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接到姚姚的電話,又約米米去賣東西。小米也早有此意,不過,她今天可沒時間。我把她的興趣課全都安排都周六下午和晚上了,為了騰出時間盡情的玩。米約姚姚周日排完故事劇去賣,還把地點改到西郊百聯(lián)了。
我在想是什么支撐了他們?姚姚的部分還是讓姚媽分享。小米最初是從一個故事里看到一只小猴開店,她不服氣,想一只小猴能開店,我也能。于是就回家找出用不到的一堆鉛筆拿出去賣。其實如果溯源,可能還能更早,一年級時她就想擺攤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我那時是覺得她亂想,跟她說我們沒那么多品種,擺攤不好賣的,這件事就擱下了。二年級賣鉛筆算是真正的開端,從去年的春天一發(fā)不可收拾。這個過程中,也許是跟我的一些朋友聽到美國的種種,感覺很好,開始立志要去美國,于是多了個動機,需要攢錢,也需要學英文。啊,美國真好,真的要感謝這個動機,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催了。
于是想到很多,原來一直研究學習動機的問題,但一直都很頭痛怎樣發(fā)掘孩子的學習動機?,F(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東西或許開端與學習毫不相關(guān),但在過程中,讓孩子發(fā)現(xiàn)如果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有些學習還真的繞不開,他的學習行為就不需要家長督促了,只是引導就好了。于是又想到,察覺孩子的興趣特長和能力,并加以鼓勵和支持,后面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不要覺得某些興趣可能會耽誤學習,其實生活和學習什么時候分開過?脫離實際的學習是低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