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親子閱讀

2019-8-21 17:36 原創(chuàng) · 圖片1

親子閱讀 
1.0-3歲這個階段,尤其是2-3歲,孩子有一個普遍的閱讀特點,就是重復性閱讀。在三歲以前孩子不需要特別多的書。 

2.多關注每一本書本身的內容更好一些,不建議成套??赡芤惶讜杏袔妆痉浅:?,而其他的就不那么讓孩子喜歡了。繪本是否成套和孩子的理解其實沒有直接關系。我們成人上學時期的閱讀經驗,經常被考到作者是如何設計人物的,人物性格如何,其實孩子不會這樣閱讀的。 

3.建議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些獲獎童書,比如凱迪克大獎、波隆那圖書獎,還有信義基金會在大陸做的信義兒童文學獎,這些獲獎的圖書,品質都是有所保障的。 

4.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拿出來閱讀。孩子的習慣不僅僅是出于興趣,還要靠家長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堅持。建立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試著讀一兩次發(fā)現孩子沒興趣就放棄了,那么閱讀習慣也就很難養(yǎng)成。 

5.0-3歲學前階段,孩子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占的比重比較小。不要指望一個三歲以下的小寶寶能夠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聽你讀書。小年齡的寶寶的閱讀過程,其實也是探索周圍環(huán)境和探索他自己,豐富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3-6歲的孩子基本上是靠無意注意來完成他的學習的。你看著他好像沒有聽,可是你講的內容,你問他的時候,他又能重復,這個說明他在用他的無意注意來完成他聽故事的過程的。 

6.要有意識的幫他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般遇到孩子亂跑或者亂動不聽的情況,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或者跟他做個游戲,然后讓他仔細地去聽,幫助他集中注意力。如果說孩子還是不想讀,跑開,就不要強求,暫時把閱讀活動停止,換一個時間再繼續(xù)。 

7.如果孩子鬧著要換書,分兩種情況:1.如果是對一本新書不感興趣,這時候就沒必要強求,不喜歡就算了。如果是已經讀過很多遍的書不想聽了,建議家長跟孩子說“那你接著講給我聽好嗎?”或者說“你是不是知道后邊發(fā)生了什么事兒?”引導孩子去把故事講完。 

8.小齡寶寶的思維專注點不在于“為什么”,而是“是什么"?他沒有理解這一頁的畫面及人物的特征,所以他會反復地去讀,或者他在讀畫面上面的一些細節(jié),他對某一些細節(jié)感興趣。家長需要觀察她是否想觀察到更多的細節(jié)。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滿足她的閱讀需求的。不用擔心故事的完整性。在2歲、3歲,這個年齡段,他會關注這一頁上畫的是什么,不會特別在乎人物之間的內在關系,或者整個故事的完整性。 

9.在講故事時我自己是喜歡依照原文完整地讀下來。因為我們口頭語言里經常用到的詞匯、數量、總數非常有限,但是書面語言的詞匯更豐富,我更希望孩子通過閱讀完整地去了解語言的魅力。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大寧寧的書
大寧寧的書
2018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