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大家都特別謙虛,博士,碩士985,211,雙學位。我才啥也不是,一般本科學校一本專業(yè),上這個學校圖它全國范圍內(nèi)學費最便宜,一年剛3700。
我的家在東北,我的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大概把這股子拼勁兒遺傳給我了,隔代遺傳。我的爸爸礦區(qū)里是下井的,每次他下班回到家,遠遠看過去,就牙是白的。我的媽媽之前就是家庭婦女。家里住的是毛坯房,底下是煤炭采空區(qū),房子都有裂紋的,住了很多年,火車在不遠處經(jīng)過,我有時就躺在炕上看著裂紋想,房子會不會塌,看著旁邊熟睡的爸爸媽媽,又有點安全感。
我自己小學初中時還是挺拼的,初中的時候學習到半夜,全家人都呼呼睡著,我拿起大人穿的千層底打地上蹦出來的蛐蛐,精神了,再接著學。 多虧考上了大學,走出了礦區(qū),走出了那個資源枯竭城市,走出了東北,改變了命運。據(jù)說富人的孩子更可能成為富人,而窮人的孩子更可能成為窮人,這個循環(huán)很難被打破,這就是馬太效應。而讀書可以,讀書有用。
大學畢業(yè)后經(jīng)歷6輪面試進了一家對口的外資企業(yè)分公司,當時還沒正式就職,但是三方協(xié)議已簽。后來各種插曲,沒有去工作。
自己一個人在異鄉(xiāng),那就闖唄,沒啥可怕的,誤打誤撞面試了李陽瘋狂英語,那時候電視臺要數(shù)湖南臺最火,李陽瘋狂英語在湖南臺固定有節(jié)目的,當時好像俞敏洪的新東方還沒李陽火呢。在里面一直做到主管,一邊李陽家暴了口碑崩塌,一邊我的老板是公辦學校校長,工作調(diào)動,機構也要遷。我沒有一起過去。那就單干唄,沒啥怕的。好像自己這么大,關鍵時刻沒有慫過。
到現(xiàn)在這么多年,不能說風生水起,也算有口皆碑,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狂一個,擠出來一點兒時間就輔導輔導孩子。二線末尾城市,中產(chǎn)算不上,小康+收入,也挺開心,有成就感,有奔頭。我的人生走到這里,也知足了,沒啥遺憾的,希望孩子以后比我過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