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mselims
2015 2015
發(fā)布于 2022-08-14 · 圖片1
我家倆娃,墨跡的行為分成兩種:
一種是急性子娃消極怠工,或者故意拖延。這種比較好解決,主要靠聽取孩子的意見,弄清孩子的真實想法和訴求,充分交流,爭取彼此理解,然后孩子自然會快起來。
另一種是慢性子娃的日常,事事都墨跡,快起來的時候非常少。感覺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不知道為什么要快,生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需要給孩子解釋說明,比如遲到是不禮貌的。第二,不能理解當(dāng)下時點對大人來說優(yōu)先級最高的事是什么,生活在自己的優(yōu)先級中,這個最難辦,解釋過,但效果不理想在孩子的世界里,優(yōu)先級權(quán)重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在做一件興趣不那么強烈的事情時,有任何一點風(fēng)吹草動,都會分散注意力,比如洗漱。只能把孩子喜歡的事安排在其后,比如講故事,人為設(shè)置動力。第四,時間概念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做每件事大概要花多少時間,這個正在試圖給每件事計時,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再用日程表打卡的方式慢慢引導(dǎo)。
回應(yīng)1 舉報
收藏2
3年前
哇 研究的太細致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咋說呢,我覺得磨嘰可以算是小孩子的另一個名字。

普通孩子都是磨嘰的。

當(dāng)然也有不磨嘰的孩子,一種呢我覺得就是天賦,人家先天氣質(zhì)就這樣,所謂的“會托生”,祖墳冒青煙了就會生出這種大人不用管不用費心的孩子。還有另一種,就是家長引導(dǎo)教育的好,所以人家孩子不磨嘰。

所以,要是自己家孩子磨嘰,不是祖先的錯就是家長的錯,需要家長認真反省,努力總結(jié)學(xué)習(xí),不要把責(zé)任錯怪到孩子頭上。
3歲
9歲
想法
試試和孩子溝通做時間管理 我家孩子只是偶爾有的時候?qū)嵲诓辉敢馊プ龅氖虑闀w現(xiàn)為不情愿去做,磨磨唧唧,但是總體還好。我習(xí)慣生活或者工作提前做個小規(guī)劃,比如今天需要做那些事情,幾點做什么事情,雖然有些時候有些小變化但是總體可控。同樣的,從小我也是這么要求孩子的,會提前告訴他這一天需要完成哪些事情?大概什么事情需要在什么時間完成?小的時候基本就是差不多到時間提醒,中班以后就習(xí)慣把計劃表貼出來,晚上核對完成情況,日日清。對于一直能夠自律的完成任務(wù),會表揚鼓勵。超過兩天不能完成會一起檢討為什么沒有做到?所以孩子...
哎呀,這個墨跡啊,這個墨跡真的是沒治了,只不過我們是分什么事的,就是不想干的事,可能就很墨跡,就喜歡干的事,就完全就不墨跡,就超級超級快就很好,所以還是計劃孩子的一個積極性吧,讓孩子一直要時間的重要性,或者備一個計時器感受時間
9歲
想法
搜一搜吧,花生上有一篇關(guān)于孩子時間管理的文寫的不錯,總結(jié)來說就是繪本和動手培養(yǎng)意識,用規(guī)劃軟件和打卡器進行任務(wù)劃分(沙漏和計時器也可以),制訂計劃的時候讓孩子充分參與,把難啃的骨頭放在一開始完成等等
elimselims
elimselims
2015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