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好像都在車里度過,早上驅車50公里去奶奶家吃中飯,行程大概45分鐘。兒子早上起來晨讀了十二生肖之牛的繪本一小本然后吃早飯,兒子說媽媽對我好狠,為什么不朗讀好不背誦好就不讓吃飯,哈哈,這也是讓你習慣孩子。不是說毅力不夠習慣來湊,習慣養(yǎng)成了以后就不需要媽媽耳提命面的催催叨叨你就會每天早上起來條件反射般的自己去朗讀書籍。
去奶奶家的路上讓你閱讀了培生的levelA的shopping,就花了兩分鐘時間吧,然后車上爸爸放著笠翁對韻的一東,當爸爸媽媽跟著播放器背誦的時候,小時候教你背的一東你還記得大部分還不錯,算是鞏固復習了。突然發(fā)現(xiàn)學習閱讀不一定是非要拿著一本書一本正經(jīng)的閱讀而是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在奶奶家的時候你看見一望無垠金燦燦的稻穗說要去看稻谷,就這樣你拿著爺爺?shù)男′z頭我們去看稻谷,你還摘了一些稻谷品嘗了稻谷的問題,應該很難吃吧,還帶著殼,但是這個味道你估計終身難忘,與此同時呢我們倆又聯(lián)想起憫農其二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然后又講起了中國古代的詩人,爸爸說讀詩應看李白,說杜甫的詩太現(xiàn)實主義,此處省略一萬字。在回來路上的車上因為看到項羽的垓下歌,然后講到了項羽為什么被劉邦滅了,因為他剛愎自用,不聽謀士笵征和項莊的話,導致最后的人生悲劇自刎烏江,兒子又問,那他為什么不學劉備呢?劉備投靠過袁紹,被呂布奪了地盤,也投靠過曹操和曹操還煮酒論英雄,和東吳聯(lián)合赤壁之戰(zhàn)大勝曹操。所以爸爸說失敗不可怕,失敗了我們就要分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大丈夫一定要能屈能伸。中間爸爸還舉例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然后還說起來了春秋四公子,就這樣一路聊歷史回到家。
晚上因為舅舅家邀請去燒烤BBQ過中秋,一路上我們聽著三國志過去回來。去的路上背誦了劉備的大風歌,廣播里三國志雖然里面講的很多都是古文反正你也不排斥聽的津津有味。自己小時候是沒看過三國演義的,能了解三國純粹是因為孩子他爸有這方面愛好,喜歡開車的時候聽說當背景音樂就這樣自己跟著他陸陸續(xù)續(xù)聽了蔣勛說的紅樓夢,因為他每天和兒子講三國演義的連環(huán)畫我也順帶的聽了三國,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學語文一定要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像詩經(jīng),論文,三字經(jīng),史記,資治通鑒,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才是孩子必背必讀的書籍,今天孩子爸爸拿了一本古代詩苑精品,接下來一年兒子你就背誦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