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新媽
2015 2011
發(fā)布于 2020-12-28 · 圖片3
全套13本。坐馬桶、生病了、去樹林里、去奶奶家、去海邊度假、去幼兒園、去動物園、參觀農(nóng)場、逛超市、過生日、過圣誕節(jié)、小象不見了、當(dāng)哥哥了。

荷蘭作品,葛冰譯創(chuàng),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封面竟然沒有條形碼,不知道啥情況。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9歲
13歲
書評
歐陽自珍:培養(yǎng)兒童思考力
歐陽自珍,黃學(xué)誠 著 / 中國婦女出版社
作者是臺灣人,書里有很多的敘述和案例對于我們了解臺灣教育現(xiàn)狀很有幫助,也對我們自己的育兒有很大的提醒和借鑒。

第3章中關(guān)于“如何讓孩子變聰明”的第5項“多變的環(huán)境”給了我提醒,多變的環(huán)境不見得是境外旅游,但,孩子每天的生活是否一成不變?出門有專車接送,放學(xué)后從小小的車窗看外面一成不變的世界,回到家,坐在小小的窗前寫作業(yè),按部就班,日復(fù)一日。偶爾的更改上下學(xué)的路徑,對孩子的大腦也是一種刺激,多變的環(huán)境不見得要多華麗,但,routine讓孩子的大腦僵化是很嚴(yán)重的問題。

我們是...
9歲
13歲
想法
最近軟件更新后找不到“寫想法”的地方了,

我以為是“想法”太水了,

小花生不喜歡了,

希望花友們寫質(zhì)量高點的日志。

但,

我觀察了下,

近日還是有花友發(fā)想法呀??

他們沒更新軟件?

我又瞎折騰下,

嘿嘿嘿………

讓我找到了熟悉的圖標(biāo)??

以后不愁字數(shù)了??
9歲
13歲
想法
這學(xué)期的中文閱讀量少得可憐啊?? 學(xué)期已過半,目前記錄在冊??的中文閱讀書目只有3本??

小木屋7快讀完了,那,勉強算是4本吧??

如果小花生上的字數(shù)是正確的,那,這學(xué)期目前的閱讀量是(174+180+198+200)*0.8=601.6(千字)

60萬字??

老母親網(wǎng)上搜了小學(xué)生閱讀量。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媽呀,咱們這閱讀量已經(jīng)達到優(yōu)秀了呀??
9歲
13歲
想法
真減負了?? 若是只看數(shù)學(xué)和英語,那倒還不知道是不是減負了??因為這學(xué)期是新老師,“無跡可尋”??

若是單看語文??貌似真減負了??平日少了字詞基礎(chǔ)的抄寫;練冊寫一半的題就行;往常強烈要求訂的雜志(實則為了它贈送的試卷)則變?yōu)椤白杂烧饔啞保粚τ趯W(xué)習(xí)表現(xiàn),不見批評,表揚也隱晦些了。

我記得這波減負里提倡分層作業(yè),我今天才知道娃班里已開始實行了??同樣一本練冊,班里一波人只寫基礎(chǔ)部分,另一波人寫后頭的閱讀理解部分。這波分層作業(yè)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試點/實驗??

沒有老師老是在群里表揚/批評...
9歲
13歲
想法
公園、大自然的一角… 家附近有1個湖,2個公園。

湖不大,近年整修后,環(huán)湖步道和健身器材設(shè)施良好,公共廁所也不再令人望而止步。

白日有人游泳、放風(fēng)箏,晚上有人跳廣場舞。

這兒沒有城管,之前強推“地攤經(jīng)濟”時,這里是我相中的一個點??

圖為20年疫情緩解后,我們出去放風(fēng)拍的。
9歲
13歲
想法
如果你可以接受利用中文來帶動英文的話,喜馬拉雅聽上有個“新東方繪本館雙語故事啟蒙神器”專輯挺好的。如果是大班的6歲娃,那還可以爭取全英啟蒙,若是1年級的6歲娃,那還是抓緊時間利用好中文這個拐杖吧。

如果要英文兒歌唱唱跳跳的,bilibili上有很多英文兒歌專輯,大多都能“音-圖”對應(yīng),女娃娃看唱唱跳跳挺好的。

6歲才開始接觸,這樣的聽要在泛聽中選定一些精聽了,精聽材料可以是親子過的繪本和分級或是看過的動畫的音頻。

效果的話取決于操作的準(zhǔn)確性和投入的時間了,建議學(xué)拼音前多...
9歲
13歲
書評
從"小"讀到"大"
尹建莉◎著 / 長江文藝出版社
18年出版的書,相較于尹建莉老師其它兩本較為知名的書,這本算是很“新”了。

本書還是維持尹老師的一貫風(fēng)格:論閱讀的重要性。

尹老師的孩子比較大了,就現(xiàn)在的牛娃“標(biāo)準(zhǔn)”來看,尹老師孩子的閱讀量不算大、閱讀面也不算廣。

本書行文有些缺欠,易讓讀者有作者“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通篇看完才能讓讀者了解作者對于某個主題的全面看法,抹平讀者對作者“太過武斷”的想法。
9歲
13歲
想法
看展逛公園,隨便走走放個風(fēng)… 逛了紫金山天文臺。

入園后恰巧遇上團隊講解,咱們就蹭著聽了一路??

老母親的儲備不是有限,而是匱乏??所以只好一路拍照,留待來日再和娃上網(wǎng)查查資料深入了解下。

比較特別的是園內(nèi)的一個畫展,天文主題,國畫的寫意,油畫的色彩層次。

參館、看展,很適合給娃出“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理解題哦??
9歲
13歲
想法
它到啦,它到啦,小米家的木星黎明|飛魚座穿梭器到啦!

在家碼字的老母親赫然聽到敲門聲,照例問“誰呀?”

知道是快遞后又問“誰的呀?”(心想,娃爸又買啥啦?)

快遞回答“xxx的”

老母親一聽,嗯,是老母親填寫收件人時的常用名。

照例讓快遞放門口就行。

開門拿快遞瞬間,驟然想起這大概是在小花生兌換的積木,畢竟最近沒買啥,而且就算買啥了也是被放到驛站,沒得送貨上門。

感謝小花生啊??

娃的寒假消遣有著落了呀??

開箱就留給娃吧!#我和小花生#
9歲
13歲
想法
真的是地震~~~

傍晚坐餐桌那兒,娃吃飯,我刷手機??

驟然覺得在晃~~~

我最近確實有些不舒服,但,還是分得清頭暈和震動??

我看了娃,娃沒反應(yīng)。禁不住問他,他說沒覺得。后來又一次,娃也感覺到了……。我瞄了下吊燈,沒晃。

地震?南京?感覺連不上啊……而且小區(qū)群里也沒人反映……

震樓器?不是吧,娃們有時雖然很吵,但,樓下鄰居也不曾上來反映?。。?!我還特地到陽臺到主臥往下瞄樓下的燈是不是開著??

娃爸回來后我說給他聽……他說我神經(jīng)質(zhì)了??

沒多久他就啪啪啪打臉了...
誠新媽
誠新媽
2015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