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金剛師》,看封面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有點血腥的,或者關于抗爭、對抗的故事……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有三個版本,我還是更喜歡2011年三聯(lián)出的那版封面。
“金剛師,獨居山。振杖,引風走雷,咒物,物即能言?!边@個開篇介紹實在是太酷了,感覺一讀完這段話,再看圖畫,那種古風古韻感就呼之欲出了。
這是關于一位終日沉思的金剛師終于想明白了,然后“金剛師小課堂”開課了的故事。還未上課,金剛師熱身時就“放大招”——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哎呀,這是想嚇死我學渣涵涵的要命題啊。我邊講邊瞄了一眼涵涵,果然她瞬間化身為風——“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看到木頭的回答我有點觸動:“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有用!我可以做凳子,椅子,木桶,地板,還有燒火的木柴,甚至可以當砍木頭的斧頭把……”
果然夠“有用”,不但自己心甘情愿地被“利用”,還可以變?yōu)椤皫褪帧眮砜惩愐桓?,實在是“可歌可泣”…?
水的四相,我沒看太明白。水要學的東西好多,就像我一樣,想學的不少,能做到的……
其中火與木打架、蟲吃葉子變成蝴蝶后的狡辯、“差生”石頭、回答問題時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的風、以及一命嗚呼可憐的小蜉蝣。這些讀起來都令人忍俊不禁。一個充滿哲思的嚴肅課題,突然變得幽默詼諧起來。
我覺得金剛師看起來很像是戴了面紗的梅雨怪,雖然名字聽起來都蠻玄幻的,可是看起來依然像個孩子。最后發(fā)現(xiàn)蜉蝣果然說的對“這堂課太長了”。
可是這只不過是個課前問題,課還沒正式開始呢,怎么就散了呢?有點意猶未盡呀。我喜歡這種簡潔的語言風格,讀完了我都沒想明白什么,卻總覺得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