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有效性,當然要注意。但是,在那之前,得先問問自己“有效性”是指什么?親子閱讀,我們想得到的是什么?
前幾天我跟我家孩子聊天,無意中說起他小時候特別熱愛牙牙學語階段就已經(jīng)可以倒背如流的幾本繪本,他已經(jīng)完全不記得了…不記得繪本的名字,也不記得繪本的任何內(nèi)容。那么,我們一起親子共讀的那么多個日日夜夜就都白費了嗎?曾經(jīng)讓我們或者哈哈大笑或者屏息凝神的那些瞬間都“無效”了嗎?肯定不是這樣的。用繪本喂大的孩子,即使洪水完全退去,在他心底,肯定還會有很多的東西留下。
這樣說來,有效性或者無效性,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不是嗎?我們一起走過的“路”,一起看過“風景”,就是最大的“效”了,尤其是在孩子還是兩三歲的啟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