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帕戈斯群島屬于厄瓜多爾,位于東太平洋和三大洋流的交匯處,以擁有巨龜?shù)日淦鎰又参锒劽?,被稱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爐”。1978年,它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
長期以來,該群島一直是厄瓜多爾諸多研究機構(gòu)和自然保護項目,以及外籍科學(xué)工作者關(guān)注的目標。同許多生態(tài)機構(gòu)一樣,自1859年以來,查爾斯·達爾文研究所開展了多項自然保護計劃,重點放在保護這些島嶼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上。
加拉帕戈斯群島具有寒、熱帶動物共存的奇特景象,有許多稀禽異獸,是地球上動植物的天堂。群島上既有南極冰雪世界的企鵝也有熱帶動物大蜥蜴,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巨龜的產(chǎn)地,地球上重250千克的加拉帕戈斯象龜和巨大蜥蜴唯一生存之地。群島諸多的海灣是海獅、海豹、海獺生活的天堂。島上是鳥的樂園,有張著巨翅的信天翁、有體態(tài)肥大的鵜鶘、有全身潔白頭頂火紅的火烈鳥。也有低等的羊齒植物和高大的椰樹。由于這里的生物是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化的,所以有豐富的物種。被人稱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這里有大型動物物種635個,其中1/3為本島獨有。
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生活在這兒,被稱為加拉帕戈斯龜已經(jīng)在此生存了幾百萬年了。水陸兩棲的鬣蜥等其它爬行動物也共同生活在這個自然博物館里;在巖石間和蔚藍的深海內(nèi)還可以看到海獅、蜥蜴、熔巖鷗和頑皮的企鵝。島上的大多數(shù)鳥類都具有這些島嶼的地方特色。
加拉帕戈斯鷹、燕尾鷗、鵜鶘、達爾文雀以及時現(xiàn)時伏的藍足、紅足鰹鳥在優(yōu)雅地引頸高歌,此起彼伏。粉紅色的火烈鳥有它們自己的生活習(xí)性,當雄鳥鼓起它們的紅色喉囊以吸引雌鳥時,形象煞是威嚴。在草木叢中,偶爾還會看到不會飛的鸕鶿和黑梟。
厄瓜多爾共和國,簡稱厄瓜多爾。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爾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首都基多位于皮欽查火山的山麓。
厄瓜多爾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32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獨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軍占領(lǐng),1822年徹底擺脫了殖民統(tǒng)治后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年脫離大哥倫比亞,成立厄瓜多爾共和國。建國后,政局一直動蕩,政變迭起,文人和軍人政府交替執(zhí)政達19次之多,1979年8月文人政府執(zhí)政,結(jié)束了自1972年以來的軍人統(tǒng)治。
厄瓜多爾實行總統(tǒng)制,總統(tǒng)為國家最高行政首腦。外交上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厄瓜多爾以“香蕉之國”聞名于世,經(jīng)濟上實施美元化政策。主要旅游景點有基多老城、面包山女神石雕像、獨立廣場等。
一座島的600萬年: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前世今生5388人有 · 評價2557 · 書評15[美] 陳振盼 著繪;何鍇 譯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9-06
兩本配合著一起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