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學習與參與學習的大腦區(qū)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會讓孩子受益終生,2-3歲是一個進行情緒學習和管理的關鍵時期。
一、父母學會接納和正面思考
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很多北美心理學家會把它稱為Terrible Two’s,這個期間孩子在學習分離,他開始意識到:我是一個個體。當父母說yes的時候,他喜歡說no,他想試探一下,跟媽媽想法不同的話會有什么結果。許多人把這個時期稱為“叛逆期”,但這應該是“分離探索期”。
這個年齡段父母最常面對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壞脾氣”,這也是這個探索過程中產生的自然結果。孩子在這個年齡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多事情沒法完成,很多內心想法還不能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因此孩子經(jīng)常體驗的是這種“有苦說不出,寶寶心里苦啊”的挫敗感。換位思考一下,要是你是孩子,你每次想要嘗試溝通或做一件事的時候都不成功,會有什么樣的挫敗感伴隨著你?因此,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育兒功課——讀懂孩子的信號,接納和處理他的各種說不出來的情緒,裝備他們學會用言語來代替哭鬧和用暴力來表達挫敗感。
其實換一個角度,我們應該慶祝孩子開始獨立,這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時期,我們開始看到孩子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想法,能夠跟我們互動。而當我們學會了正確應對,這講一個體驗愛的回報的開始,我家小甜妹2歲7個月,也是這半年我才真切的體會到做一個母親的快樂!
魯?shù)婪颉な诽辜{說:“教育始于孩子讓我們?yōu)殡y的那一刻!”不要害怕孩子鬧,這才是進行教育的最佳時刻。
推薦幾本適合父母看的情緒培養(yǎng)書籍:
《情商》《全腦教養(yǎng)法》《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正面管教》《無條件教養(yǎng)》
二、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建設
兩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很多的想法,但是苦于不能完全表達,語言是2-3歲最重要的技能。我記得蒙臺利梭講過,有些時候正確的理解和說出了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情緒就會很大程度舒緩。
1.日常情緒的語言訓練: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用明確的語言進行描述,使用如下句式:
(解釋情緒發(fā)生的原因)“你想要玩具但那不是你的”,“你摔倒了很疼”,“你不能把你想的畫出來”“你不敢騎馬”…
(形容情緒感受)“你生氣了”,“你很難過”“你很著急”,“你有點害怕”…
(提議解決方案)“你試試和小朋友交換玩具”“抱一抱摸一摸疼痛就會好一點”““我們一起來嘗試這樣來畫/你需要媽媽的幫助么?”“你可以嘗試一下,如果還是害怕,我們就馬上停下來”…
經(jīng)常使用同樣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媽媽碰到腿了,感覺很疼,寶寶可以幫媽媽摸摸么?”“你答應媽媽關掉電視來吃飯,但你現(xiàn)在在大吼大叫的拒絕,飯在變冷,媽媽很生氣!媽媽希望你現(xiàn)在關掉電視到桌邊吃飯,吃完以后再看?!薄皩殞殑倓偛铧c兒從梯子上掉下來了,媽媽嚇到了,非常的擔心,下次爬梯子的時候要更小心一點?!薄?/p>
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這些句式幫助孩子認識清楚和情緒發(fā)生的原因以以及解決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正在受情緒腦控制大發(fā)脾氣,就不要去講道理,首先保持自我冷靜,安撫孩子的情緒。大部分情況下我會選擇擁抱“你想讓媽媽抱你一會兒么?那媽媽抱你20s,我們一起來數(shù)吧”基本上數(shù)到10的時候孩子情緒就會平靜很多,如果她不想抱,就想趴在地上,那就平靜的陪著她,如果這這時候她表達了想要做什么,不要拒絕。風暴過去以后,平靜地和她分析,剛才發(fā)生了什么、孩子有什么感受、怎樣做她可以感覺好一點。
切忌因為孩子發(fā)脾氣而和她發(fā)怒!??!雖然有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難題,但是一定要告誡自己要有耐心。只有當孩子知道自己不會因為體驗了某種情緒而受到懲罰,才能夠正面接受自己體內的感受,去認識和了解它們,學習管理這些情緒。不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感情,童年時期對自己感受的否定,會對孩子成年以后的心理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2.利用繪本學習情緒和情緒管理
-其實對于任何一個Fiction的繪本,里面有情緒的人物情節(jié)都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討論。
比如“這個小伙伴是開心還是難過?”“是什么讓她難過/開心”“做什么可以讓她開心呢?”“什么會讓寶寶開心/難過”“這個時候你需要媽媽做什么”
這類的擴展練習非常有用。2歲半的時候,小甜妹就能清楚表達“那天媽媽很生氣的走了,寶寶一個人留在房間里,寶寶也很生氣,寶寶希望媽媽陪著”“爸爸看電視,爆炸的聲音好大,我有點害怕,爸爸不要看了,把電視關掉”
-在家利用玩具進心roleplay和表演,從兩歲開始每次飛機小甜妹都拒絕讓玩偶過安檢,說玩偶覺得害怕。我和她講過很多次為什么要安檢,小伙伴會完好無損的回到身邊都沒有用。后來用樂高搭建了一個機場航站樓,模擬安檢,最開始死活不肯,我就拿著玩偶學玩偶的語氣說“安檢一點都不害怕哦,它能幫我檢查身上有沒有危險的東西,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安全放心的坐飛機了,我害怕的是過完安檢,找不到小甜妹,我希望你等我,第一時間把我從傳送帶上拿下來。”就這樣,安檢恐懼癥破解,這次回國每次都堅持自己把玩偶放到筐子里過安檢。
-每天和孩子回顧當天開心/難過的事情,這一方面可以讓孩子認識情緒,也有利于孩子接納和處理情緒,同時也是提高敘事能力的好方法。
-分享基本最近小甜妹喜歡的情緒繪本:
是一本討論不同情緒的怪獸的故事,講述什么讓他們feel glad、angry、loving、worried、scared and silly。先讀一遍,第二次讀的時候,在每一個情緒結束后,讓孩子拿著怪獸面具,講述那些讓她feel lad、angry、loving、worried、scared and silly。討論情緒有助于孩子建立社交和情緒技能。當孩子討論感覺的時候,可以讓她們理解情緒和什么讓他們有這種感覺。和孩子一起玩情緒游戲可以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如何應對。
是講述一個小豬安慰傷心的大象的故事,他嘗試了假扮各種有趣的東西,但都沒有用,最后決定做自己,大象看到小豬時開心了。故事告訴小朋友有時候你不知道朋友問什么難過,但只要陪著他就會讓他感覺好很多。讀完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什么會讓她難過,什么可以讓她變的開心??梢砸黄甬嫯嫳硎臼裁措y過和高興的時候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畫出那些能讓他開心的東西,然后寫出那些東西的單詞,一起討論。
這是一本無字書,講述了一個小丑從火車上掉下來,和父母分開了,然后一個路過的農民把他撿回家,照顧她,逗他開心,他們成了朋友。最后他們去找到了火車,好讓小丑和他的家人重聚。
無字書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可以讓學齡前兒童鍛煉講故事能力。在共讀以后,讓孩子用圖片重述故事。討論小丑和農民的感覺,怎么看出他們開心還是快樂?最后火車去了哪里?農民和猴子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