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小寶寶讀書是有側重點的,小寶寶應以認知類的書為主導,讓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接觸大自然,有真實圖片的書是首選。當其認知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再看其它類的書?,F在經常聽說類似一些孩子打著傘從樓上跳下而身亡,這就是認知出現偏差,過度強調想像力的一種表現。?
你說的書中有功能性的,這類書是在孩子出現類似問題時,做為引導用的書,而且有些書雖是繪本,但閱讀對象不一定只是給孩子看的,像《大衛(wèi)不可以》,所以沒必要急著看。
還有情感類書,孩子太小,對世界的認知都沒有概念,對自己的情感表達就更不了解,他不會了解書中人物的感受,更不會去像成人那樣去讀一本書,理解一本書,只有當認知達到時,才可能做到,像《菲菲生氣了》就屬這種情況,也不必要急著讀,當認知達到了,類似情況發(fā)生了再來讀,或許效果會好。
現在大咖推書也有商業(yè)目的,只停留在選好書,但好書誰來讀,什么時侯讀,如何讀卻很少涉及,而這些才是爸媽更需要,以前覺得讀書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認字就能讀,現在看來并非如此,尤其是從不讀書的大環(huán)境一下進入閱讀的大潮下,沒有任何閱讀指導,就書論書,沒有宏觀微觀,沒有系統(tǒng),甚至科學性,違背認知的規(guī)律性,效果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