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安水如
有個小朋友在與媽媽進(jìn)行親子共讀的同時,聽到媽媽讀“守時”,就問了媽媽一個問題,說,媽媽,這“守時”,是什么意思呢。
在那時候,媽媽就愣住了,因為,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會是問出這樣簡單的問題來。
后,安水如就對其作出解釋說,“守時”二字,在我們看來,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詞,是一聽就懂的了。但孩子不同。在孩子聽我們大人讀書時,也許是第一次聽到“守時”二字。這就好比是我們從未接觸某個行業(yè),第一次聽到那個行業(yè)的某些專業(yè)詞匯,那都是懵懂不知的呢。那在這時候,我們要怎么辦。
對此,安水如的建議是盡可能用具體而形象的語言,來去做解釋,以讓孩子能夠有所聽懂,并知道如何來去做。因為,讀書,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記住“守時”二字,還應(yīng)該是讓孩子理解守時,更是知道怎樣來去讓自己做到守時。
如安水如在與孩子聊“守時”時,就給孩子舉例說,如果我們答應(yīng)伙伴,八點在麥當(dāng)勞門口見面,到了八點,自己準(zhǔn)時抵達(dá)麥當(dāng)勞,那就是“守時”。但如果八點十分才到那麥當(dāng)勞門口,那就是不守時的了。當(dāng)然,倘若真的是事出突然,如生病等,那不能做到守時,那就另當(dāng)別論,盡管如此,我們也要提前告訴對方。
實際上,一個孩子的一年,若是能夠理解“守時”是什么意思,怎樣做才是真的守時,并真的在日常生活里頭有所做到“守時”,那這將會是帶給孩子一生的財富。書,不是讀得越多,就越是好的。讀通書,并能去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去實踐書中的某些要義,那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