨跡,快起來的時候非常少。感覺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不知道為什么要快,生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需要給孩子解釋說明,比如遲到是不禮貌的。第二,不能理解當(dāng)下時點對大人來說優(yōu)先級最高的事是什么,生活在自己的優(yōu)先級中,這個最難辦,解釋過,但效果不理想在孩子的世界里,優(yōu)先級權(quán)重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在做一件興趣不那么強烈的事情時,有任何一點風(fēng)吹草動,都會分散注意力,比如洗漱。只能把孩子喜歡的事安排在其后,比如講故事,人為設(shè)置動力。第四,時間概念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做每件事大概要花多少時間,這個正在試圖給每件事計時,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再用日程表打卡的方式慢慢引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