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月末初入雞娃圈,又開始學(xué)習(xí)了一門新的技藝:“雞娃”。之前同學(xué)家長,和我說,我是雞娃媽,我自己不自知。偷偷百度了,才知道什么是“雞娃”。和同齡人媽媽比起來,我還處于未起步階段。愧對“雞娃”二字。
這周才開始全面進行雞娃,為了雞娃,工作上大量時間都給了娃,不管吃飯睡覺我都在研究“小花生”上的牛娃。并開始小花生記錄,還蠻好的。雖然才雞娃剛起步,經(jīng)驗還不足。但是慢慢自己也總結(jié)出了一套自己孩子的雞娃方法了。
我每天像工作一般地每天做記錄,做總結(jié),清楚地了解了孩子每項完成的時間在多少,自己閱讀大概耗時多少,不會浪費一分鐘,高效的完成每一項學(xué)科。同時小花生記錄孩子的每讀過的一本書。
這樣就知道為什么孩子這本書會讀了。為什么孩子這本書能脫口而出。翻翻記錄“哦,原來這本原來他讀了5遍了”
家長持續(xù)記錄,并進行總結(jié),了解孩子的記憶曲線。根據(jù)自家孩子的記憶曲線去做準(zhǔn)確規(guī)劃。孩子最缺的是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外面的牛娃,天娃太多。每樣都想要,遙望而不可及。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記憶曲線制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
這幾天都在教孩子學(xué)會高效的讀書。原本以為離開了精讀的量,孩子會遺忘,不記得,昨天試了下并不是。原來一遍過的東西,孩子在第二天翻閱的時候,也有20%的記憶量。
孩子像花朵一般,家長在給他施肥。要長出向陽的向日葵,家長的施肥的時間一定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