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開始,買了一萬多本吧,套裝看到就想買,一個書柜的繪本,書墻是各類書,我自己看的只能收藏到箱子了??戳诵∫话?。每一本都是我讀過的甚至讀過無數(shù)遍。
效果是沒教過識字,到了一年級突然自己看完一本全文字的木偶奇遇記,自己說是連悶帶猜,講給我故事聽看來是完全看明白了。經(jīng)常會用故事中的文字來教育我“玩布娃娃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想吃青菜時: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也會拿著觀復(fù)貓圖書里的文字讓我知道“父母愛子的付出實際是自己從中得到了快樂的”。每每看著睡熟的小人兒驚嘆:七歲的小腦瓜里怎么能裝的下這么多的東西。
暑假學(xué)了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現(xiàn)在練琴知道不閑聊貪玩了,免得時間嘩嘩溜走就沒時間看書了。效率一高自己可玩時間就多了。睡前一點點時間,大獎小說看了不少:長襪子皮皮蘋果樹上的外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愛德華的奇妙之旅愛麗絲漫游奇境,最近看綠山墻的安妮。每每看完,都會感嘆下。
一直沒有讓寫過讀后感reading response.。偶爾做個lapbook玩下,太廢時間沒繼續(xù)。
長和小朋友說:看書就像吃飯,不會吃了立刻就長高但每天堅持漸漸就長高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