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學校后打算拉聽力,恰好娃最近迷上偵探類漫畫。那就推薦她聽了大偵探內(nèi)特。純裸聽,一般在爬山或者晚餐后散步聽,可能存在漏聽或者走神的現(xiàn)象。但無需在意,聽完一遍后繼續(xù)1.2倍速再聽一遍。聽完這一遍,通過交流驗證8歲孩子對《大偵探內(nèi)特》英文裸聽的理解,為了避免心生壓力或者排斥,盡量采用請教或者趣味探討的方式。
先讓娃講一下大致的故事情節(jié)。
“寶貝,給媽媽講一下這本書的內(nèi)容唄”
常規(guī)操作錄制視頻輸出:今天錄制了20分鐘,中英文夾雜。情節(jié)為英文演繹,講下來小姑娘說聽過的場景就會復現(xiàn),可謂滔滔不絕。
這二十分鐘談話的人方式聚焦事實細節(jié)。
1. 角色與物品追蹤
“如果讓你給內(nèi)特設計一個新道具,你會選什么?為什么?”
“Sludge聞到了什么奇怪的味道?它搖尾巴了嗎?”
如果孩子能說出案件核心物品(比如她講了如丟失的鑰匙和金魚,事情的起因,邏輯思維的靈感乍現(xiàn),主要人物特征,以及基本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演繹,基本就算裸聽過關。
2. 關鍵動作復現(xiàn)
“我們演一演內(nèi)特發(fā)現(xiàn)線索時的樣子吧!”
“Sludge找到線索后會怎么叫?Woohoo還是Woofwoof?”
二、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下案件梳理,看看羅輯
適時反問,引出話題。
“羅莎蒙德說氣球被外星人偷走了,內(nèi)特為什么不信呀?”
“奧利弗的拖鞋真的被恐龍吃掉了嗎?”
三.比較深層次的可能就是看孩子能否里理解這本書所能傳遞的價值觀與主題。
1. 了解一下人物動機比如:
“如果你是安妮,禮物丟了會難過嗎?內(nèi)特怎么幫她開心的?”
“為什么內(nèi)特破案前總要給媽媽留紙條?”她說是不讓媽媽擔心,讓媽媽知道自己的去向。
2. 現(xiàn)實問題遷移,即時進行教育,了解孩子面對復雜問題的解決方式。
“如果你的蠟筆不見了,你會像內(nèi)特一樣列線索清單嗎?第一步做什么?”
“Sludge靠嗅覺破案,你的‘超能力’是什么?”
她說她感覺自己只要用心,做什么都可以做好。游泳是,古箏是,畫畫也是如此。
今天的輸出很暢快淋漓,小姑娘對某些細節(jié)不太記得了,或者在講述的時候說我不太確定這個用英語怎么描述,講過這段后繼續(xù)打斷英語對話和場景演繹。我說沒關系,目前我們常速聽了一遍,1.25倍速一遍,接下來1.5倍速再聽一遍回顧一下細節(jié)。然后我們下次再討論。
至于下次,我打算在這些方面再做一下拓展:
1??創(chuàng)意輸出,讓孩子隨便聊
媽媽可以鼓勵孩子改變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新案件,改變一個新結局。
“如果Sludge突然會說話了,破案時它會說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讓你設計一個新案件:內(nèi)特要找回什么?需要什么線索?”
2.可以讓孩子在其他游戲里要用這本小書的情境。
“畫出內(nèi)特的‘案件偵破邏輯圖”
“用樂高搭出故事里的樹屋”
經(jīng)過這樣的對話,也算是一深度閱讀,給了孩子輸出和遷移的機會。但切記,持續(xù)性,不破壞孩子的興趣。不是任務,不是考察。就是日常聊天。
我的感受和反思:
1??作為媽媽不要評價,用“我想知道…”代替“你聽懂了嗎”。要用請教的低姿態(tài)去和孩子交流,畢竟是人家一步一步的聽過來的。比如“我想知道Sludge最喜歡的零食是什么?”
2??答錯在所難免,孩子答錯時,重構錯誤答案的價值:“哇!你覺得鑰匙在花園?這個想法有意思!內(nèi)特為什么去車庫找呢?”
針對疑惑段落回放,讓孩子再對比孩子描述與原文差異。
通過上述互動,既能評估理解程度,又能延伸閱讀樂趣。8歲孩子可能無法完整復述劇情,但若能大笑模仿Sludge的叫聲,主動設計偵探工具或在生活中引用內(nèi)特臺詞“Time for a pancake break!”即證明內(nèi)容已有效輸入!#英文裸聽#
期待接下來小姑娘的輸出。至少證明這樣的路子是對的,按照聽單持續(xù)下去。這個假期拉一下聽力nate 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