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夜航西飛》開始,注意到陶立夏這個名字。也是在無數(shù)的從此地到彼處的夜間飛行中,在被無數(shù)陌生人包圍的狹小空間內(nèi),望著舷窗外沉靜浩瀚的夜空,一個人很容易被沁入骨髓的孤獨感湮沒,在這個時刻,沒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比讀一本關(guān)于孤獨、尊嚴和享受生活最本質(zhì)的快樂的書能讓我平靜下來。于是,《夜航西飛》成為了我旅行包里的???,就好像陶立夏這三個字,也成為心頭不容忽視的存在。
之所以不在意《夜航西飛》的作者柏瑞爾?馬卡姆,而是在意陶立夏,是因為之后看了她的情感治愈系旅行散文集《分開旅行》,開始慢慢篤定,在那兩本書里滿溢的自由氣息,不是身體而是心的自由自在,沒有妥協(xié)與太多考量的勇氣,還有那種熬過很多孤獨時光才體會到的寧靜,是屬于陶立夏的靈魂所散發(fā)出的香氣。而《練習(xí)一個人》,讓我對這一點愈發(fā)深信不疑。
陶立夏的文章從來都不是打了雞血似的催人奮發(fā)向上的雞湯式文字,無論是在《分開旅行》,還是在《練習(xí)一個人》里的,她文字的類型總是那么難以歸類,像是游記和小說還有評論式文字的串聯(lián),明晃晃的貼著“陶立夏專屬”的標簽。這些意味淡淡的,甚至有些冷的文字,竟然更能引發(fā)讀者內(nèi)心情感的共鳴,她也常常為和讀者的“心意相通”而自得。因為她清楚地知道,在無限追逐成功,追逐完美愛情和幸?;橐龅膫鹘y(tǒng)道路之外,人的一生不僅可以,也應(yīng)該有更多的可能。而這是很多人深藏在心中、不敢宣之于口的隱秘夢想。
前幾天讀到劉瑜給自己未來孩子的一封信,里面說:“如果你是一個女孩,我還希望你有夢想,你的青春與人生不僅僅為愛情和婚姻所定義?!边@對中國的女孩來說,談何容易?“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的觀念至今沒有大的改變,女性自始至終被認為是家庭的附屬品,是為維系家庭良好正常運轉(zhuǎn)的黏合劑,而不是被當(dāng)做一個人格健全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意識將女孩的自我成長空間壓縮的幾近于無,甚至到了集體無意識的地步。
無論是《后宮甄嬛傳》這樣的宮斗戲還是《杉杉來了》這樣的總裁文火爆的現(xiàn)象只能說明,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女性把奮斗的目標和實現(xiàn)幸福的可能都指向愛情和婚姻。她們認為,只要白馬王子愛上了自己,那么所有的夢想都會實現(xiàn),當(dāng)然,找到白馬王子是最大的夢想,其他的夢想只是附屬而已。但是陶立夏醒悟并且逃離了這樣的慣性,她用她親身的經(jīng)歷和一筆一筆寫下的文字,向所有不甘心被愛情和婚姻定義全部人生的讀者證明,女人的生活中總該有別的夢想,“我們可以經(jīng)由自己的努力與取舍,讓生活盡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樣。”
一個人到處旅行、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去吃火鍋、一個人在阿爾卑斯山巔看雪、一個人在威尼斯看完一場歌劇、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房間里抄寫心經(jīng),這些別人眼中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寂寥,卻是多少陷于婚姻圍城的女性求之不得的幸福時光,因為害怕寂寞,我們匆匆交出了自己生活的主導(dǎo)權(quán)?!毒毩?xí)一個人》中的文字,仿佛在無聲地提醒我們,“我們的人生,曾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與現(xiàn)在不同,但我們都錯過了,甚至是心甘情愿地錯過了。”
陶立夏
所謂的練習(xí)一個人,不是練習(xí)一個人如何生存,而是練習(xí)一個人如何與內(nèi)心真實的自我相處。如何在漸欲迷人眼的亂花之中,尋找那一點初心?!叭缃竦氖澜?,最缺的是專注,炎夏不言不語吃一球冰激凌,不比環(huán)游了整個世界簡單。所以專心致志與自己相處,不比擁抱整個宇宙來的輕易?!?nbsp;
也許你會害怕一個人,就像害怕所有未知的事物一樣,但是陶立夏告訴我們,她在翻譯《夜航西飛》的時候,曾經(jīng)對著這樣的文字會心的笑:“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著距離,叫人看來膽怯。但當(dāng)你踏足其中,就會云開霧散。”找回真正的自己,也許,就是從練習(xí)一個人開始。
文:李小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