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聞,可以看看原文。
孩子有幼稚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孩子。他說不想要媽媽買一堆吃的給他,寧愿攢錢買無人機。他說圍棋下得好爸爸常拿出去炫耀,他渴望的卻是爸爸多帶他出去看看。他喜歡生物和計算機,想出國留學(xué),父母出不起錢,同時卻想生二胎。他只好自己拼命努力學(xué)英語。下圍棋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大腦。
我倒覺得,這個孩子的話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現(xiàn)狀:錢,可以成為學(xué)業(yè)和理想的強大助攻;而只懂得消費和炫耀的注定擺脫不了目前的階級。
倘若我們生活在一個教育質(zhì)量足夠高,教育選拔足夠公平的國家,這個孩子也許完全不需要父母有錢才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然而環(huán)境不是可以一夜之間改變的。個體只能努力掙扎求自己的出路。
你當(dāng)然可以說:如果他足夠優(yōu)秀,沒有錢照樣可以……但,同樣優(yōu)秀的兩個人,一個父母有錢另一個沒有,顯然前者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你支持哪一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把自己代入哪一方。
也許你足夠有錢把孩子送入國外大學(xué),但同時你的孩子還得拼命學(xué)習(xí)。有些人可以拿著B一邊打高爾夫一邊騎馬,靠著金錢權(quán)力躺進(jìn)耶魯。你會不會也覺得不公平?
有些家庭對一個人來說是助力,有些家庭對一個人來說是消耗。不能因為你感受到的家庭是助力,你給予孩子的是助力,你看到別人被報導(dǎo)出來的一面是助力,就以為這個孩子感受到的消耗不存在。特別是這個孩子還面臨“父母一定要生二胎”,他卻無能為力的現(xiàn)狀。
?
至于對父母感恩?其實感恩并非人性。人性就是不滿足,想要更好。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能開拓進(jìn)取。劉邦父親被項羽綁去要挾煮了,劉邦談笑風(fēng)生說肉湯分我一勺。李世民一口氣殺了兩個兄弟逼父親退位。這不妨礙他倆成為盛世君王。
重要的是,這篇新聞如何觸動了你的神經(jīng)?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能為此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