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因為種種原因離職后的某一天,家庭戰(zhàn)爭因為一個衣架爆發(fā)了。導火索是我用不合適的衣架掛壞了一件老公的T恤,然后從衣架延伸開,又吵到了亂糟糟的衣柜。
吵架,再加上春夏換季,每天我打開衣柜,都會升騰起一種煩躁。每個急匆匆的早晨,老公找不到合適的褲子、女兒選不到自己想穿的裙子、我找不到搭配的鞋……全家都在熱鍋上。
這種凌亂,是一種無序感,有時候讓人覺得,生活都挺沒意思的。
我家一共有五個收納衣物的空間,分別為客臥一整墻的壁櫥、主臥邊上的衣帽間、主臥衣柜、兒童房的衣柜及斗柜。一家人在這個屋子里生活了將近五年,從來都是小規(guī)模的塞進塞出,衣柜的深處究竟還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衣物,真的是個謎。
似乎每天洗干凈的衣服,都疊整齊了、掛起來了,為什么我們還是找不到馬上要穿的那件?有一天翻著微信朋友圈,忽然看到有整理師在發(fā)有關(guān)收納整理的工作,我立馬約了當周周末就上門整理收納。
▲衣帽間一角
在和收納師簡單的溝通后,我拍攝了家中所有收納衣物的空間,把照片發(fā)給了對方。整理師蕓蕓在收到信息后,考慮到了我們時間有限,將原本的兩位整理師上門,調(diào)整到了四位,打算利用周六一天時間,整理衣物。
一天時間,四位整理師,只整理衣服,我當時還覺得只要三、四個小時應該最多了。事實是,她們四位從早上九點開始工作,一直忙到了晚上七點(包括午休半小時)。她們整整花費了十個小時,才把我們的衣柜整理干凈,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全程參與的,實打?qū)嵉氖r。
▲4600元收納費用,另加工作餐400元。
4位整理師、10小時、花費5000元,我們一家三口,才終于初步實現(xiàn)了“找衣服自由”。
1
術(shù)業(yè)有專攻
當你的衣柜中,積壓了四五年的衣物,并且從來沒有徹底整理過時,不論你的衣物多少,空間大小,光憑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xiàn)衣柜整潔了。用我的經(jīng)驗來說,一是舍不得丟棄,二是工作量巨大。
蕓蕓在之前的溝通中說過,她服務的空間,既有我們這種普通家庭,也有上千平米的豪宅和幾十平米的單身公寓。
再大的空間,瞎堆亂放也會擠不下;再小的空間,收拾整齊也會變得舒適。
四位整理師中,有的是室內(nèi)設計師、有的是全職媽媽,都經(jīng)過了專業(yè)的培訓。蕓蕓是其中的負責人,她的時薪是150元/小時,另外三位的時薪分別為100元/小時和80元/小時。蕓蕓一般會建議客人搭配不同價位請多幾位整理師,這樣性價比高,也節(jié)約時間。
▲開始工作前,會對家里的床品、沙發(fā)進行保護。
▲被清空的衣柜
我特別喜歡買衣服,買不停,加上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電商,所以家中的衣物特別多,又集中在一天,所以花了十個小時。
一般來說,正常三口之家的衣物可以在五小時內(nèi)搞定,花費可以控制在兩三千。
除了衣物的斷舍離,整理師還會將家中的收納工具重新規(guī)整一遍,我們一共扔了一百多個不合適的衣架和無效收納工具。她們會帶來合適的收納箱和衣架等,以及各種可以折疊的紙盒,供收納空間內(nèi)使用。
▲置換下來的衣架,
其中有一半不適合都丟棄了。
▲配套的新的收納箱,可以收納過季衣物。
而我,也是經(jīng)過這次整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家?guī)缀鯖]有褲架,除了衣帽間自帶的幾欄褲架,家中過去的所有半裙、褲子,都是被疊放的。
通過這次整理,我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就是——所有當季衣物,能不疊放就不疊放,懸掛起來永遠是最好的收納方式。
先看兩組對比圖:
▲Before
▲After
▲Before
▲After
對比圖真的無法表達出,收納前后經(jīng)歷了什么,需要看看收納前,我們家的衣物……全部釋放出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一直抱怨家中的收納空間不夠,是不對的,收納空間真的足夠,光是衣帽間,就有16個收納空間,只是沒有條理。
▲圖中約為家中一半的衣物。
我們平時整理收納,一般是哪里亂整哪里,或者換季時替換下衣物。所以當整理師們將家中所有的衣物全部拿出,在地板上、床上堆成小山時,我整個人都有種絕望的感覺,到底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衣服?
在每平方米7、8萬的房價下,衣物雜物占據(jù)了我們至少100萬的空間,花5000元來舍棄一部分,規(guī)整剩下的一部分,丟掉焦慮與混亂,真的值得。
2
孩子五歲了,隔尿墊還在
我自己的爛攤子一言難盡,先說說孩子的東西。
2016年,孩子出生后一個月,剛好遇到雙十一,那是2016年的雙十一,規(guī)則簡單粗暴,就是打折,瘋狂購買了幾大箱干濕巾、隔尿墊、以及各種棉柔浴巾……現(xiàn)在女兒已經(jīng)快五歲了,這些東西居然還沒用完。
它們藏在家中的各個角落,我的衣帽間、女兒的床底、甚至書房的柜子里……這些相隔數(shù)年沒見過面的物品,收納時以眼不見為凈為目的,直到完全遺忘。
▲新生兒連體衣和隔尿墊
▲嬰兒衣物和儲奶瓶
除此之外,是各種穿不下的小衣服、更小階段玩的玩具,收起來的時候總想著,哪天有空可以拿去送人,而那些有點奶漬、洗得有點變形的衣物,真的想送人時,完全拿不出手,于是就東一袋西一袋塞滿了各個空間。
我總是覺得女兒缺襪子,因為每次出門時都找不到搭配的襪子,又或是找到一只找不到另一只。圖省事,就不停得買。收拾出來才發(fā)現(xiàn)適合女兒現(xiàn)階段穿的襪子有50多雙,包括沒有拆封的三包。真的不得不感嘆,只要你用心找,兩只分開已久的襪子也總有見面的一天!
▲整理后,女兒現(xiàn)階段可穿的襪子和內(nèi)褲,
足夠應對接下去的夏秋兩季。
整理后我們也發(fā)現(xiàn),女兒的空間從未被當成她的獨立空間尊重過。她的房間內(nèi),經(jīng)常收拾著收拾著就出現(xiàn)我們的物品,床底下是我們不穿的拖鞋、衣柜頂上裝滿了包裝盒、甚至玩具柜里也有我的護膚品。
她每天上學前,經(jīng)常因為穿哪件裙子的事發(fā)脾氣,孩子對混亂的空間更敏感,經(jīng)常因為找不到某件裙子或配飾哭鬧,整理后女兒的衣柜,也方便了她獨自選擇拿取衣物。
▲加裝了欄桿,可以將所有下裝掛起來,
方便孩子拿取。
3
被衣物淹沒的家
而我自己,幾乎每周都要買新衣服,或是搭配的配件,對我來說就是種解壓方式。不打游戲、不喝酒、也沒什么興趣愛好,逛街沒時間,所以經(jīng)常在淘寶等購物平臺上一鍵下單。有時候必須要在網(wǎng)上買點什么,才能開始一天的工作;又或是孩子睡著后,在床上刷手機,也一定要買一點什么。
買到后來根本不清楚自己有什么衣物,在衣帽間被清空前,我知道自己的衣服多,但沒想到會那么多,多的是那些“不會再穿的衣服”。
新的舊的堆放在一起,一模一樣的T恤,不同顏色我有七八件,其中會穿的只有黑白兩色,其他幾個顏色,都是抱著“也許哪天搭配會用上”的理由購置的。
更不用說大量洗變形的T恤、已經(jīng)過時的裙子、不適合身材的褲子,這些衣物總是以“也許還會再穿”、“在家里當居家服好了”的理由,而沒有被遺棄。
▲快問快答環(huán)節(jié),丟還是留?
這件灰色西裝雖然穿了三四年了,
我還會穿,就選擇留下。
整理師將家中所有衣物全部取出,一件接一件,以快問快答的形式讓我決定去留。
她說,真正需要的衣服,你連一秒鐘的思考時間都不用。那些想著還會穿,其實絕對不會的衣物,很快裝滿了兩個白色的贈送袋和三個灰色的舍棄袋。不管那件衣服曾經(jīng)多喜歡,買來時多貴,我就是不會再穿它了,送給更需要的人或者扔掉它。
七、八套不完整的四件套、睡著不舒服的枕頭、各種覺得好看收入的蓋毯,這些都占據(jù)了衣柜中原本懸掛衣服的空間。
▲選擇送人的衣物。
▲選擇扔掉的衣物。
有衣就有物,衣帽間清空后,鋪滿了整個主臥地板,除了最多的包包外,還有各種床品、包裝袋、防塵袋、品牌小樣、禮品,整理師從各種夾縫中一共找出了六對防曬袖套和四幅眼罩……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因為之前的找不到了。
人的惰性,就是見到空間就塞,找不到就重新買。
通過清空衣帽間,我翻出了:
▲毫無用處的周邊產(chǎn)品。
▲每次坐長途飛機留下的過期已久的洗漱包。
上面的物品,對我和家人來說都毫無意義,沒有它們對我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
清空衣帽間、主臥衣柜、次臥衣柜和兒童房衣柜,再斷舍離,就花費了三個小時。而真正的整理收納,才剛剛開始。
4
對衣物的合理收納
接著是斷舍離后的整理收納,這是處理我們與物品、空間的關(guān)系,對家中空間的合理規(guī)劃和有效運用。
沒有規(guī)劃前,家中放置過季衣物的衣柜里,每個隔間是沒有區(qū)別的,所有過季衣物都被塞在里面,慢慢疊加,直到塞不下;規(guī)劃后,以收納盒與收納箱分開了不同品類的衣物,分別放置,一目了然。
▲Before
▲After
因為空間有限,我非常喜歡將夏天的T恤疊起來,甚至買過很多疊衣服神器,而事實上,這樣的放置,往往找不到任何一件T恤,或者找一件毀一疊,不出幾天,衣服就全堆在一起了。
▲整理前,下方大部分衣物是疊放的。
整理師在規(guī)劃完區(qū)域后,堅持要將所有近期會穿著的T恤及上衣懸掛起來,一開始遭到了我的拒絕。珍貴的主臥衣柜空間,我要留給我的各種連衣裙的啊,T恤根本不值得用一個衣架去掛。
整理師的觀點是,衣物被懸掛起來,才是最省空間的,他們眼中合理的衣柜,應該是你站在衣柜前,就能選到自己要穿著的衣物,而不是翻箱倒柜。疊放的整齊,是無意義的。懸掛后,衣柜的下方空間有空余,可以放置其他物品,與上面的衣服互不影響。
▲整理之后,整理師會給到一份詳細的報告,
其中也包括每個收納空間的分割。
經(jīng)過整理,原本擁擠的儲物空間變得充裕,整理之后,她們也給到了我專業(yè)的收納知識、給每個獨立的收納空間打上標簽,并且建議了如何購置收納物品。
▲在客戶習慣分區(qū)前,
整理師會給每個獨立空間貼上標簽。
5
我為什么需要整理師
我們家在過去的五年期間,都有住家阿姨。孩子大了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保潔和收拾,花了時間和金錢下去,家中卻長期呈現(xiàn)一種整潔的混亂,表面上看上去整整齊齊,一塵不染,其實是無序的、無效的整潔,生活起來并不舒適。
家庭矛盾的起因,經(jīng)常是因為找不到一雙襪子,衣服被衣架掛壞了,或是東西出現(xiàn)在不應該出現(xiàn)的區(qū)域,然后延伸到各自對家庭的付出不夠多,溝通有問題等等問題。女兒也經(jīng)常因此敏感得覺察到,有次我和爸爸因為找不到某件物品吵架,五歲的她馬上開始收拾起自己的玩具,好像可以分擔些什么。
▲通過整理發(fā)現(xiàn)我大部分衣物都是黑白色。
再早幾年,我寧可花這個錢再買幾件裙子,也不會花在整理收納上。但隨著各自工作越來越忙,孩子長大,這種混亂帶來的不方便,越來越明顯。外在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很讓人焦慮了,如果回家面對的不是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只會加重這種焦慮。
▲這次整理后,
在二手店寄賣了很多不用的包
家中的很多空間設置,從搬家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如此,接下來的五年,全家思維定勢,也不會想到去改變。
一年前,我在疫情最嚴重的時間過去后,就有請專業(yè)的整理師來家中收納的想法,但用著住家阿姨,也買了一堆收納用品的自己,總覺得自己能搞定。事實上,一年很快過去,家中沒有任何改變。我非常明確,這是一件我和住家阿姨,永遠完不成的事。
必須花錢,必須請專業(yè)人士。
整理師的出現(xiàn),打破了一種習以為常,在一天內(nèi),迅速將我們從混亂中拯救了出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收納體系。這是一個復雜、煎熬的過程,即使有四位整理師的幫助,對我來說也是非常耗費精力的。
▲整理出一百多雙襪子,
直到上門的前一天我還在買襪子。
▲對煥然一新的衣帽間進行統(tǒng)計、報告。
▲日式豎式收納衣物的方式,
才是最大限度的拿取方便。
整理后的衣帽間、結(jié)合衣柜、斗柜等,是一條完整的動線設計,符合我們?nèi)粘4┲晳T。一大早趕時間上班,再也不用爬上爬下,蹲下站起得找衣物。
一種舒適感,是我第二天起床后的感覺。我與衣物、空間的關(guān)系,在經(jīng)過規(guī)劃之后變得更合理,與其說整潔了家居環(huán)境,不如說是找回了生活的秩序。
收納工具分享:
▲收納過季衣物的布藝收納,
相比塑料的盒子更柔軟輕便。
▲可以自己折疊的紙盒,
用于收納襪子、內(nèi)褲等。
6
整理中的故事
漫長的收拾過程,和整理師聊天,聊她們經(jīng)歷過的印象深刻的客人。蕓蕓說,她接的第一單生意,客人在整理完后直接辦了離婚手續(xù)。
妻子想請整理師,丈夫不同意,最后整理師們上門后發(fā)現(xiàn)家中的物品比例是9:1,妻子9成,丈夫1成,兩個人不像生活在一起,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互相不了解對方的物品和生活習慣,就像合租。雜亂的房間里,他們甚至沒有共同使用的任何物品,連廚房的用品都是分開的。整理結(jié)束后幾個月回訪,女主人表示兩個人已經(jīng)分開了,不想再過將就的婚姻生活。
有分開的,當然更多的是通過整理和收納,開啟了更好的家庭生活的。
面對被整理一新的家,原本已經(jīng)決定分開的夫妻,愿意再坐下來溝通,梳理彼此的生活與關(guān)系……斷舍離后對消費觀的改變,整理后對生活秩序的調(diào)節(jié),都會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品質(zhì)與觀念。
而許多客人的囤物癖,則來自情感上的缺失。有瘋狂愛買四件套,家中有30多套四件套的;也有在10萬每平米的空間內(nèi),瘋狂囤紙板箱的;有留著孩子從小到大上千件手工繪畫作品的……這幾位客人在經(jīng)過整理師的專業(yè)指導后,都選擇了放下這些。當然,也有留著逝去老伴衣物,不愿放手的獨居老人……
▲整理師走后,我自己收拾前后的護膚品區(qū)域
▲圖中所有護膚化妝品都已過期,全部扔完。
于我而言,這場經(jīng)歷十小時,精疲力盡的整理剛過去一周。
這一周的每一天,我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維持衣物的有序放置,順便和家人一起收拾完了兩個洗手間及書房。很多人會說,也就整齊幾天,過段時間就又要亂了,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都在努力維持著,包括五歲的女兒,我們希望這最終會成為一個習慣。享受過整潔的好處,是受不了混亂的。
而每天早晨看著衣櫥里懸掛整齊的各類衣物,隨便拿取一件,都是合適穿著的,心情真的會愉悅許多。在舍棄與規(guī)整間,我們漸漸找到了一種缺失已久的生活的秩序,這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把控~
轉(zhuǎn)載自:夏天的陳小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