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2-18

故事的形式去講

關(guān)于這個歷史問題呢,小花生上面也有很多媽媽去說,然后其他的屁屁上有很多的博主去推這個歷史問題,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一個興趣,你像我們家的話,就科普很枯燥的那種,然后也能聽進去,但但是歷史性的,哪怕是故事類的,他也很難聽進去嗯,更喜歡一些的,我覺得他也不能這么說吧,就是歷史類的很難接受,所以說看孩子的興趣,按照他的興趣點去找一個合適的方式插入進去
回應1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我感覺現(xiàn)在的孩子學習歷史比我們小時候省勁的多,很多時候真的是玩著就把歷史學習了。

拿我家娃來說最早接觸歷史是五歲半左右,每晚睡前故事時間爸爸人肉講了一套《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正是這套書開啟了我們學習歷史的篇章。本來并沒有10歲以前學習歷史的計劃,因為看到娃感興趣,就順勢找了一些歷史方面的音頻材料給娃聽。最開始是新東方的一些音頻,后來娃特別喜歡的凱叔也開講歷史,這一套音頻娃真是抱著傾聽者溜溜聽了一年多,聽了無數(shù)遍。后來凱叔出了相關(guān)書籍,自然是要為娃收入囊中。說到歷史書,還有...
15歲
想法
歷史怎樣輕松、有趣、扎實的學? 學到什么程度?

我是理科媽媽,現(xiàn)在陪公子讀書陪到“學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回憶當年背朝代、背歷史意義,實在是太無聊了?,F(xiàn)在的歷史生動有趣,還可以和地理、文學、藝術(shù)相結(jié)合,簡直是讓人著迷。

你到一個年代不妨做個橫向比較,這個時候的中國是什么朝代,歐洲呢,時間其他國家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偉大的發(fā)明和藝術(shù)。

感覺收獲不止一點點啊!

DK溫迪嬤嬤講述1000幅世界名畫 中華上下五千年 歷史的足跡: 追尋羅馬締造者的足跡 D...
想法
首先說,歷史學習肯定沒趣,也不可能輕松,要想學扎實,這需要其他學科的配合,如地理、政治、哲學、宗教、藝術(shù)、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

學歷史的目的是什么?這大概分為兩類。其一,對個人來說就是明哲保身,最高境界大概是莊子所謂的庖丁解牛的境界。然而這只是學習歷史的副業(yè)。其二, 對人類社會而言,就是如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边@是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但是,這一目標是歷史學家研究的事,并非中小學生的任務。

目前的中學歷史課本,相比較二三十年前,最大的改變在于...
10歲
14歲
想法
歷史要怎樣輕松、有趣的學習? 學到什么程度?

我喜歡歷史,但歷史課成績也沒有多好。我最早的歷史啟蒙,是小時候,跟爺爺一起聽評書,隋唐,三國,七俠五義,水滸。。。每天放學,吃飯寫作業(yè)之后,等我爸媽下班之前,基本就是坐那兒聽評書。

所以現(xiàn)在我也給我女兒聽音頻,讀歷史故事,不考試,不要求記憶,。最好的復習方式是遇到什么事情就聯(lián)想一下哪個歷史人物遇到過類似的情形。用那些一直流傳的真實故事講道理。同時也會鼓勵她對過去的事情說說自己的想法。

比如昨天家里做寬面條,她不愛吃,后來吃上...
15歲
想法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關(guān)鍵的不是史實究竟如何,這是歷史學家的事情。我們關(guān)注的是,在我們有限獲得的資料里面,我們能不能有一套自己對一段歷史的看法,能自圓其說就可以。

所以,歷史不在于多,而在于你怎么看。你發(fā)展出一套辦法看懂了這段歷史,你也可以拿這個辦法看懂其他的歷史。這才是學習歷史應具備的能力。

比如看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怎么沉的,誰搞的,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后面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當時如果能怎么樣,結(jié)局會不會不同?隨著一個接一個問題的深入,你就知道孩子腦海里是否建立了...
8 8 1
14歲
14歲
想法
我覺得任何學科只要納入了應試教育的體系,學起來都不會輕松有趣。

人人都對歷史故事感興趣,對歷史上的不同性格的人感興趣,但是一進入系統(tǒng)學習和考試,就要背枯燥的年代表,官方認為的重大歷史事件,農(nóng)民起義的意義。

這就像愛讀書的孩子,不一定語文考的好,英語原版閱讀的孩子,英語考試分不一定高。應試教育不但要考你感興趣的,更要考你不感興趣的。要想課內(nèi)考試高分,必定免不了枯燥的記憶,背誦和套路刷題。

但是從小進行歷史啟蒙,對中國歷史的整個脈絡,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有所了解,是非常有必要...
16歲
想法
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可以閱讀喜歡的書籍、聽音頻。書籍入門可以用林漢達的《上下五千年》,音頻入門選平哥的平說三國。小學高年級可以用教材配練習冊,扎實掌握知識點。適合小學生的中文的教材沒有關(guān)注過,英文原版可以用《The Story of the World》,有配套練習冊。

The Story of the World History for the Classical Child: Ancient Times: From the Earliest Nomads to the...
16歲
想法
人物:男娃4年級。

學習經(jīng)歷:以前看過horrible history視頻,聽過音頻。書嫌字太多,不肯看。我感覺內(nèi)容多半是野史。

khan學院的世界歷史。看過一些。實在太長了。沒時間。也許放在暑假再看。

最近在學世界歷史教材。主線教材是SUSAN寫的the story of world。聽音頻,配套做練習題。每天一個chapter。錯題較多。

感覺娃的理解能力實在是咔咔。有一道題說:你覺得巴比倫的法律是不是酷刑?娃答:不是。我問:都挖眼睛了,還不是酷刑?答:不是。挺好...
16歲
想法
做為當年高考歷史一百四的人 一直認為文史不分家 歷史好的人語文一定好 語文考了快一百三。一百五十滿分

1 一年級讓兒子背朝代歌 朝代都搞不清楚是不行的

2 背古詩的當中穿插詩人背景故事

比如賀知章大約是唐代詩人最大的官 宰相

退休的時候八十六 皇帝那個不舍 親自帶隊相送 回家的時候?qū)懥藥w回鄉(xiāng)偶書》

就是那首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比如李白雖說不怎么順 但他老婆可是宰相的孫女 相當有政治敏感度 安史之亂勸他不要追隨唐明皇兒子 結(jié)果李白沒聽 差點為這事掉了腦袋...
歷史怎樣輕松、有趣、扎實的學? 學到什么程度?

作為只愛八卦不理政事、時間線稀里糊涂、中學階段好老師差老師都遇到過的歷史渣兼理科生,我對娃的歷史學習要求是:下限為足以應付考試,沒有上限。

妞初一上學期的歷史老師知識豐富、幽默搞笑、口若懸河,很會調(diào)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妞也聽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考試時連超綱的題也因為曾經(jīng)聽老師講過而回答正確。下學期換了老師,是中規(guī)中矩、寡然無味的教材派,妞的課堂學習效率有所下降,于是乎文科生爸爸當仁不讓地臨危受命,任務是每次歷史課后的晚上串講...
3 1 1
毛豆媽媽寶貝
毛豆媽媽寶貝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