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FCE備考文,今天如約而至。
今天是關(guān)于FCE的第二篇,也就是應試篇。還是那句話,這個階段的內(nèi)容,并不討喜,很多人未必感興趣,覺得沒需要。但是,我在備考時,看到經(jīng)驗極其少。全網(wǎng)拼命搜刮,也沒什么言之有物的啟發(fā)經(jīng)驗。一些老師的分享安排,用的材料特別專業(yè)。從家庭自雞角度,不太友好。我完全搞不動。
后來,我通過吸納和調(diào)整,還是闖出來了。今天便記錄下我們的備考應試,希望給同樣目標的家庭,增添多一份安排思路和聲音。
(一)應試的底層思路
對于英文應試,無論是考什么類型考試,關(guān)鍵都是搞清楚這兩步:
第一步:了解考試題型,確定應試技巧;
第二步:多做真題,從而查漏補缺。
圍繞這兩大目的,就有簡單和復雜的安排。
想通過一個考試,首先要清楚會考到什么范圍,用什么形式去考,具體有什么技巧。
對于劍橋MSE考試,一般大家都喜歡用這些備考書去安排:
這算是劍橋匹配的備考書,講得很詳盡。詳盡程度,我認為不輸教材《Think》/《Prepare》。換句話說,我認為沒學過教材《Think》或《Prepare》的,如果用《Complete》去備考,就可以不用重復教材了。
也因為《Complete》很詳盡,幾乎能替代教材。說明它體量很大,比較費時。個把兩個月跑不掉。
Mr媽補充小知識:
英文學習,有分教材和備考書。兩者定位不同。但實際使用,有交叉替代?!禩hink》/《Prepare》屬于劍橋配套教材,日常長期學習使用;《Complete》/《Exam Booster》屬于備考書,中短期沖刺考試使用。
《Trainer》也是備考書。但是它言簡意賅,無比精悍的備考書。
全書只兩部分:
它的風格真是很鮮明,是我認為最簡潔的備考書。按照我家速度,這套書基本半個月內(nèi)解決戰(zhàn)斗。熟悉題型后便進行刷真題環(huán)節(jié)。
這兩大類應試書怎么挑?
這兩類應試書都很好,各自匹配不同群體。
對于純聽讀路線上去的家庭,從沒學過教材,可以應試時選擇《Complete》/《Exam Booster》(前者相對容易買到)。這樣一來可以梳理知識,二來進行備考。覺得教材學得不扎實的家庭,也可以挑這書。
一般來講,機構(gòu)備考,都喜歡選《Complete》。因為他們對學生也沒底,用《Complete》可以非常系統(tǒng)地過一遍。另一個角度,課時費就多了,嘻嘻。
但如果覺得孩子水平還可以,只為熟悉考題,挑《Trainer》就是無比高效的選擇。
(Trainer目錄)
我們家從PET考試起,一直就是做完《Trainer》就直接備考。這回FCE也一樣,因為我們有自學過《Think》,再學《Complete》就是重復工作。所以,我們家的備考書籍,主要就是《Trainer》+往年真題書。非常有針對性,且效率高。
大家在做備考方案時,可以多考慮自家情況,挑選出最匹配的選擇。
還有什么備考資料要買?
除了備考書,必買的材料,便是真題冊。FCE因為早改版,真題冊非常多,分別有1-4系列。數(shù)字越大,年份越新。每一系列又分校園版和標準版,算下來便是8本。我把這8冊基本買全了,但實際沒做完。
為什么呢?因為每一本4套題,8本總計32套題。每套題起碼4小時。做完后還要講解,歸納知識點和復習。實際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弄。
我的刷題心得就是:
除了這些,其它書籍都屬于專項書籍,可買可不買。比如語法書,我覺得劍橋語法書和培生語法特別好用,但來到備考環(huán)節(jié),肯定是發(fā)現(xiàn)漏洞才翻看,不可能慢慢刷了。
類似的還有寫作書、單詞書等等,都是專項版塊的解決書籍。大家最好是發(fā)現(xiàn)孩子哪個薄弱再相應地去加強。要和長期學習安排的思路進行區(qū)分。
(很多書買了,但沒用上)
除了書籍,如果是家庭自雞,我還建議大家購買備考視頻。這些在某寶有很多,大家買一些回來就好,會把整個考試講得很全。家長看完教孩子、或者孩子自己看都行。有些機構(gòu)也會推出專門講題型的短期班,大家也可以報班學習。一般都很短小精悍,直擊痛點。
(二)FCE題型技巧
我們家因為大M要每周游泳5天,寒暑假集訓,無論哪種班都很難匹配。雖然我非常希望外包,但為了考試放棄游泳也很可惜。于是,我們再次采取了家庭自雞。
四上寒假前,我利用空余時間,把FCE不同的講解視頻,都稍微看了下,也和一些老師交流過,開始心里有數(shù),對考試模式有了底。
(我的一些心得筆記)
高能干貨來啦!??!
每個家庭的備考,大原則類似,細節(jié)不同。在兼任一個特長發(fā)展、語數(shù)英三科并沒有偏科,孩子還時不時肩任大隊部工作等等前提下,我們依然能通過FCE,拿到不錯成績,我對自家的評價是:科學、精準、高效!
下面,我想講講自己對考試“閱讀和語用版塊”的題型理解。這塊資訊網(wǎng)上最空白,而我認為最能幫助到大家,堪稱N個備考講解視頻的精華所在。
1)確定考試的做題順序。
FCE的閱讀和語用,考1小時15分,共7部分。這7部分,正常人是從第1做到第7。但我認為未必,可以重新給孩子排好序。因為這類考試,調(diào)動語感很重要。完全可以先做大閱讀,看了大篇幅文章,再返回去做完形填空。這下孩子語感來了,狀態(tài)會更好。
我們家的FCE做題次序,分析是:
Part 7=>Part 5=>Part 6=>Part 2=>Part 3=>Part 1=>Part 4。
這個小技巧,是我和某位北京英文名師交流時get到的點,感覺很受用。這種底層分析思維,未來能應用到多種考試。
2)不同部分的答題關(guān)鍵點
每一部分,均有各自應試技巧。有能力,也講究應試技巧,才能把能力100%發(fā)揮。但大家也別過分依賴技巧,歸根到底,孩子能力到位才是拿分的根本。
這部分喜歡考察詞語運用、固定搭配、介詞等等。答題需要對主從句有分析和理解,詞匯量夠,且有短語搭配的積累。知識打底,語感來湊。
答題技巧:
必須分析句子成分,在句子里找出和空格相關(guān)的部分。圈出關(guān)鍵詞。
比如,空格前面是動詞,那極大可能是填介詞,如go to。但空格前是名詞,填寫的一般是連接從句的詞語。比如This is the book which I like.
實際上,底子好,語感好,完全可以順利拿分。但考試是理性行為,每個答案背后都有分析。掌握原理或歸納,能確保穩(wěn)定的考試狀態(tài)。
必須提一嘴:Part 2考察的都是高考常見固定搭配。做Part 2的練習,實際上就是反哺校內(nèi)。
這是FCE的特有題型,考積累??雌饋黼y,但也非常容易拿分。答題關(guān)鍵:
比如-ion/-or/-ness/-ian一般是名詞的后綴,-al/-able/-ful等會是形容詞的后綴。通過整理,孩子會一下擴充了很多詞,甚至看不懂文章也能變形答對(就是能這么夸張)。
(我做的一些歸納)
2. 答題時,必須分析空格要填的詞,究竟是什么詞性。這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只要分析沒問題。這類題基本十拿九穩(wěn)。
3. 做錯的詞語,做好錯題歸類,時不時復習。這種題型看起來難,實際最好拿分。大家做好以上三步,基本十拿九穩(wěn)。
這部分考固定短語轉(zhuǎn)換、主被動時態(tài)、詞性等轉(zhuǎn)換。答題技巧:
我教了大M一個超好用的小Tip:先把題目和答題相同的詞劃去,剩下就是要轉(zhuǎn)換的部分。這樣一下就很集中,不容易出錯。
這是常規(guī)題型,哪種考試都會碰到。無非就是看題目,看文章,劃去錯誤的,剩余細細挑出正確項。這類型題目考察的是閱讀力和做題習慣。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經(jīng)驗,我也不多說了。
這道題很考推理和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大家可以記下這些答題技巧:
為什么這樣?比如選項有It這類詞,說明前面肯定在講著某個對象。這樣排除時,可以有切入點。這是很關(guān)鍵的一步。
2. 劃分文章,一個選項一般對應一個文段。
3. 從頭到尾讀下去,做完后記得全文通讀。
一般有10個描述,但文章會有4~7篇。算下來每篇文章會對應1~3個描述。這是一個小tip。
另外還有一個tip,就是答案和文章的詞,基本不會相同。一般都會換個說法去描述。大家千萬別看到這個詞一樣,就選了。十有八九會錯誤。
整個做題流程是:
Mr媽碎碎念:
在我看來,F(xiàn)CE考察的聽說讀寫中,最難拿分的是聽力和閱讀。聽力和閱讀相比,閱讀需要把握的應試門道更多些。因為它題型多,形式也多樣。可以說,哪怕有實力,如果不懂答題技巧,很容易就超時,或感覺陌生而發(fā)揮不出。
另一方面,“閱讀和語用”的答題技巧,網(wǎng)上經(jīng)驗非常稀缺。過往我?guī)缀鯖]搜到手把手的答題技巧。這些都是我細細寫下的原因。至于聽力、口語和寫作,經(jīng)驗和PET相似。今天就不多說了,往后有機會和有需要再分享吧~
————
在寫FCE應試備考經(jīng)驗時,我曾思索具體要聊哪一塊。
因為陪著大M走過,每一塊我都能單獨成文,有滿滿的經(jīng)驗。而我挑選了最難攻破、網(wǎng)上甚少細聊的部分。
每一個考試,背后肯定有不少付出,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很不容易。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幫助到大家。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輔娃記”(fuwaji123),歡迎來找我交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