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11-29 · 圖片1
1.讀寫一體化。“寫”離不開“讀”,看看那些作家,有哪位不是把閱讀做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缺一不可。長期閱讀一定會給寫作提供幫助,有時這種幫助并不是那么直觀和具有時效。
當然,我一直覺得作文和文章是兩碼事。作文大都是應(yīng)試,文章可以歸入文學。作為應(yīng)試的作文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有技法可學的。像作文的審題,素材的選擇,結(jié)構(gòu)的安排,這些外在的作文形式是有方法可以學習的。
2.關(guān)于閱讀選書,首先要在適合自己基礎(chǔ)的水平上,盡量選擇經(jīng)典性的作品或者同齡孩子的優(yōu)秀作文來閱讀。因為有的經(jīng)典作品比較深奧,孩子理解不了,這樣估計也很難讀進去,更談不上有什么感悟。我的選擇是,名家作品配同齡孩子的作文,一起讀。名家作品,我選擇語言通俗易懂,充滿趣味的作家作品。像汪曾祺,老舍,蕭紅,馮驥才、李娟等,有時會買一些年度散文合集,看看各個作家的文章風格,如果有感興趣或喜歡的某位作家的作品,還可以再買他(她)的合集回來精讀。
光讀是不行的,最好做批準,寫寫讀后感悟,不一定要那么規(guī)范,我手寫我心,隨意寫點讀后感覺?;蛘吖P記下來,這篇文章的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鑒學習,結(jié)構(gòu)方面還是語言方面,題材的選擇有沒有給你啟示。反思一下,如果你來寫,會怎么謀篇布局。只有比較了,才會看到差距,特別是讀同齡人的作文時。
3.仿寫。仿寫內(nèi)容,可以從課本中的段落開始。只要真正寫起來,你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4.修改。作文寫完后,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重讀一遍,重讀的過程就是讓自己再次感受和思考的過程,因為隔了一段時間,自己的情感不會被寫作時的熱情所控制,會比較理性,也可以說,是以讀者的身份來感受文章。這樣會更加冷靜客觀地對待自己的作文,從未發(fā)現(xiàn)一些之前沒有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這對修改作文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距離不僅會產(chǎn)生美,距離還會產(chǎn)生真實感。
回應(yīng) 舉報
贊7
收藏10

推薦閱讀

想法
我一直認為閱讀多了,能寫出好作文只是時間問題。現(xiàn)在看看上6年級的女兒和身邊看著長大的孩子,覺得這事其實和思維還是有點關(guān)系的。形象思維強的孩子寫高中入學前的作文絕對有優(yōu)勢,高中后以議論文為主,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

話說回來,即便是形象思維一般的孩子,經(jīng)過點撥,還是能寫出好作文的。首要條件當然就是閱讀的儲備量,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實際上語言的基本準備已經(jīng)完成,但這并不代表選材能力、構(gòu)思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已經(jīng)足夠,這相當于做菜時的用具和食材已經(jīng)有了,但是不知道選什么食材...
14歲
想法
愛閱讀的孩子,閱讀量也不小,作文卻作不好,內(nèi)容空洞無趣、語言干巴巴不夠生動,很有可能是閱讀的時候只關(guān)注了書里面的情節(jié),而忽略了其它。比如作者的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好詞好句),這在中小學作文中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孩子都有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我家孩子在老師的要求下也積累過一段時間。然而感覺對于孩子的寫作并沒有半點幫助,甚至于他還經(jīng)常抱著敷衍的態(tài)度完成任務(wù)。我覺得一是由于老師給的一部分文章真的并不出彩,二也是因為孩子對語言的美缺乏感悟。他所摘抄的那些詞句都是死的...
18 54 5
9歲
想法
1.多看書,并且多看好書;

2.學會深度閱讀一本書,并且學會做讀書筆記;

3.學會邊看書邊思考作者的寫作方法,并且把嘗試運用作者的方法進行寫作。

作文班因人而異,看你對孩子寫作的要求,如果只是要求可以在作文分數(shù)上不會拉低成績,作文班可以一試,如果只是應(yīng)試,其實也蠻簡單,大抵應(yīng)試作文都有固定的格式,三段論,排比段落、句式,相應(yīng)的詩詞典故引用,切題,言之有物。但如果想把文章寫的精彩,那就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功底不光在看書,還要記住和融會貫通,我自己的經(jīng)驗,小學時買過一本作文...
17歲
想法
家有同款娃,閱讀天天進行著,作文不見提高,我是這么看的:

第一是因為文學類作品閱讀水平有待提高。 對此,著名作家葉圣陶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里就指出了“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這句話說白點,就是說閱讀能力差的人寫作能力也不容易提高。娃如果不能有效閱讀,雖天天進行著,但卻不容易提高寫作能力。

我觀察了一下,自家娃看書的情況,現(xiàn)在偏好看科普類,對文學類的多半還是看個情節(jié)、看個熱鬧,看個消遣,沒有有心去獲得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別...
15歲
想法
個人認為寫作好需要四個方面: 1 大量泛讀各種題材的書 2 生活體驗 3 勤思考 4 寫作技巧的訓(xùn)練

看足夠量的好書好文進行積累,先大量輸入再輸出;生活體驗是寫作的靈感源泉,所謂“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 有人看書多閱歷豐富,卻蜻蜓點水甚至雁過無痕,很可能是缺乏思考力(分析歸納總結(jié)等思維能力);有了前三者的基礎(chǔ),一定的寫作技巧訓(xùn)練可以錦上添花。
15歲
想法
我也不知道我兒的作文算不算上好作文。不過我看到了還是很滿意。他自己說他不會寫感性細膩的文章,就會寫這種。說到看書我家看的也不少,但是他看書偏科普多??苹煤托≌f是這一年才開始看。散文看的就更少了。作文在五年級之前寫的都不溫不火,五年級之后給他看了不少作文選,但是人家嫌寫的不好,還是參考了一些內(nèi)容,寫出來的東西就都是這種類型。而且越寫越熟練。
我總結(jié)作文要多練,觀察他寫東西每次要查閱很多資料,看作文選其實是在看結(jié)構(gòu),有了結(jié)構(gòu)之后自己填內(nèi)容。當然文筆還是不夠細膩,這個比起小時候的說...
14 6 6
16歲
想法
首先,閱讀量到底多大算大?其次,閱讀的是什么。 先說第一個閱讀量,我堅信量變的積累一定會導(dǎo)致質(zhì)變。可是就如同化學反應(yīng)的點不同,咱娃也不一樣啊。有的孩子看兩本曹文軒,寫字就優(yōu)美了,那有的孩子看了四五十本文學才學會寫作文。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到第一不著急,第二肯定孩子已經(jīng)能做到的,第三找優(yōu)秀作文適當穿插進孩子閱讀,第四在前面鋪墊好了可以簡單仿寫。閱讀不是功利,不要著急,要堅持哦

接著說讀什么。你希望孩子能寫作優(yōu)異,孩子一直看查理九世,看公眾號小文章,看作文選。那么孩子沒有高度...
11歲
想法
孩子喜歡閱讀,喜歡哪方面的閱讀呢?重知識還是文學類書籍。

1.不知道你家孩子幾歲,喜歡看什么類型的書籍,書籍也分知識類和文學類。知識類的書籍當然對作文的素材積累有好處,可是對文筆幫助卻不大。文學類書籍對結(jié)構(gòu)文筆有幫助,對素材積累幫助不大。應(yīng)該廣泛閱讀,各種書都要看。

2.多讀經(jīng)典作品。最晚到小學高年級必須開始經(jīng)典作品閱讀。不能老是看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也要看,但是一定要分給經(jīng)典作品時間。只有經(jīng)典作品才能引人深思。

3.小學一般是記敘文,初高中開始變成議論文。記敘文要多...
想法
我家6年級,算初中生。5-4制學校。他屬于識字早,語感還不錯的娃。小學階段周記能出彩,但是一到考試作文,經(jīng)??鄯謬乐兀褪遣恢涝趺磳?。

上學期進入初中部后,周記保持8/10分水準,(問過語文老師,我們這里打分標準8分以上優(yōu)秀),意外的是幾次考試作文也能到32-34/40分,語文期末居然年級第三,從來沒有過的情況。我們從來沒有上過任何寫作班,語文這門學科唯一的課外滋養(yǎng)就是看他喜歡的書。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總結(jié)了他目前的寫作基本路數(shù),就是寫一件事或者一樣事物,從事件或者事...
15歲
想法
誰說付出一定就有回報的? 閱讀那么多,作文為啥不見長進。
這個問題要先從本質(zhì)上說,作文寫好到底怎么算好!
【立意】【結(jié)構(gòu)】【素材】【詞藻】寫好一篇作文離不開這些要素。
那反過來說,娃在閱讀的時候也是從這些要素去庖丁解牛般的去思考嗎?
閱讀能到來的收獲,要從宏觀到具體去看。
宏觀:陶冶情操,洗滌心靈,增長智慧,開悟人生,打開視野,塑造格局,這些好不好,很好,但是,這些和寫作文的關(guān)系不大,多閱讀的孩子共情力肯定更好,但不能輸共情力好表達力就好,他能感悟,不見得能表達。
具體:好詞好句摘抄,文章結(jié)構(gòu)分析,中...
10 5 3
秉燭夜行
秉燭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