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導致孩子自卑(上)

2021
2016
2022-4-8 16:20 原創(chuàng)

如果你問養(yǎng)一個孩子就怕什么?我會告訴你,不怕他不夠優(yōu)秀,就怕他覺得自己“無用”。

有個學生在班上擔任班長,成績不錯,表現(xiàn)也不錯。在老師和同學眼里,都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人。每當她說自己不夠好時,身邊的同學也只當是她謙虛,沒有人發(fā)現(xiàn),她內(nèi)心自卑的一面。

其實,讓她自卑的源頭是來自父母的“鞭策”。平日里,父母時不時就在妹妹面前說:“咱要考第一名,當班長也得學習好?!比绻拇纬煽兛嫉貌焕硐肓耍瑳]有任何安慰和鼓勵,父母只是黑著臉不說話,形成無聲的壓力。面對她鼓起勇氣開口想要的東西,多數(shù)是拒絕,被迫上“思想教育課”,灌輸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還有為了讓她變得“女孩子”些,換掉喜歡的運動裝,留著長發(fā),穿上淑女的小裙子。

這樣的教育方式好嗎?當然不好!盡管父母一再說明是為了“激勵”她,想讓她變得更好,才會這么嚴格對待。但久而久之,她在這些話的影響下,認為自己不夠優(yōu)秀,所以不被父母認可。長得不好看,學習不夠好,穿得不漂亮,產(chǎn)生了自我懷疑,反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在生活中,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最頻繁和最在意的人,往往對我們的“殺傷力”也是最大的。孩子的內(nèi)心是脆弱的,他只希望能從自己最信任的父母那,獲得認同和愛來肯定自己的價值。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