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爸媽都是中科院的博士,盡管對于自己所研究的領域有足夠的專業(yè)度,但在育兒方面,也是新手爸媽。盡管一直想給孩子做好包括英語和國學在內的全方面啟蒙,但是比較抓瞎,沒有方法。加上一直都是中國式英語學習方式,導致雖然自己能看懂國外專業(yè)期刊,但是典型的啞巴英語無法開口,在生活中更是無法有效溝通。
我認識佑佑媽兩年。她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件事:
1、一開始口語確實是有很大問題的,尤其是發(fā)音,我曾經(jīng)花不少時間,一點點幫助她糾正。但是半年后,佑佑媽開口已經(jīng)聽不出中式口音了,非常流暢。
2、是跟課最好的媽媽之一,把課上分享過的大部分句子,都靈活運用起來,不光是對娃,更是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完全改變了過去不敢開口沒話可聊的狀態(tài)。
3、買好書從不手軟……(嗯,和我一樣是剁手大白羊)
自然,佑佑也從小耳濡目染,即使現(xiàn)在還不到兩歲,不太會說話,但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對書和閱讀的良好興趣;中英文同步,能聽懂日常溝通英文。
(歡迎關注公號觀看佑佑媽和佑佑親子共讀視頻,和中英文同步的娃?。?/span>
作為一名愛分享的大白羊,佑佑媽主動請纓,寫下了這一年多來,自己和娃,以及整個家庭的成長。
文:佑佑媽 北京
初識薇姐時,她在媽媽群里帶領大家“為娃每天學點英語”,每天分享高質量陪伴句子,并義務為大家糾音,當時就被薇姐分享的啟蒙思路深深吸引。知道了雙語習得的含義,知道了嬰兒期習得語言的特點,明白了帶娃啟蒙的含義,當時的很多媽媽都慕名而來,有的對薇姐都有“恨不相逢未孕時”的感受。我則慶幸在懷孕時就遇到薇姐,早早地武裝自己,成為了現(xiàn)在全新的自己。
全新的我
我的英文狀態(tài)一直是停留在英文讀寫上,比如可以讀專業(yè)英文文獻,用英文寫本專業(yè)的文章。但也就僅此而已了。在生活里,完全無法開口,詞匯量,發(fā)音,遣詞造句,這些都是阻礙我開口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典型的中式啞巴英語。
那時候的我,從來沒想過,在一年后我居然可以和外國同事隨時自如開口,有聊不完的話題,還會經(jīng)常被他們說到:”你英文真好!”這對于我來說,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不可思議的事!要知道,原來看到外國同事我恨不得裝看不見,打完招呼就想跑……
我也沒有想過,作為單一固定思維的理科女,我也能思維大開和娃引經(jīng)據(jù)典,各種話題都聊。雖然小小的娃很多時候不能理解我在說什么,但是每一次都很認真的傾聽,有時候會用他咿咿呀呀的方式和我互動,最重要的是,他愛看書,會覺得這是最好玩的游戲。我相信,閱讀興趣和習慣,會隨著娃的一點點成長而深入,成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和他玩的那些游戲,念叨的那些內容,也會一點點構成他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內化成他自己的東西。
在過去三十年里,我成績不錯,但是專業(yè)是家人給我選的,到底愛不愛,喜歡與否我也不知道,不過也就這樣一直讀下來,在專業(yè)上深造了幾年。但是在有了娃,遇到了薇姐,我這才感覺一切生活剛剛開始,是和我過去三十年都不一樣的全新生活,有很多希望和無盡可能。我也在陪孩子讀書的時候,一點點明白薇姐說的:讀書是能帶來幸福感的事。
第一次上薇姐課的時候,佑佑5個月,我在課上學的那些講繪本的角度和引導的思路,還不能都用上,但是每一次都是新的啟發(fā),讓我和佑佑更親密無間的相處。薇姐說過很多次: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所有啟蒙的基礎。
她的所有內容,都圍繞著這個前提,比如她教我們如何給孩子讀繪本,并不是在教知識教發(fā)音,而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讓孩子覺得好玩有意思的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和你一起玩,繼而在愉快中自然習得”。
而在英語能力本身上,薇姐是專業(yè)的口語老師出身,每天給我們分享兩句可以在日常和孩子用起來的內容,不是蹦跳英語的打招呼問名字顏色這種,而是有一定難度,但又非常實用的內容,很神奇的是,一邊打卡練習發(fā)音,一邊隨時在生活和閱讀里和孩子開口,這些原本看起來不容易的內容,居然很快能記??!
我每天上下班路途不近,但是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仔細聽薇姐的發(fā)音及糾音,然后一遍遍練,開始打卡的時候好緊張,心中期待老師會給我怎樣的評價呢?
印象最深的是find這個詞,ai的發(fā)音要么不夠要么太過,連續(xù)糾了幾次后,再遇到這個詞就很緊張,我也會私信薇姐我的焦慮,現(xiàn)在過去一年多了依然記得薇姐當時的鼓勵:緊張是因為不熟悉,等你熟悉了不那么在意它了,就流暢了......
往往我們容易發(fā)音發(fā)錯的,都是些特別常見又簡單的。于是我每天睡前睡醒,上下班路上都在聽都在念叨..后來上了第一期的啟蒙課以后,薇姐聽我打卡,就告訴我說,發(fā)音沒問題了,練習流暢度及地道表達就好,這樣的鼓勵勝過讀書這些年來導師對我的任何夸贊,我欣喜若狂,但也深知語言并非一日之功,還是認真跟課,每周的句子講解認真聽完幾遍,就在生活中跟娃用起來。而在一次次練習中,我也體會到在瓶頸突破后,語感的飛速提升,絕對事半功倍!
每天回家就是帶娃一起讀繪本,現(xiàn)在娃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讀書習慣,每次聽我說“What type of book do you want mommy to read?”,娃就自己跑到書架跟前,找出他喜歡的書,一起表演一起閱讀......
不僅僅讀書,薇姐給我們的內容,在生活里的各個場景都可以用起來。比如娃玩各種積木火車的時候,直接可以把課上的內容用起來演出來:
The train moves along the tracks. We don’t have to drive the train. Just sit back, relax, and enjoy the scenery along the ride.
同時我會拿出關于train的各種書,告訴他為什么我們不需要drive the train,火車的進化發(fā)展是怎樣的,以前的火車有l(wèi)ocomotive,到現(xiàn)在的high speed train,而這不僅僅是火車及交通的飛度發(fā)展,也是我們國家技術實力的增長。
一歲多的小娃顯然是懂不了這么多的,但是我相信在一次次的講解中,慢慢滲透,他會明白的,而這一次次滲透的過程,也是我不斷溫故不斷知新的過程,目前非常enjoy。
(歡迎關注公號觀看一歲佑佑玩托馬斯的視頻?。?/span>
我所工作的組有兩位孟加拉國的同事,他們曾在國際組織工作過,英文非常不錯,開始跟他們聊天的時候我總是少聊一句算一句;現(xiàn)在我都巴不得跟他們多聊一聊。
前段時間他們娃生病,我?guī)е麄內メt(yī)院掛號看大夫輸液,全程跟他交流毫無壓力,會跟他解釋我是如何registration online,到了醫(yī)院醫(yī)生開的單子,我要負責告訴他The baby got pneumonia,然后帶他們去做blood test、 X-Ray,最后去輸液大廳輸液。在他表示many thanks的時候,我還開玩笑的跟他說: I have learned lots of medical words. I should say thank you.經(jīng)過這次事情后,我們組的英語沙龍,我可以就BBC的新聞事件跟他聊自己的看法,當然也好多得益于大課的句子。
例如我們聊到Olympics games,他問我the spirits of Olympics, 我自然而然就想到課上學的句子:
All accomplishments and success come from persistence and endeavor. Don’t be afraid of failure, being afraid of not trying.
感觸最深的還是今年過年在越南富國島之行發(fā)生的意外。娃爸在衛(wèi)生間摔倒了,大腿骨折。設想下如果我依然開不了口,那我們急診、提前回國、叫救護車去機場,請機場工作人員幫助我們登機,這一系列的交流將會非常崩潰。
當時我第一時間反應了下就電話給前臺: My husband slipped in the bathroom and landed on his right leg. Please help us call the doctor.
過了一會醫(yī)生就帶了輪椅過來,并幫我們叫了救護車直接去了最近的醫(yī)院。跟醫(yī)生簡單介紹完了情況,就做了X-RAY,結果是He broke his leg,and he’d better have a surgery.因為是在越南的一個小島,醫(yī)療水平有限,期間咨詢過國內醫(yī)生建議我們回國治療,于是果斷出院了,也如實告訴了酒店的情況The floor was wet and slippery after cleaning,也申請到了該有的權益。
在離開前,酒店經(jīng)理帶了一位據(jù)說當?shù)睾苤尼t(yī)生以及兩位工作人員,共四人,想勸我們留下治療,我一人舌戰(zhàn)四人,強調了medical conditions,和how long could he move after the surgery?現(xiàn)在想來那邊醫(yī)生也不太靠譜,告訴我說only four days.最后以”If he take the surgery here, I cannot take care of him. Because I have to look after my son, and he was frightened by his dad.”為由拒絕了。
為自己捏了一把汗,我要是靠翻譯軟件交流,我將失去最優(yōu)時間治療,或許我還會稀里糊涂的被他們說服。事后,我給薇姐和小助理發(fā)了感謝私信,如果沒有跟課,我百分之百沒法這樣溝通!
整個家庭的變化
從娃出生開始,我就會跟姥姥主動探討很多關于啟蒙的觀念,盡管她不懂英文自然習得,中英文同步,但她非常支持我。每次拿到書她都會盡量給娃拓展,我為了調動姥姥積極性,還會跟姥姥探討課上的相關主題。
比如有一周的繪本講到favorite food,聊到了很多水果蔬菜的生長環(huán)境,Carrots grow under ground.我會以請教的語氣問姥姥還有什么植物是生長在地下呢。姥姥會特別認真的介紹,講到紅薯,還會講一講她小時候挖紅薯的經(jīng)歷,以及那個靠紅薯填飽肚子的年代,我會拿筆認真記下來,姥姥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學的會更積極。
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姥姥第一句話都是,趕緊帶佑佑讀書吧,他的中文輸入太多了!我們去到公共場合,別人問這么小的娃咋聽懂英語的,姥姥都會特別驕傲的說,我說中文,媽媽說英文,娃都能懂,我們從小就這么說。
姥姥也會主動讓我把薇姐的古詩課導到她手機里,因為她經(jīng)常失眠,這樣失眠的時候就有事可做。我們一起聽薇姐講節(jié)日系列,講到臘八蒜為什么是綠色,姥姥恍然大悟,噢原來這樣??!我也會借機問姥姥小時候在這些節(jié)日有什么特殊傳統(tǒng),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讓老人覺得自己受尊重,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如果說以前是“喪偶式育兒”,那么娃爸在線下現(xiàn)場聽過薇姐的講座后,激動的告訴我:雙語習得原來可以這么做,那么世界公民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全家一起努力。
從那以后,上班路上與我一起聽大課講解,一起討論問題;主動跟娃聊天講故事,看到屋頂?shù)奶柲埽o娃講太陽能發(fā)電,風能,天然氣,煤等如何發(fā)電,太陽能、風能這些屬于clean energy。還會給娃講我們的專業(yè),用大白話中英文夾雜講自己的工作。
在娃迷上I SPY的那近2個月里,爸爸不厭其煩地帶他讀那套書,開始是簡單的I SPY游戲指認,后來升級物品分類、圖畫或照片的來源以及背后的故事,當然很多東西是不懂不了解的。所以是薇姐是常說的,信息檢索能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我們也經(jīng)常邊查邊聊,甚至經(jīng)常跟娃說,爸爸媽媽也不知道這個是什么,我們一起查一下吧,然后立馬拿起詞典,時間長了即使小娃,也都理解了。
(歡迎關注公號觀看一歲半的佑佑指認SPY?。?/span>
盡管娃現(xiàn)在輸出較少,盡管他經(jīng)常一臉迷茫的聽我說,但是我們始終不忘帶娃啟蒙的初心,不是一定要說多少句子認識多少字母數(shù)字,而是把爸爸媽媽這種愛學習能思考的能力潛移默化給孩子,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向上的三觀、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讓他明白可以從書中獲取知識,獲得力量,由此愛上閱讀,做到真正的learn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