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媽媽
我家孩子被贊美多了,我發(fā)現(xiàn),他就會沒法接受不是贊美的詞語了。雖然現(xiàn)在我用贊美的方法更多些,但是,心里還是很怕他因此自大了,聽不進去批評了。
請問,應該怎么平衡呢?
愛要怎么說出口:
在討論今天的話題前,我想說說給我感觸很深的一個真人例子,貴為天王巨星的邁克爾。杰克遜。哪怕受到全世界范圍的歌迷矚目,擁有天才、智慧和財富,但他的一生卻有很多不為人理解的痛苦。大家都知道他整容整到臉上幾乎沒有一點自己的影子,皮膚也漂白(有一說是生了嚴重的大面積白癜風,但白癜風這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病,絕大多數的病因也是源自心?。母星樯钜部芍^離奇,和他保持非婚姻的親密關系的都是年紀大他很多的美麗女人。這是一個在童年期間就嚴重缺乏來自父母之愛的可憐人,哪怕在他事業(yè)的顛峰期,他都能對媒體癡癡說出“我爸爸是那么討厭我的鼻子。”雖然成年后父子交惡,但內心里,邁克爾跨不過那道坎,再鋪天蓋地的歌迷歡呼,都抵不過來自父親的一句首肯,可惜到他神秘死亡,終成為再也無法補救的缺失。
一個成年后行為“失?!钡娜耍?9%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不幸,而更令人心痛的是,這些不幸絕大多數就來自他自己父母的管教偏差。有些甚至是“無心”的差錯,可能就讓孩子背負了一生的惡果。
所以,我堅定地相信,在孩子的童年,再多的愛和贊美也不為過。
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最初的確立便來自原生家庭,通過與父母的互動,了解自己什么做得對,什么做錯了,什么是討人喜歡的,什么惹人生氣。關于“我是誰”的人生終極問題,也是最初從父母那里得到反饋。
我們都想要一個自信的孩子,希望他長大后能從容應對外界的風吹雨打,而真正的自信,一定是建立在不斷的肯定中的。那就是做父母的真心的贊美,尤其孩子小的時候,一定是由內而外積累的,所以老師、教練、親戚、鄰居的贊美固然也重要,但來自日日相處的父母的贊美如果缺失了,是無法彌補的。
媽媽提到“沒法接受不是贊美的詞語”,不知道具體是在什么樣的場景,尤其是什么樣的語境下發(fā)生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贊美和批評都是父母“愛的表達”,贊美是正向表達,批評是負面表達。
有效的贊美,不是重復“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而是言之有據,“你今天自己完成了XX事,媽媽覺得你真棒!”“剛才你把好吃的分給XX,你做得對,媽媽真高興!”只有在這種贊美聲中,孩子正確的行為方式才被固著下來,可千萬不要讓贊美的話,變成一種語氣嘆詞,那漸漸會成為無效。
同樣的,批評也要言之有理,雖然是負面的表達,但盡量要減少負性的措辭。那些負面的標簽語,比如“笨蛋”“傻”“混蛋”之類,往往都不是跟著事實出現(xiàn)的,純粹是為了批評時候圖嘴上一時的痛快,那不要說孩子了,任何一個大人也都不愿意接受那些“不是贊美的詞語”。
所以孩子真的是因為愛聽贊美而變得自大么?贊美只是“正面表達”,而不是一味的“溢美”。如果孩子聽不進負面的表達,那會不會是我們就沒有表達對?或者原來的贊美成為空洞的話,如果孩子不能把標簽和行為掛鉤,那誰不想要漂亮標簽而收難聽的呢?
相信我,孩子是越夸越好的,孩子的成長需要正面的心理營養(yǎng)和養(yǎng)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