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書單Q&A

2019-6-17 15:41 原創(chuàng)

有了書單(見→→啟蒙一年,我們讀了這些英文書),剩下的就是執(zhí)行了。

很多媽媽看了長長的書單,除了買買買以外,隨之而來的是老母親的天然焦慮:怎么知道娃有沒有聽懂?一本書要讀幾遍才算掌握了?需要孩子跟讀一遍嗎?需要每天抽出專門時間學英語嗎?什么時候開始學字母和拼讀?我家娃只會蹦單詞怎么辦?等等等等。

天啊,看著這些問題,我也開始焦慮了。

不要慌。這個時候,不妨用哲學終極三問來回顧初心:

我是誰?

我從哪里來?

我到哪里去?

呃,好像扯遠了。那么換三個問題吧:

我的娃幾歲了?

我希望他在這個年紀達到什么英語水平?

我給他英語啟蒙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我先來回答:

我的娃快三歲了。

我希望他在三歲時至少能對英文不反感,能聽懂和說簡單的英文,單詞句子我都接受,而對于文盲狀態(tài)我還可以接受很長時間。

英語啟蒙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他未來可以順暢地適用英文這門工具,和漢語一樣,讀自己想讀的書,看自己想看的電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世界。

再來與現(xiàn)實對照一下:

我的娃現(xiàn)在還不認識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更別說單詞了,但是他完全不反感英文,中英文之間切換自如,日常對話中基本會說句子,有時候還很長,但語法不能細究,復數(shù)、第三人稱等全靠直覺,搞混是常態(tài),喜歡讀書,讀了很多書,讀書時英文中文不加區(qū)分。

對照后,是不是覺得老母親超額完成了任務?焦慮的心情瞬間平復了。建議你也這樣試一下,會發(fā)現(xiàn)小娃的進步和潛力遠遠比你日常關注到的大。

回顧完初心,再回到上面的那些問題。說實話這些問題我也沒有標準答案,有一些方面自我感覺做的也不夠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只要堅定了自己的初心,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發(fā)現(xiàn)最符合自己內心的答案。下面就講講我自己的感受。

Q:娃聽懂了嗎?一本書要讀幾遍才知道孩子掌握沒有?

A:什么叫掌握呢?首先建議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家長自己給“掌握”定一個標準。如果是讀幼兒園快上小學或者學齡后的孩子,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已經(jīng)有了初步發(fā)展,那么可以通過類似RAZ等材料后面的問題來考一考孩子有沒有掌握,也可以通過精讀、思維導圖、單詞詳細釋義等多種手段來和孩子一起學英文,更類似學科學習。而對小小娃,掌握的界限完全可以放寬一些,閱讀過程中時不時的互動啊,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問一兩個問題啊,都可以很好的判斷孩子聽懂沒有。具體案例見→→娃啊,你聽懂了嗎?我也經(jīng)常在讀書互動中發(fā)現(xiàn)有時候小孩子的理解力真的是一言難盡,讓人啼笑皆非,但是更多是由于年齡限制和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造成的,而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障礙。所以,給小小孩啟蒙的父母,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大可不必太糾結。讀幾遍當然最主要取決于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明明沒有興趣了還反復強迫讀。

   

Q:需要孩子跟讀嗎?

A:還是和上面問題一樣,孩子想跟讀就跟讀,不想跟讀就不跟讀。講中文故事不要求跟讀,為什么偏偏講英文故事就一定要跟著讀呢?不跟讀就一定代表孩子不會嗎?跟讀了就一定代表會了嗎?我看都未必。當然對大一點的孩子也許初期跟讀是快速提高的捷徑。小小孩嘛,真的佛系一點也許效果更好,既符合語言習得中“聽說讀寫”的順序,也弱化了“學習”的概念。

   

Q:需要每天抽出專門的時間學習英語嗎?

A:取決于對“學習”的定義是什么。大孩子我想有必要,畢竟寫作、閱讀理解都是需要專門訓練的,但是學齡前或者說文盲期的孩子,我覺得更好的做法反而是弱化學習的概念。對這么小的孩子來說,每一天的生活都既是游戲,也是工作,更是學習啊!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海綿,孜孜不倦地從周圍環(huán)境中吸收一切營養(yǎng),這么強的自我驅動型學習永動機,還要特意強調學習干嘛?同理,既然學習都不強調了,更不需要強調英文學習了。讀英文繪本的目的不是學習英文,而是為了講有趣的故事??!和讀中文繪本的目的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家,讀書時英文中文書都是混在一起的,想聽哪本講哪本。我覺得這樣的效果反而更好。

   

Q:什么時候開始學習字母和拼讀?

A:這里引用一個權威的數(shù)據(jù),蓋兆泉老師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一書中提到,孩子達到3000聽力詞匯量的時候,可以開始學習自然拼讀。自然拼讀其實就是一個代碼轉化和解碼的過程,看見不認識的單詞——通過自然拼讀把讀音拼了出來——嗯,好像這個詞在哪里聽過——大腦搜索現(xiàn)有的聽力詞匯庫——啊,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沒有足夠聽力詞匯量支撐的自然拼讀就是空中樓閣,即使把讀音拼出來了,沒有對應的聽力詞匯量,單詞的意思依然無從知曉。字母個人覺得可早可晚,孩子大一點學起來會更快,小時候的時間可以更多地留給需要大量時間積累的聽故事等(好吧,我就是懶,幻想著娃有一天能自學成材)。

   

Q:娃什么時候才能從蹦單詞到講句子?

A: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整句輸入,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了。整句輸入個人認為很重要,我家娃沒有經(jīng)歷過蹦單詞的階段,最初的輸出基本都是整句,我想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整體輸入,自然也就整體輸出了。

   

最后,希望我們都不忘初心,享受當下和孩子的親密時光。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牽只蝸牛散步去。


回應2 舉報
收藏
6年前
受教了,關鍵還說不要焦慮,按照自己訂的計劃來,堅持下去自然會有收獲
6年前
MM糖 受教了,關鍵還說不要焦慮,按照自己訂的計劃來,堅持下去自然會有收獲
嗯,小朋友還小,時間夠了自然就會看到效果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養(yǎng)娃有意思
養(yǎng)娃有意思
2016
作者熱門日志
啟蒙一年,我們讀了這些英文書  贊40 · 收藏447 · 評論7
一套小書,兩種啟蒙  贊23 · 收藏139 · 評論14
游戲力讀書筆記  贊22 · 收藏85 · 評論9
英語啟蒙半年記(上)  贊20 · 收藏71 · 評論11
英語啟蒙半年記(下)  贊7 · 收藏50 · 評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