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2-14
我和你差不多,我也是八九個月四歲多了,基本不怎么主動輸出,除非我要求,我每天基本有一到兩小時閱讀,感覺希望渺茫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5歲
13歲
想法
?語言的輸出是最終產(chǎn)品,打個比方,這里把語言比喻成產(chǎn)品,那么成功輸出的語言產(chǎn)品需要哪些環(huán)節(jié)呢:

Prepar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internalization-output。

其中,practice~consolidation也可以說是input. ?

Output未到,說明,前面的input不夠。通俗說來,水到渠成,水滿則溢。

這里提一下,Krashen的“輸入假說理論"雖然現(xiàn)在很多人提出質(zhì)疑,但我認為此假說的存在還是非常合理的...
我家孩子輸入的比較早,1歲左右開始聽weesing,輸出的時間大概是1歲7個月,他開始說話的時候,因為他說話本來也晚,爺爺奶奶也是那個時候才開始叫的。每個孩子輸入的事件段有長有短,不太一樣。

樓主給的信息不多,所以不能分析出來具體的原因。但是我自己的經(jīng)驗是,只要吃持續(xù)的輸入,總有一天會輸出的,如果孩子對你輸入的內(nèi)容有興趣,并且是生活相關(guān)的話,輸入幾次后孩子會自己說出來,告訴你,這個是什么,或者會總問你,這個叫什么。但是需要是他感興趣的,顯而易見的,平時在家?guī)蘅梢远嘤糜⑽牡?..
10歲
想法
這位媽媽可能有點兒著急了。不知道這位媽媽的輸出指的是哪種輸出?是跟讀多次后自己讀?還是能對話?還是什么?

每個小朋友個體有差異。我能理解這位媽媽。就像我家小朋友當時學(xué)說話一樣。我家2歲多才會說話,才會叫爸爸媽媽,之前不知道有意識還是沒意識叫過幾次,然后你讓她說他就是不開口。人家還會要東西嗯嗯嗯的,我家也不說嗯嗯嗯。一度我懷疑她是不是不會說話。那會兒我也著急啊!可能我和我老公倆人帶孩子,不像老人話多。那會兒2周歲時,我真是急得不得了,看著別的孩子一歲就能說話了,至少爸爸媽媽能...
9歲
想法
輸出的基礎(chǔ)和前提是必須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

有句話特別俗卻很形象的比喻了,英文輸入與輸出的關(guān)系,即“喝多了,總會尿出來”。

第一,按照語言習得“聽說讀寫”的規(guī)律,要想孩子有所輸出,大量的聽(可理解性)是最基本,也是必須的。這種“聽”包含范圍很廣,像聽音頻,聽媽媽讀,看動畫片,聽英文兒歌等。

第二,如果可理解性輸入量足夠,孩子還是不輸出,那也許是孩子還沒有做好輸出的準備。

第三,孩子都是有個體差異,有的小朋友不管家里是否有人說英語,只要輸入量足夠,娃就會自話自說的...
9歲
想法
我們家開口晚于同齡人(沒和特別快的比)但開口后一段時間就講的很好

英語 我和女兒(從出生)生活中講英文 對她來說就是一門方言而已 什么繪本分級才開始第五天(現(xiàn)在3周3 有一定的認知 才開始閱讀分級) 之前都是零散的還沒堅持過 其他的歌曲我們沒磨過耳朵 偶爾聽聽 都是我自己會唱了重復(fù)唱 然后她逐漸就會了 現(xiàn)在會30來首 只要我學(xué)會唱個三天她就主動會唱了 動畫片我們一半看英文 一半中文 沒有看特別基礎(chǔ)的 直接看paw patrol(汪汪隊)super wing(超級飛俠)bab...
8歲
11歲
想法
我覺得可能是輸入過程中出了小問題。

輸入不是說給孩子聽點看點就行,而是要保證他能夠理解,也就是理解性輸入。

說到分級,一般是在孩子有了幾千的聽說詞匯、學(xué)習自然拼讀后用來自主閱讀的材料。如果啟蒙用分級,并且照本宣科讀一讀了事,就太可惜了。

建議:1.生活中增多英文交流

2.親子讀繪本,盡量提問讓孩子張口表達

3.如果可以繼續(xù)用分級,建議用讀回本的當時讀分級,多提問、多表演,并且在生活中運用。
8歲
想法
看了最長的那個回答,想了一下。

大概的意思就是不要焦慮,不要功利,給予足夠的留白,以及持續(xù)的輸入。

我們家小的也是才正式分級兩個多月。但是天性使然他很容易過high,任何覺得有趣的發(fā)音都會存在他腦子里,不管他是否理解。比如他最近很迷baby shark,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著迷程度堪比他的maisy。你現(xiàn)給他讀一個詞,他立刻就會代入到baby shark這首歌里去,無論這個詞他是不是能說完。所以有一陣我們的進度很慢,因為每翻一頁你就得等他唱完一首歌。。。我等著他唱完一遍,再...
9歲
想法
我覺著應(yīng)該是輸入量不夠,閱讀量不夠,只有有足夠量的輸入才會有輸出。不是做做游戲就可以的。做游戲那些好雖然好,引起興趣增加印象,但是也不能只做游戲,更要靜下心來親子閱讀。我家娃娃不太到兩歲半,啟蒙一年多點,加入分級八個月,這八個月英文分級和繪本每個月的閱讀量應(yīng)該都有900本左右,現(xiàn)在可以輸出一些兒歌,基本的陳述句疑問句,可以講簡單的小故事。
9歲
13歲
想法
你家娃9個月大時中文就說的很利索啦?還是你這9個月的英文輸入量遠遠大于你娃中文能輸出前你們的中文輸入量?

真正有語言天賦的娃有幾個?每個娃每天的時間就這么多,這年紀的娃,能有多少效率可言?效率不高,那強求英語要有輸出,那肯定要擠占娃其他活動的資源,就算是娃其他的活動都用英文進行,那,中文還是被擠占了。如果娃不出國,這樣的安排明智嗎?

我看樓主沒提及看英語動畫片?動畫片提供了一個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找個娃感興趣的動畫片反復(fù)看,反復(fù)聽音頻,和娃過家家做角色扮演,我想這個方式是...
九個月,還遠遠用不著著急輸出。

一個中國孩子,天天浸泡在中文里,九個月也不會說話。他學(xué)了九個月的英語,為啥就要輸出呢?

如果想輸出,也有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換個有外教的幼兒園,迅速解決輸出問題。就看值當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