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網(wǎng)課的一個月,總結(jié)一下這個月的英語學習情況。
這個月的聽書總量比上個月少一點,共計91萬余字,平均每天3小時。
娃聽書的時間70%都是室外活動時間,戴上耳機,踏上滑板,誰都不理。所以聽的內(nèi)容不宜過于嚴肅,只能在舒適區(qū)域不斷徘徊。
quiz基本都是滿分,這個系統(tǒng)現(xiàn)在被我用作記錄聽書書目。
這個月讀了兩本書,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 (耶魯小歷史)和 The Story of Mankind(人類的故事),還沒讀完。
11級The Story of Mankind402人有 · 評價48 · 書評3Hendrik Willem Van LoonLiveright / 2013-12
小歷史這本書是在小花生上種草的,然而我娃讀得那叫一個累,每天都要抱怨一遍,我作為家長自然要引導他“迎難而上、不畏艱難、堅持到底…”,然后,我自己連續(xù)三個晚上讀睡著了??
我就不信了,這么薄薄一本書還能啃不下來了,從此,我每晚帶娃句讀,一起邊讀邊打哈欠……終于,進展到第二十二章,本書的一半,我們放棄了,放棄了共讀,我獨自堅持著讀完了。
為什么這本書對娃這么難讀?我覺得不怪他,在讀這本書之前,娃把 Story of the Civilization 四冊、 Story of the World 四冊、 A Child’s History of the World 及很多歷史相關的社科、小說都完整讀過,歷史筆記記了厚厚兩本,他從未表現(xiàn)過消極或抵抗,只能說這本書不是面向兒童的,而我可能也是不夠成熟吧。
回到書本內(nèi)容,首先,本書語言極其平淡,可謂沒有一絲波瀾。其次,內(nèi)容上,但凡是能引起娃一丁點興趣的歷史故事,比如金字塔木乃伊、出埃及記、辛辛那提守護羅馬等帶故事情節(jié)的歷史,一概跳過,就是不講,默認這都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我看出作者是不想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帶讀者了解歷史,但你直接平鋪時間線的方式是不是太枯燥了點?說白點,本書都是干貨,非常干 … 而我們不是要應試??!
舉個例子,作者非常喜歡用僅僅幾百字來總結(jié)他所理解的明明是非常宏大的思想,而且每次開啟都是“下面就是他的主要思想: …… ”,他用這種方法總結(jié)過亞里士多德、孔子、老子、佛教、伊斯蘭教 …… 真是干得擠不出一滴水份。
有了小歷史不成功的閱讀體驗,我在選書時就格外留意了書的受眾,房龍的《人類的故事》就以他是 award-winning children’s book author 被接替上。和小歷史相比,人類的故事明顯友好很多,不再是滿滿的干貨,有很多的故事,而且其講述風格不是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更多的是一條事件線講完,梳理了很多之前分散的知識點。
這兩本書都不適合作為歷史入門讀物,至少要拉過一遍世界通史,才能跟上作者的節(jié)奏,和知識積累相關,和語言難度無關。有基礎的話,《人類的故事》可以跳過前二十章,直接從第二十一章起讀。
我們?yōu)槭裁捶且蜌v史杠上?其實也沒有,復習而已,娃正在復盤自己的歷史筆記,借助些不一樣的資料補充對各時期歷史知識點的空白。
RAZ我們斷了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因為時間多了,又開始刷了,目前刷到Y(jié)級,一天一篇。
有時候朗讀有時候默讀,取決于完成quiz正確率,如果是主旨類或推理類的,一題都不允許出錯;如果是細節(jié)類的,返回文章自行能查找出錯誤的,錯一至二題也可接受,朗讀錯題部分段落。目前還沒有錯過三題及以上的。
臨近通關,越發(fā)珍惜 RAZ ,一篇都不想錯過,每一篇都是社科好文。
China Daily這個月保持了每天都讀至少一篇的節(jié)奏,公眾號內(nèi)容打印。這個月還堅持了半個月的朗讀打卡,上傳至校內(nèi)老師檢查,雖然費時,但收獲還是有的,至少每篇都反復讀到能背誦的地步了。
最近的MU5735事件,娃把CD的每一篇報道都讀了一遍,新聞的好處在于它語言簡練不煽情,可如果你還是讀哭了,那是因為你用心、有心。
CNN 學生英語每周一至周五更新,娃每天睡前看,對他來說,這是屬于和聽書一樣的娛樂節(jié)目。
CNN 和 CD 是對頭,看兩邊互掐是娃的樂趣。CD 在觀點輸出上強勢得很,基本每周都會發(fā)表一篇公開社評譴責漂亮國這個那個,娃每次看完和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xx憑什么這么自不量力 ??
周六周日沒有 CNN ,通常是看一則 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