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進入了11月份,南方也開始降溫,一年中最讓人適宜的天氣終于來到了。
說一說分級閱讀吧
1、依然是RAZ的閱讀,截至今天繪本讀了138本,節(jié)奏還是平時每天一本,周末每天五本,漸漸已經(jīng)成了習慣,每天為了節(jié)省時間自己會見縫插針的抓緊時間去完成。
2、聽溫妮,溫妮已經(jīng)聽到了第9本。每天的安排是課內(nèi)的課本聽三遍,溫妮聽三遍,聽得還算順利,故事內(nèi)容也喜歡,我愁的是溫妮快聽完了,要找一套合適又喜歡的書太難了。目前初定的是糊涂女傭,到時候讓他試一下。
3、神奇樹屋的閱讀,原定的方案是一周讀一個章節(jié),邊聽邊讀,找到不認識的單詞以后畫出來,查到意思,再跟著音頻讀一遍,但是一個月下來發(fā)現(xiàn)與原來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想法有點不合,所以決定換一種方法,把書導進了電子書里,每天閱讀一個章節(jié),電子書有自帶的英漢詞典,不用再另外去查詞意,閱讀起來會更順暢一點。本周已經(jīng)讀完了神奇樹屋的第一本,但是其實是連蒙帶猜的。我在猶豫是不是換一套棚車少年試試,或者直接停了樹屋和溫妮,干脆上李岑的夏洛的網(wǎng)?跟小米商量了一下,小米不同意停溫妮,也不愿意換書,只能先這樣繼續(xù)下去了。
為了幫助小米盡快進入閱讀狀態(tài),每天增加了刷單詞,因為不太知道英語單詞水平,是從新概念一開始刷的。開始大多是熟悉的詞,刷詞的速度是每天100,已經(jīng)刷了400多,希望盡快把認識的單詞刷完后可以開始刷生詞,早點刷完高頻詞,盡快進入閱讀狀態(tài)。
關(guān)于李岑的學習方法,我看到有很多的爭議,我不是專家,就不多做評論了,但是我想他的方法其實是有一個底層邏輯的,那就是找一本書作為詞語庫,同時練習聽力和閱讀,滾瓜爛熟后,這本書的所有單詞和句式就是孩子英語的底線。本質(zhì)上和原版閱讀的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大火猛攻,一個是小火慢燉。各取所需罷了。
但是李老師的口音真是……,我打算等小米的單詞積累到一定地步后找一本書熟讀,同步聽力和閱讀,看看會不會加大進度。目前選的書目是貓武士或者哈利波特,不知道這種方式可不可行,且試試吧,大童的英語需要追進度,實在是沒時間小火慢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