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邀請寫一篇關(guān)于語文學(xué)習(xí)的文章,實話講,還是很忐忑。還記得剛上一年級不久,語文老師給我說過的是你家娃到了三年級語文肯定不一樣。確實,到了三年級,娃的語文就到了班級第一的水平。一直也沒有太明白為什么,想當然認為是閱讀和寫作的內(nèi)容提升了,而娃在這方面還是有優(yōu)勢的。直到有一天娃無意中說了一句,為什么三年級語文水平不一樣了,那是因為終于擺脫了拼音。是的,娃的拼音一直很弱。弱到一直安慰我,拼音不重要的語文老師都跟我吐糟,你家娃是怎么了?只是寫拼音,永遠是第一聲。這且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坑。
四年級,換了班主任,繼續(xù)還是語文老師,對娃也是十分認可,但是他說過的一句話,我也一直印象深刻,那就是娃的作文寫的不夠符合小學(xué)清新的路線,但是到了初中一定有優(yōu)勢。雖然娃基本上寫來的作文也都會作為范文,但是和班上另外幾個作文好的娃相比,確實不夠清新。
現(xiàn)在真正進入初中,和老師的交流不再像小學(xué)那么多。一方面覺得老師們比較忙,不好意思打擾;另一方面也是覺得娃比較普通,不好意思找老師。逮著一次家長會后和語文老師聊了幾句,老師還是很肯定娃,作文的優(yōu)勢也有所體現(xiàn)。娃這次掉進的坑是古詩詞。最近一次考試,其他一分沒扣,古詩詞來個全軍覆沒。
引言先說這三個坑,下面圍繞這三個坑說說語文的學(xué)習(xí)。
一、拼音與認字
首先,拼音從長遠來看確實沒有那么重要,更重要是識字量。
姐姐入學(xué)一年級后,不久就脫穎而出,贏得了班主任老師的好評,原因就是她的認字量是全班最高的,實話講,當時老師這么說,我還是很詫異的,因為我基本就只給她過了3本四五快讀,后來覺得干巴巴認字實在太難推了,也就放棄了。娃的意思是她的認字是通過大量反復(fù)看一部動畫片:也就是熊出沒。也曾經(jīng)有個家長說過,通過大量看動畫片,一方面讓娃過癮,到了小學(xué)免疫,另一方面也認了不少字。反過來,想想現(xiàn)在我在給老二搞英語啟蒙,也是反復(fù)看一部動畫片,估計是一個道理。中英語學(xué)習(xí)都是語言,有些路徑應(yīng)該是相通的,只是我們往往更愿意給娃搞英語,而不太接受用動畫片來推動中文認字吧,當然,我這個也是屬于歪打正著。現(xiàn)在很火的直映認字是不是也有點這個道理。
不過因為老母親不喜歡帶拼音的書,所以拼音類的書看的很少,外加幼小銜接基本等于無,姐姐的拼音一直不咋樣。
但是反轉(zhuǎn)一想,如果強調(diào)拼讀,會不會也打擊娃的積極性?這個也無從考證。
反正拼音也這個問題也就這樣了。到了中高年級,等拼音在考試中占分不高的時候,基本也就可以忽視了。
二、享受閱讀
我的基本觀點就是大量閱讀打底,尤其是小學(xué)階段,因為到了初中時間真的很少很少。
閱讀的重要性其實無需再說,但是給娃大把時間閱讀的應(yīng)該還是不容易堅持的事情。就我家而言,閱讀經(jīng)歷三個階段:
親子閱讀階段(學(xué)齡前):姐姐的親子閱讀應(yīng)該是從2周歲開始的。可以說,開始了基本沒有中斷過,除非老大不在我身邊,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娃很小的時候外出就會給自己帶上書。我還一直記得有一次一早起來,給她連著基本讀完一套14只老鼠,也就是差不多12本,讀著讀著提出來,也想吃豆沙包,還出門幫她買回豆沙包,然后我再去上班。得虧我上班可以8點出門。還有娃很喜歡的一套派老頭和搗亂貓的故事,真是字很多,本數(shù)也不少。 對于繪本,我還是比較偏好國外的,低幼階段日本的好作品很多,到了中大班可以多讀一些歐美的。
半自主閱讀階段(1-3年級):姐姐上了小學(xué)后,基本上我就解放了。因為她完全可以自主閱讀了。但是為什么說是半自動閱讀,因為選書的主動權(quán)還在我這,她看什么決定于我買什么。但是也不是完全的主動權(quán),因為有可能買回來的書她不看。老母親在買書這件事上還是很大方的,不喜歡看,說明老母親買的不好,那就再換。那時候也純屬于自己瞎摸索。只要她喜歡看的,那就這個作家的書或者這個系列的摸索著全買。
自主閱讀階段(4-6年級):這個階段娃進入了自主選書階段,也開始了大量文史類書籍的閱讀,不再僅限于兒童文學(xué)。也感覺娃的思想開始有超出她年齡段的成熟,也就進入了作文不夠小清新的階段??赡芤彩且驗樗龑懽魑臎]有進入套路模式,純屬是自由發(fā)揮,因為沒有上過作文班之類的課程。
在學(xué)前階段的閱讀,那真是純粹的閱讀,到了小學(xué),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家人的質(zhì)疑??赡苁俏覀兘佑|的環(huán)境不太雞,或者我們自己比較閉塞,姐姐基本上是屬于0輔導(dǎo)班的狀態(tài),所以有大把時間在看書。成績也比較搖擺。姐姐成績真正3科穩(wěn)定下來靠前要到了五年級后,雖然在三年級下黑馬了一把。所以,但凡考的不理想閱讀都要背鍋,老母親都要挨批。好在語文老師還是滿肯定娃的。也一直鼓勵我們繼續(xù)大量讀。
在小學(xué)階段,我們的閱讀是屬于平常一天1-2本,假期一天3-4本的那種節(jié)奏。即使到了高年級,基本也是一天一本。速度降下來是從小升初的那個暑假開始。她一心準備迎接分班考。之前說過,我們是從外區(qū)入學(xué)這個初中,娃自己的壓力還是有的,也讓我很欣慰這一點,娃自己輕重緩急也是分得清的。
少量細讀階段(初中):進入初中, 閱讀的時間明顯減少。姐姐算是見縫插針式的閱讀了,不過真的是讀的很慢很慢了。一本書基本要讀上好幾天。不過讀書的質(zhì)量還是提高了,成功推薦劉勃、李碩等歷史類書籍,最近在迷的東野圭吾。不過,小學(xué)的大量閱讀積累對于現(xiàn)在還是有所幫忙的,現(xiàn)代文閱讀扣分很少,作文拿分基本都比較高。而且,最讓我意外的是,英語作文目前也很好,基本都只扣1分,還拿了幾次滿分。不知道算不算是中文對英語學(xué)習(xí)的輔助。
我一直覺得書本的內(nèi)容其實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內(nèi)化了,如果你覺得讀書好像沒用,對于寫作、語文成績沒有什么幫助,可能還是讀的不夠。在看坂本龍一的《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寫到他手術(shù)后經(jīng)歷了譫妄后遺癥,偶然的一些信息積累下來,在這種病態(tài)的情況下被激發(fā)出來,感覺還真是很神奇,大腦結(jié)構(gòu)絕對有趣。讀過的書還是會沉積下來吧,正如一個朋友跟我說的,感覺娃上了初一之后,語文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我就回她,讀過的書還是在腦海里的。
三、任務(wù)型閱讀
純粹的閱讀是種純粹的享受,讓娃擁有自由的世界。不過,扣著學(xué)習(xí)的要求,雖然沒有參加精讀類課程,我們的閱讀有添加了任務(wù)。
一是摘抄。小學(xué)低年級階段是單純的摘抄。摘抄的內(nèi)容只要是你覺得好的就行,我記得姐姐還摘抄過查理九世,那種陰森風(fēng)。到了中高年級,開始限定是散文類。而且得寫上感悟。進入初一,必讀書目的批注成為必須完成的任務(wù)。開學(xué)前基本完成了七下的2本必讀書目,目前在批注老師推薦的7年級語文自讀課本。姐姐的批注進展的有點緩慢,但是個人感覺質(zhì)量還是很有保證,絕不是敷衍了事。
二是刷閱讀理解。首先要從語文老師布置的孟建平高要求閱讀開始。連續(xù)兩個假期上了線下課,就是帶著精讀閱讀理解文章,分析答題思路,以現(xiàn)代文為主。然后就進入自己刷題自己批改。在六年級刷完了初一的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2本。進入初中,姐姐的語文基本上除了保證課外閱讀和批注,其他都是跟著課內(nèi)老師,刷閱讀理解這類的事情也停了。
四、作文
作文一直算是姐姐的一個強項。雖然風(fēng)格有點偏向成熟,不過還是得到認可。六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計劃每周給娃出一期作文小報。直接給姐姐說,給你出一期專刊,后面就不登你的作文的,給其他同學(xué)一些機會。
而且我很喜歡她自己寫的一些東西。比如回老家啊、外出旅游啊。目前學(xué)校是要求寫周記,雖然我是看不到,不過我給她講,好好留著,等都3年后再回頭肯定很有意思。因為是交給班主任(歷史老師),而不是語文老師,姐姐說記錄的東西更為真實,哈哈,大概是給語文老師總歸要更以寫作文的態(tài)度來對待吧。
但是要說,我們是如何指導(dǎo)寫作文的,實話講,對于我來說還真說不出來什么。且推薦一下姐姐喜歡的作文類參考書吧。
一是萬唯滿分作文。按照姐姐的話,其他作文選的立意語言對于她來說都沒有什么好借鑒的。但是萬唯的中考滿分作文水平絕對是她目前達不到的。
二是紙條。這是個APP,我給她買到了中考前的會員。這個素材積累還蠻實用。
目前她在看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yōu)秀作品選。這個面向是高中生,且作為課外書看看,倒也算不上參考書,不過她喜歡就行,考慮算不算明年幫她訂萌芽雜志。
三是讀者。這是雜志,里面有些文章選的還是不錯,內(nèi)容也新一些。
五、古詩詞
最后談?wù)勎覀兠媾R的大坑,古詩詞賞析,實話講,我一直覺得古詩詞對于姐姐來說不會有什么問題,因為古詩詞積累姐姐還是可以的,外加讀了不少詩人傳記,但是,事實說明并非如此。目前補坑的辦法是在用邵鑫的中小學(xué)古詩詞鑒賞一課通,至于能不能通還得看成效。有時候她想的太多也不是好事。準備目前還有時間,先慢慢用邵鑫的來理清答題思路,后面再針對性專項訓(xùn)練。
以上就是我們語文學(xué)習(xí)。語文到了初中能給予的時間也不多,對于我們來說,課外只有一周一次的古詩詞鑒賞。其他無形的投入就是見縫插針式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