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公眾號:花生地
花生進了六小強,很多事回頭看,感覺就很清楚。
回頭看,對于我和花生來說,可能就是“馬后炮”,但對于花生的弟弟妹妹,還有家有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娃的媽媽們來說,很有可能這就成了“車前燈”。
我想,這也是我不停在寫的意義,一方面記錄花生的成長過程梳理我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也是總結科學雞娃的經驗和教訓,幫助各位媽媽走對道路、少走彎路。
今天,我想談談花生上了初中后,在史地數(shù)理生各科考卷里,我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趨勢。
我先放點各科的題目,大家看看有什么共同點?
歷史:
地理:
這道題也曾出現(xiàn)在人大附早培科學題里,答案是B 。這句詩出自陸游的《除夜雪》,屠蘇酒和桃符可以看出,古詩寫的是春節(jié),正處于3和4之間,即冬至(12 月22 日前后)到春分(3 月21 日前后)之間,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移動至赤道。
數(shù)學:
物理:
生物:
你們看出來了嗎?
古詩和古文走進了各個科目的試卷。
不同于歷史和地理這種傳統(tǒng)的文科,數(shù)學物理生物這些理科(化學花生還沒開始學)中,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古詩詞和古文,就比較出人意料了。
對這道數(shù)學題,不少家長和同學說:不懂古文,數(shù)學也麻煩了。
生物題也是:
這道題答案是D,“山寺”說明地勢(也就是海拔,屬于非生物因素)對溫度的影響,繼而影響桃花的花期。
還有物理:
“潭清疑水淺”說明光發(fā)生了折射。
不過大家不用太緊張,你們也可以看出,出現(xiàn)在數(shù)理生中的古文或古詩,大多比較簡單。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數(shù)學和物理題目里,出現(xiàn)大量的文字材料閱讀,這是一個越來越流行的趨勢。
這種題型,有時叫“材料分析(閱讀)題”,有時叫“應用探究題”或“操作與探究”,有時叫“科普閱讀題”。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些題目都是“閱讀理解題”。
我翻了翻花生的卷子,隨手就找出不少這樣的“閱讀理解題”。各位媽媽也別費神閱讀了,就看一下文字的體量、有個大致概念就行。
你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本身就是大段的文字,如果孩子閱讀速度不夠快,理解能力跟不上,很容易發(fā)生連題都讀不完、讀不懂的問題。
其實,這種情況也會出現(xiàn)在幼小銜接時,孩子一二年級,數(shù)學題不會做,不是因為數(shù)學不好,經常是語文的問題——閱讀理解不過關。
這是我和一位朋友的對話,她有個上一年級的孩子,數(shù)學題不會做,就是一開始沒看懂題目。
可見,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基礎沒打好,不管什么學科,題目都看不完、看不明白、看不透徹。
要提高語文,可不是速成的,需要長期的積累,特別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仔細說起來話長,以后我會更多地分享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今天,我先講講3個好用的閱讀題目技巧,馬上就可以用起來。
1. 在平時練習中,讓孩子多看幾遍題,大聲朗讀是幫助小娃理解的好方法。
其實大人理解問題的層次和孩子不一樣,不要用大人的思路去和孩子講題目,很容易越講孩子越糊涂,要有點耐心讓他自己多讀幾遍題目。
2. 對于特別長的閱讀材料,讀的時候就要用筆把重點句劃出來,以免回頭再看時,淹沒在文字的海洋里。
數(shù)學題劃重點:
物理題劃重點:
3.同義替換法(我也管這個叫翻譯法):
這看上去像一道看圖說話語文題,其實是一道數(shù)學題:求李明買書的原價是多少?
如果到了小學高年級或初中,學了方程可以用方程解,設原價是X。
20+0.8X=X -12
得出:X=160
但是這道題,在孩子還不懂方程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也算是一道奧數(shù)題。那如何去做呢?
這就需要“同義替換法”,把看到的文字“翻譯”成可以通往算式的文字。
1) 看右面,李明說:加上辦卡的費用,還省了12元,那么辦卡的費用是多少呢?再看左面,張新說了,辦卡20元,所以把李明的話補充完整就是:加上辦卡20元的費用,還省了12元。
2)上面這句黑體字的話可以同義替換成,省了辦卡的20元,又省了12元,所以一共省了32元。
3)省了的32元,對應的是八折優(yōu)惠,八折優(yōu)惠需要替換成:省了原價的20%。那么,省了的32元,等于原價的20%(1/5)。
原價=32X5=160元。(或者32/0.2=160元)
所以,這道數(shù)學題,其實首先是一道語文題,很考驗孩子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能力。
● ● ●
上面出現(xiàn)的這些材料閱讀題,還有一個名字叫“核心素養(yǎng)訓練題”。
現(xiàn)在國家強調的“核心素養(yǎng)”,往大了說,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往小了說,中考和高考題目將越來越靈活,更著重考察孩子的跨學科素養(yǎng)和解決問題能力。
在這種趨勢下,各個學科中“閱讀理解題”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對孩子的語文能力也要求越來越高。
從花生的初中學習來看,語文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
他的六小強同學中,理科的學霸,也往往是語文的學霸,不再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是“得語文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