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問法:問“為什么”;“你究竟在說些什么?”“你認(rèn)為作者想表達什么?”
說來聽聽……
(詳細敘述自己特別喜歡和討厭的片段。)(72)
你的意思是……
只要與主題相關(guān),哪怕是看上去再明白不過的想法。請說出來。老師要鼓勵孩子說出“眾所周知”的想法,進而探索未知領(lǐng)域。(78)
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必須確定,讀者能時刻回歸文本,并且所言切題。(96)
穿梭在文字運用的不同層次,泅泳于意義的多種可能,這是一個熟練的讀者的閱讀態(tài)度,這也正是我們應(yīng)該教會孩子們的事情。(145)
基本問題。
這本書里有沒有什么是你喜歡的?有沒有什么是你不喜歡的?
有沒有什么讓你覺得困惑不解?
你注意到任何模式的運用嗎?
重要(150-158)
概論性問題。
當(dāng)你第1次接觸這本書甚至還未展讀之前,你認(rèn)為他會是個什么樣的故事?你曾經(jīng)讀過這樣類型的書嗎?
你以前讀過這本書嗎?這次再讀覺得有什么不同感想?
當(dāng)你在閱讀的時候,或者當(dāng)你回想起這本書的情節(jié)時,有沒有一些字、詞或文字語法運用是你喜歡或不喜歡的?
如果作者請教你,這本書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你會怎么說?
你有沒有遭遇過和書里相同的情節(jié)?
在閱讀的當(dāng)時,你能夠在想象中“看見”故事的進行嗎?
你能夠在這本書里找到多少支線情節(jié)?
這本書沒花你多少時間就讀完嗎?或者你讀的挺慢,你是一口氣讀完他還是分成幾次讀完的,你會再想讀一遍嗎?
你會怎么跟朋友談?wù)撨@本書?
在聽過所有組員對這本書各種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之后,有沒有什么人的發(fā)言內(nèi)容出乎你的意料?
在你自己花心思想過,也聽到別人的意見之后,對你而言這本書的最重要之處是什么?
有沒有人知道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或者他為什么會寫下這本書?在哪兒寫的?什么時候?qū)懙??你想知道嗎?特定問題。
你覺得這故事從頭到尾得花上多少時間?
是不是故事里在交代某些情節(jié)發(fā)展時耗費篇章,但其實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有些正好相反,書里只是彈指一揮間的事,卻得好一陣子才能說得清楚?
故事是在哪兒發(fā)生的?
你覺得哪一個角色最有意思?
有沒有哪本書里明明沒提到,但少了這號人物,故事就沒法子展開的情形?
是誰在說故事?誰是敘事者,我們知道嗎?從何得知?這個故事以第一人稱敘事嗎?若是,誰是這個第一人稱?是以第三人稱敘事嗎?這個第三者是書里某個角色,或者是故事以外我們識與不識的某人?
如果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旁觀者,你從誰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你只透過其中一個角色來看故事嗎?或者有時候也會從其他角色的立場來看故事?
我們真的能確定書中角色的想法嗎?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角色的心情嗎?或者我們都是從角色的外在行為和表現(xiàn)來體會一個故事的全貌,我們觀其行,聽其言,卻永遠不會知道這些書中人物的想法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