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難管,父母越當越煩躁,看看這些書吧~

2017-12-11 18:26 轉(zhuǎn)載 · 圖片12

記得我剛開公號時就和大家提過,一定要看書,一定要進行嚴肅學習。小D出生頭兩年我大概保持了平均每個月讀4本以上的記錄,現(xiàn)在大概一個月1~2本吧。好像也帶動了不少朋友一起讀書,總會收到很多朋友們的留言,讓我多推薦一些父母們讀的書,終于趕在年底交作業(yè)了。

這次推薦的書挺多的,我盡可能把我推薦的理由,適合的人群寫清楚,而且非常主觀地給了大家一些簡單粗暴的總結(jié),這是我當時的學習路徑,不敢說一定對,但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第一類:理解孩子

這第一類書籍是需要心平氣和閱讀的,如果你正被熊孩子搞得心情煩躁,常常控制不住脾氣,我建議不要先看這些。先從工具類書籍里(也就是接下來的第二、第三類)選擇幾本你覺得有針對性的,馬上就能上手實踐的。育兒和做其他事情一樣,需要一些成就感和自信的,先“救火”,但救完火記得回頭再來看看這類書籍,你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境界。

1、魔法歲月:0-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 

這是一本關(guān)于0~6兒童心理學的書,非常易讀。這本書對我的影響特別大,讓我真正開始學會理解孩子。很多時候,當孩子發(fā)生所謂“調(diào)皮搗蛋”的情況時,我們家長的習慣性思維就是要“鎮(zhèn)壓”,要改正這些行為,但忘記了去了解孩子這些行為背后的動機。沒有從源頭上來找根本原因,那這些的“鎮(zhèn)壓”收效很小,大部分情況就變成了“屢教不改”。 

2、無條件養(yǎng)育

當時看到這本書時,我會覺得內(nèi)容肯定很淺,不就是全然愛孩子。但想想自己很多時候明白要“無條件”愛孩子,但其實落實到實際操作層面可能還是“有條件”卻不自知,所以還是入手了。

沒想到讀完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一點不淺,完全在講育兒中“道”的層面的問題。對我來說,這是改變我育兒思維模式的書籍,思維模式不轉(zhuǎn)變,學再多育兒技巧也只能停留在“伎倆”的層面,并不會有實質(zhì)效果。但因為在說“道”,有人肯定會覺得理論過多,不那么容易讀,所以選擇時評估一下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再購買。

第二類:管教類工具書

第二第三類書籍我都統(tǒng)稱為“工具書”,非常接地氣,很有實操性。這類書是育兒書籍里最多的一類,大家選擇適合你現(xiàn)階段最需要的就好了。但要提醒大家,不要被工具綁架了,非要照搬這些工具,關(guān)鍵還是要結(jié)合孩子情況變通的。

另外還需要再次提醒大家,讀完工具書后一定要讀第一類“理解孩子”這些道層面的書籍,才能真正有融會貫通的感覺。

1、正面管教

我們傳統(tǒng)思想一直是“做得好就獎勵,做得不好就懲罰”,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當我們在“懲罰孩子”時,恰恰剝奪了孩子為自己不好行為承擔責任的機會。而這本書提供了不少非常實用的工具,告訴我們?nèi)绾巫龅讲粦土P也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這本書給了簡潔明了“怎么做”指南,但稍微缺乏了一些深入分析各種行為背后的動機說明。這是我現(xiàn)在回顧時的看法,但說實話當年覺得很有幫助的。所以不是不好,只不過適合階段不同。

2、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

P.E.T.和正面管教,總是會有兩大流派互相爭論孰優(yōu)孰劣的情況,我倒是兩本書都看了,對我來說,這兩本書通往的終點是一致的,只不過沿路看到的風景不同而已。

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一家之言,這兩本書的側(cè)重點不同,正面管教更側(cè)重于給予父母工具用不打不罵的方法管教孩子;P.E.T.更加側(cè)重于先從父母自身角度入手思考問題,反思自己,從而解決和孩子之間的管教沖突。

我個人覺得這兩本書是可以搭配著讀的,正面管教適合先讀,然后再讀這本,結(jié)合起來基本上就有了一個“溫柔堅定管教孩子”的理解了。

第三類:親子關(guān)系工具書

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這本書主要側(cè)重的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但其實很多方法也都是適用于成人之間的。這本書收錄了很多案例,都是用漫畫的形式展現(xiàn)的,然后會例舉通常大部分家長會如何做,再會給出更好的建議做法。

我當時在讀這本書時,遇到每個案例都會自己先想一想如果小D出現(xiàn)這個情況,自己會怎么做,然后再對照書里的建議,這樣就更容易加深理解。

2、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這本書風格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類似,也是通過很多實際案例來告訴我們怎樣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這本書解決的問題更加側(cè)重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書里會涉及到孩子說謊、厭學、上學磨蹭、性知識疑問等。

我個人建議2歲之前可以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之后可以慢慢看這本,溝通理念類似,但是具體解決問題的偏重還是會有所不同。

3、游戲力

這本也是我受益良多的書。我一直知道孩子的使命就是玩,但這本書是真正讓我明白如何用游戲和孩子建立連接,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

這本書給了很多問題的處理方式,它強調(diào)很多孩子“不合理”的行為后面都是有他們的內(nèi)心需求,只有了解了這些內(nèi)心需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它又是用游戲作為載體,教會我很多如何和孩子互動的啟發(fā)和心得。

這本書當初買回來,我其實是先給老公看的,很多爸爸相比媽媽更加不懂如何和孩子互動。我那時就和老公說,你可以不看屎尿屁這些育兒書,但這本一定要看,做個有趣的爸爸。

第四類:父母自我反思

之前三類書如果你多多少少讀過也實踐過,那基本上你會覺得教養(yǎng)孩子這件事,盡管做的也許還不夠好,但至少已經(jīng)有掌控感了,沒那么多迷茫和慌亂了。如果你到了這樣的階段,我會推薦看一些和自我反思、原生家庭有關(guān)的書籍。

育兒,學再多的知識和方法,最終我們逃不過自己,我們很多對待孩子的行為最終折射的其實是曾經(jīng)我們的父母對于自己的影響,以及我們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模式。所以從這個節(jié)點開始,向內(nèi)思考反思自己,會有幫助。

1、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自從我當了媽媽后,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是當我在和小D說話時,我突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氣怎么變得和我媽媽一樣;當我看著小D的有些行為時,我常常會出現(xiàn)幻覺,那個不就是曾經(jīng)的自己嗎?也就是那時,我開始意識到“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之大。

讀這本書時,我有好幾次都哭了,就是想起了自己曾經(jīng)是如何被對待的。千萬不要把“原生家庭”作為自己不負責的借口,而是要真正明白,成為父母就是從認識自己開始,要有意識地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擺脫原生家庭曾經(jīng)對我的不良影響。 

2、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這是美國心理醫(yī)生寫的書,一套有四本,推薦給大家的是第一本是這套書的精華。這本書的核心是:人生苦難重重,為我們揭示一個人心智成熟過程中要經(jīng)歷的苦難以及該如何正視它們。

這本書影響我最深的一點,讓我意識到,人生就是一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直面問題會痛苦,但逃避問題會帶來更長期的痛苦,負責、自律、愛,這些主題詞我希望女兒擁有,那我自己先要有。

唯一要說一下,大家不要被封面欺騙了,我也看不懂為什么中文版要讓那么多娛樂明星寫推薦(攤手~)

第五類:社交問題

父母最大的一個責任就是讓孩子可以獨立走入社會,因此孩子的社交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但我把這類書的推薦放在了父母反思類的后面,因為我始終認為,父母自己如何和他人、和社會互動,對于孩子的社交會有深遠影響,我們自己先要把自己的關(guān)系理順。

1、朋友還是敵人-兒童社交的愛與痛

孩子進入社會后,他們的社交并不總是快樂的,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被說壞話、被孤立排斥,有的孩子很喜歡自己可以“受歡迎”,有的孩子好像無所謂,等等這些問題是我們父母需要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和面對的。

這本書作者之一就是《游戲力》的作者,對兒童各種社交行為背后的動機、意義和心理因素進行了完整闡述。我當時看的是英文版,那時小D還小,還沒有遇到這些問題,但是卻讓我對自己的童年社交生活進行了一次梳理,有很多恍然大悟的感受。

這本書里也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非常易讀。因此當這本中文版引入國內(nèi)后,我是非常開心的,爽快地答應寫推薦詞?,F(xiàn)在這本書還是新鮮出爐,剛剛在當當網(wǎng)預售中。

2、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助孩子解決社交難題

這是上一本的姐妹篇,也是新鮮出爐,在當當網(wǎng)預售中。它是以問答的方式,挑選了40多個最有代表性、挑戰(zhàn)性的具體問題進行回答并且給予操作性很強的實際建議,比如遭遇肢體或者語言霸凌怎么辦?因為外貌長相被排擠怎么辦?自己家庭規(guī)則和其他孩子的規(guī)則不一致怎么辦?

說實話,這兩本書挺“犀利”,里面收錄了很多反傳統(tǒng)認識的案例,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但我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這些問題真的就會存在的,如果我們作為父母都害怕面對,我們怎能給予孩子力量,教會孩子方法去化解呢?

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能力

這本書特別簡單,就講了一件事,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本書對于有的父母來說會是一種“負擔”,因為感覺是給家長的作業(yè),需要家長學習怎么引導孩子鍛煉這些能力。

這本我看的比較早,那時算是新手媽媽吧,所以一開始運用起來不得當,也會常常有受挫感。但我還是很慶幸當時看了,有些方法即使一開始沒用,但是很多影響還是存在的,書里面提供的小游戲現(xiàn)在對于3歲多的小D來說就特別有幫助了。

來源:大J小D


回應13 舉報
贊3
收藏60
8年前
孩子的成長,父母的理解與引領(lǐng)。都要學習
8年前
都是好書??!慢慢讀起來!
8年前
看了一期,不錯
8年前
發(fā)錯了,手一抖
8年前
父母確實需要不斷學習
8年前
很不錯~
8年前
這些書與實踐還有很大距離
8年前
佩服作者,看了這么多書,有些知道還沒有看,回頭該看起來了
8年前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但看多了之后,自己老有一種逆反心理,反而不想看了??
8年前
berrycake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但看多了之后,自己老有一種逆反心理,反而不想看了??
我好像也是的??…。…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