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jun
2018
發(fā)布于 2020-11-24
對于成人來說,我覺得只有真正的熱愛英文,喜歡西方文學或者影視劇才能長久的學習英文不覺枯燥,同樣的,不帶功利心的享受親子英文閱讀時光,小孩也不會覺得太大壓力,反而吸收更多。沒有考試,也不會阻擋我們學習英文的熱情,畢竟它帶我走上通向世界的橋梁,帶我認識五彩繽紛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別有意思。我希望自己的熱情也能感染我的寶寶。
回應1 舉報
贊2
收藏2
3年前
這段時間陪娃做RE,GW,感覺自已英語也跟著進步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1歲
想法
為啥學英語 學英語本來也不是為了高考。
英語就像核武器,
用不用隨你,
但沒有肯定不行。
高考考個好成績只是順帶,
添頭。

所以該咋學咋學呀!??

11 3 3
15歲
想法
英語是通向另外一個繁華世界的通道。世界上95%的書籍都是用英語寫成的,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知識都是用英文記錄的,世界上最多數(shù)的思想都是用英語交流的。數(shù)學和英語都是工具,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的工具,學會英語,能夠將英語嫻熟的靈活運用才會有機會看到另外的不同的世界,去了解那95%的書籍,去學習大多數(shù)的英文知識,去用英文溝通思想,去交流見解。讓孩子了解這個奇妙的世界,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未知,去了解其他的文化,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好。

以上這些,與高考沒一毛錢關系,高考取不取消英語,學習計劃不會改變...
4 3 1
12歲
想法
看時間段吧。。。

小學低年級,肯定還是砸時間的啊,讀加聽加學,起碼也得2小時吧。。。

高年級了。。聽力肯定是保留的,因為碎片可以聽。。

至于別的,我覺得最少最少也得半小時吧。。。

畢竟英語是語言,不進則退。。。

會一直學的。
7 1 1
10歲
想法
就算,以后考試永遠都不考了,有些東西,該學還是要學的。

學無止境。

學習不要有那么強的功利心與目的性。

人生那么長,豈止于中考高考。

甚至,當我們再去回望學生歲月時,甚至覺得,那連個開始都算不上。

也許我學過一些別人看似無用的東西,但我仍然相信,因為這些,我才是我!
2歲
8歲
想法
現(xiàn)在核桃的課余時間,大量放在英語啟蒙和中文閱讀上,二者算作是等分吧。

客觀來說,如果英語在升學考試中取消,我還會跟核桃一起學英語。因為我個人覺得,語言學習不是為了應試進行準備,而是為了他能夠閱讀更多的圖書,進行更多交流,了解一個更大的世界。畢竟,語言是個工具,而非簡單劃分人的分數(shù)或能力的標準。?

以我個人的感受為例,閱讀英美文學時,中文的譯本與英語原文之間存在著一定差別。盡管翻譯要求“信、達、雅”,但經(jīng)過一重語言轉化的文本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其部分屬于特定語境的內(nèi)容或內(nèi)蘊,很難...
6歲
14歲
想法
學英語更多是開闊一個新的認知方式,不過不考了,肯定精力上會分配的更少一些,畢竟要學的太多了。
14歲
想法
現(xiàn)在:早晨醒了就聽,dragon masters和瘋校。起床,吃早飯,然后出發(fā)。路上帶著耳麥繼續(xù)聽,這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晚上都收拾清了,準備刷牙洗臉的時候繼續(xù)聽,一直到睡覺,也能有個半小時的時間。 因為反復聽這兩套,所以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干別的沒聽到,后面都能接上,有的章節(jié)已經(jīng)會背了。 除了聽,每天會讀一個虛構類,兩到三篇非虛構類。這個大概也要有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如果不考慮以后考試,可能和現(xiàn)在還是差不多,喜歡的讀的故事書和拓展眼界和知識邊界的書。

和...
11歲
想法
英語的學習主要是在四歲半以前,那時每天大概有半小時。之后就慢慢不特意去學了,就是日常和爸爸媽媽有得沒得學一點。主要是擔心英文的學習會影響學習拼音,孩子說話老愛咬舌尖,比如4、思、在這類的字。其實,應該是多慮了,不過也沒有什么。

現(xiàn)在又開始講英文故事了,孩子接受的還算不錯,對英文學習還是很有興趣的。
?
蒙施爺爺講故事 Munsch Classic 第1輯 雙語典藏版

除了講故事之外,每天寫日記的時候,會有一些簡單的英文溝通,比如:

What day is today?...
9歲
想法
目前,娃在上幼兒園,每天可支配時間不多,大約每天學習英語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其他時間學學語文,讀讀中文繪本。最近又加上了邏輯思維課。算是英語投入比較多的娃了。英語學習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這件事情,大約會持續(xù)到小學前,還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入小學之后,會適當平衡一下語文和數(shù)學的投入精力。

如果中考高考真的取消英語考試,我大概也還是會這樣安排英語學習時間。本來學習英語不是專門針對考試。英語是世界語言,如果想接觸更多尖端領域還是要用英文學習和表達出來的。最簡單的例子,看看那些好醫(yī)...
5歲
想法
雖然不屬于出口成章、能言善辯之輩,也非引經(jīng)據(jù)典、成語典故信手拈來之能手,但由于學語言學的緣故,對語言的學習有一定心得。

現(xiàn)在對于孩子的語言教育,一是制造條件多輸入,二是家長有能力的情況下要盡可能教不同的語言。這并不是為了掌握知識、也不是培養(yǎng)技能、更不是為了應試、不是追求所謂“起跑線”。

因為語言是工具不錯,但語言更是文化,是思維方式!家有女娃,更是希望她從小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不偏激不絕對,不被某一種語言文化完全侵蝕自己的大腦,希望她任何時候能都能理...
Huijun
Huijun
2018
作者熱門分享
So easy!小達人自制點讀包  贊24 · 收藏223 · 評論17
超快速!5分鐘搞定毛毛蟲自制點讀包  贊18 · 收藏129 · 評論13
聽力輸入怎么做才有效  贊10 · 收藏9 · 評論7
10個低幼寶寶輸入積累游戲分享  贊4 · 收藏11 ·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