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 2014年01月 出生, 2020 年 9 月升級為小學一年生
性格:活潑熱情,充滿了好奇心(是個小暖男哥哥)
興趣:植物控(也是這植物興趣助攻了他的英語啟蒙進程)
課外班:圍棋,籃球,繪畫,輪滑(自學)等等
英語啟蒙:2019年11月,零基礎(chǔ)牛津樹入門
啟蒙初期階段: 媽媽50%+點讀筆25%+播放器背景音樂25%
(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媽媽是主導性作用,興趣助攻輕松引入門)
啟蒙第二階段: 媽媽25%+點讀筆25%+播放器背景音樂50%
(疫情期間停學,媽媽上班自己在家各種磨耳朵,原版音頻主導)
啟蒙第三階段:媽媽25%+點讀筆25%+傾聽者50%
(大量原版音頻輸入,升入小學前兩個月,配置了傾聽者)
啟蒙第四階段:媽媽25%+點讀筆15%+傾聽者20%+外教40%
升入小學后,英語閱讀學習時間大大縮減,新增加了一對一線上外教,媽媽日常free talk陪練,不得不說媽媽的成長雖然比不上娃,但也是肉眼可見的進步,一張圖,一個句話,都能信手拈來隨手free talk
耐雞程度: ?????
(在媽媽或者老師的引導下,學習配合度及其高)
自雞程度: ????
(無監(jiān)督情況下,自覺學習意識很高,但偶爾還是有小朋友愛玩的天性)
(Ps:誰說男孩不耐雞,哈哈哈)
關(guān)于洛洛英語啟蒙階段性復盤小結(jié),先說說我們的大規(guī)劃路線,然后再細聊具體操作過程。 首先,我們的整體規(guī)劃是按照語言學習的基本原則,聽說先行,再抓讀寫的順序。
啟蒙上半年, 主要是聽說為主,一開始聽媽媽讀外加輔助音頻,到自己開口長句輸出。 其中,牛津 1-2 是主要學習材料,大童的優(yōu)勢,認知水平足夠理解有趣的牛津梗。大火猛燒,主菜加各類閱讀材料多管齊下。
啟蒙下半年,讀的進程逐步安排起來,中間接觸到自拼和高頻詞,慢慢掌握自主閱讀牛津9。然后是寫,目前我們的【寫】還是比較廣義的寫。并不是指純粹自己書寫文字,而是能把想要表達的詞描述出來,讓媽媽代筆記錄文字。寫的進步,少不了外教課老師的指導,造句,新詞替代舊詞,語法糾正,專業(yè)知識的引導等。如下圖,括號部分是媽媽補充。
(當然狹義上的寫,也給洛洛安排上日程,這部分比較困難的是,除了要書寫工整,也考驗到單詞的拼寫,難度系度略大,暫時不做重點安排。)
接下來,聊聊細節(jié)操作部分。分別從我們讀過的書單,繪本和分級的分配,一對一外教,以及最后,關(guān)于小學后如何安排課外閱讀及時間安排表,四個方面給大家分享。
01
一年啟蒙路,讀過哪些書?
從今年 1 月份開始用小花生記錄每個月的閱讀情況,小花生的統(tǒng)計功能真的很強大,閱讀記錄一目了然,這一年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占了絕大部分,孩子的輸出和表達也說明了這一年的時間沒有白費。
洛洛書單
疫情期間時間充裕,開始大量的閱讀,從記錄上也能很清楚的看到每個月幾乎能保存在 300-400 左右的閱讀量,自從 9 月份上小學開始,閱讀量下降。不過閱讀量也只是一個參考指標,我們會以小學課業(yè)為主,不追求閱讀量。
02
分級、繪本怎么讀?
大家都知道洛洛是牛津樹Kipper 的忠實粉,分級就只入了牛津樹,不停的反復刷, 目前已能自主閱讀牛9 ,雖然還有些單詞不太會讀,但基本不影響他理解故事內(nèi)容,從6 開始我就不怎么翻譯了,一方面自己也有點翻譯不動,篇幅也略長,懶人媽媽就只在他需要我?guī)兔Φ臅r候告訴他怎么讀,什么意思。翻下小花生閱讀記錄,反復讀的次數(shù)也是一目了然,多的也能達到20+ 以上。
(1 ) 究 竟是什么讓我們在一年內(nèi)就從零基礎(chǔ)上到牛9 ,最重要的一點,興趣的引導 。
洛洛是個植物控,他的小小夢想就是去到英國的皇家植物園(紀錄片看多了),所以我就順勢引導,想去英國,那你就要好好學習英語,你才能聽得懂他們說的是什么?才能和他們交流,你才能認識更多的植物,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實現(xiàn)你想當植物科學家的夢,誰知道這個夢想能堅持到什么時候,但現(xiàn)在既然目前他如此堅定的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我將盡己所能給你提供幫助。買回來拿厚厚的關(guān)于植物的英文書,能看得津津有味,看過的紀錄片里遇到的單詞,都能說給我聽。我想是時候把英語安排上日程,輕松愉快地引入了牛津樹。
慢慢的,對Kipper人物的喜歡程度越來越高,他會問我,Kipper住在哪?我說英國啊,這個回答讓他更堅定要學好英文,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去英國,能去Kipper的家,能見見他們的魔法小屋還有魔法鑰匙。
一般買回來的分級、繪本我都會自己先過一遍,不懂的單詞查查查,接下來到了讀的時候,就需要聲情并茂的演出來,越是夸張孩子越容易感興趣。牛津樹到了5 階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了Magic key ,每一本都有一個冒險故事,一讀到The magic began to glow ,就會充滿期待,不知道這一次魔法鑰匙會帶著Kipper 他們?nèi)サ侥睦??帶著好奇,讀完了一本又一本。
(2 )說說主菜牛津樹搭配的甜品,選擇非常多
其中,barefoot 深受洛洛小朋友的喜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對音樂很敏感,聽幾遍就能哼下來,聽的最多的The shape song 和Dump truck disco ,據(jù)我不完全統(tǒng)計,在還沒入這兩本書的時候, 反復裸聽次數(shù)至少有200+ ,每天我出門單曲循環(huán)播放著,下班回來還是同一首,不厭其煩。后來在小朋友的要求下,入了書,再對照書本里的單詞句子,糾正一些發(fā)音問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喜歡的東西學起來就不會厭倦,不會排斥。這一點在洛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I can read系列 小毛人和皮特貓是最受歡迎的,句子簡單,詞匯也不難,聽過幾遍就能完整的復述下來了。
usborne的自然拼讀 讀的時候最喜歡拉著我一起玩i spy的游戲,看誰找的快,比如書中的frog、bog、log,在不斷的尋找拼讀的過程中慢慢掌握了o的發(fā)音,遇到簡單的CVC單詞,都可以試著自己拼讀出來。
I am系列 涉及到植物相關(guān)的有葉子、蘋果和種子,意外的是剛開始并不是很感興趣的巖石篇后來竟成了你聽的最多的一篇,并且能把每一種巖石介紹的順序記下來,還時不時要考考媽媽你知道下一個是什么嗎?成就感十足。聽I am的音頻就直接一個大循環(huán)反復聽,10本大概就只要半個小時,這一套書讀下來,孩子一定會愛上大自然的。
有時候我們也會做相關(guān)的主題手工,科普 + 手工 + 英語 + 親子互動,一舉四得,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習方法。
還有很多很多的優(yōu)質(zhì)繪本,買回來的基本都是第一時間讀過一遍,就不一一說了,大家有感興趣的,我們正好有的,可以一起交流。
最近還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傾聽者里很多音頻,都是我們讀過的。有些書是很久都沒翻出來再讀,我會偶爾播放這些文件夾的音頻,回到家洛洛竟然要去找這些書,他說我很久都沒看了,大概是想重溫一下吧。
一年級后做作業(yè)占用了大部分的時間,只能靠音頻來彌補。以前幼兒園的時候不用寫作業(yè),不管他在做什么音頻都開著?,F(xiàn)在為了讓他能一心一意的寫作業(yè),音頻也不敢開了。
鑒于我們的情況,小娃寶寶們,珍惜還沒上小學的這段時間吧。這是最美好的一段可以大量閱讀,讀大量優(yōu)質(zhì)繪本的黃金時期,是可以盤腿把孩子摟在懷里的美好親子時光。一年級后,這樣時光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了。(洛洛幼兒園前兩年都只有維持睡前閱讀的習慣,當時都還沒有意識要好好進行更方面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