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娃在博物館與講解老師頻繁互動時,常有家長會問我:你們小朋友怎么知道這么多?問題的答案就是因為旅行和閱讀。
記得娃一歲左右,每當(dāng)我給他拿書讀,他都會不耐煩。趁我不注意,把書塞在沙發(fā)或床底下。我也不急不惱,只要他有空,就給他讀幾頁書,來回拉鋸了一年多。從此,小朋友開始接受有書的日子。
慢慢地,讀書成了一種享受。面對不同的書,我們采用了不同的閱讀方式。
一、精讀
比如紅樓,雖然普遍認為不太適合小學(xué)男生讀,但是我們卻會研究一些極好的段落: 比如香菱斗草與學(xué)詩、比如眾人放風(fēng)箏……再比如聽劉姥姥講“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 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姑娘們的表情動作, 把人物性格刻畫絕了;再比如寫螃蟹宴里女兒們寫詩前的神態(tài), 那一句“迎春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 一個老實木訥的迎春躍然紙上……這些段落, 都是值得細細欣賞和揣摩的。
記得去上海青浦大觀園時有上戲的學(xué)生扮演紅樓人物, 找到她們并回答出她們的問題就可以敲章, 以對詩居多, 還有抓石子等.在“楊妃戲彩蝶”的滴翠亭“襲人”連問了三個問題: 寶玉的父親是誰? 他是賈母的第幾個孩子? 王熙鳳的丈夫是誰? 娃對答如流. 對方說: 恭喜你, 你已經(jīng)超過90%的人了!……在大觀園蓋了13個章, 換獅獅如意筆. 有一堆黑色+一支紅色的, 娃選了一支紅色的. 我問他為啥, 他說: 黑色有點沉默, 像大嫂子李紈一樣。
再比如精讀奇想國童書《那一年, 葉子沒有落下來》:
奇想文庫: 那一年, 葉子沒有落下來1968人有 · 評價860 · 書評8(意)葆拉·馬斯特羅科拉 著繪;婁翼俊 譯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 2018-10
那一年, 發(fā)生了一樁怪事——樹上的葉子沒有落下來.
(開頭扣人心弦, 樁作為量詞形容怪事)擱 (擱與掛相比更隨意)在瀝干架上的盤子滑落下來, 掛在晾衣架上的手帕飄落下來, 老爺爺?shù)念^發(fā)、鱷魚的眼淚, 還有八月夜空里的流星, 紛紛掉落下來. 可樹葉卻成了例外.
(如果是你, 會怎么寫? 注意這些動詞. 另外, 前面兩句是先寫一個盤子、一個手帕, 后面不再寫一個了, 一口氣寫了三個. 以此與樹葉成反比. 如何仿寫? 比如今年疫情期間, 最有趣的事就是——
娃接著寫: 烏鶇和喜鵲在不停地打架. 菜粉蝶和玉帶鳳蝶和睦相處, 鵲鴝和白頭鵯也是, 白鷺和夜鷺沒什么爭吵. 只有烏鶇和喜鵲是個例外, 他們整天干仗. )……
二、帶著自己的觀點去讀
如讀分級閱讀RAZ,他會觀察到獵豹和旗魚用英里/時和千米/時作單位時,其數(shù)值差不變(70-68=112-110),然后希望對此做出解釋,并認識四舍五入和函數(shù)等概念。
有一次跟娃聊起武則天給李治的情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蓖拚f:武則天肯定是紅綠色盲,然后打開RAZ W里的 Color Blindness,說媽媽你看這張圖,在紅綠色盲眼里的不就是“看朱成碧”嗎?
三、結(jié)合實際去讀
讀完《神奇的貨幣》這本書,我們專門去上海博物館貨幣館去看楚國的金版、王莽的“一刀平五千”、宋徽宗的“大觀通寶”等。娃還就此做了一張貨幣小報,忙得不亦樂乎。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 神奇的貨幣33人有 · 評價4后曉榮 主編; 胡淼 編著中國紡織出版社 / 2019-11
有一段時間,我們讀詩讀得很細。比如娃默寫杜牧的《泊秦淮》, 問我: 媽媽, 不是古詩中盡量不要出現(xiàn)重復(fù)字嗎? 可是“煙籠寒水月籠沙”里有兩個“籠”字啊?
老母親理由: 一、 黛玉在教香菱寫詩的時候, 曾經(jīng)鄭重交代: “第一立意要緊. 若果意趣真了, 連詞句不用修飾了, 自是好的, 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二、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有兩“不”字. 唐大中十二年(858 年), 舉行進士考試, 唐宣宗問考官李藩: “省試詩如有重復(fù)的字能被錄取嗎? ”
李藩答道: “昔年錢起《湘靈鼓瑟》就有重復(fù)的字, 偶然也可破例吧. ”大中十二年離錢起考試的天寶十載, 已經(jīng)過去百年, 而這首詩的影響仍在.
再比如學(xué)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給他介紹“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這句無理而妙, 娃又補了個例子: 秦觀的“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
還說“蕪”字曾在哪首詩里見過, 我舉的例是“平蕪近處是春山”, 娃舉的例是“河畔青蕪堤上柳”.
有時候,我們會玩飛花令等,看誰的詩詞儲備豐富。記得有一次,我跟娃都感冒了,咳到懷疑人生。于是與娃一起改詩: 老母親“相咳無言, 唯有淚千行”“相咳兩不厭, 唯有娘兒倆”“人生幾咳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娃接“醉酒當(dāng)咳, 人生幾何”“人生得意須盡歡, 卻以咳嗽空度月”“咳嗽與噴嚏齊飛, 口水共淚水一色”……娃又接: 一會兒, 你方咳罷我登場, 一會兒大家一起唱雙簧……
讀完書,有時候我也會出題。比如讀完《這樣好讀的歷史——三國爭霸》,我的測試卷是這樣的:
(1) 袁紹給何進出計把宮里的宦官一網(wǎng)打盡, 說“我們可以征召天下四方的猛將進京來威脅太后, 那時候就不怕太后不答應(yīng)”. 主簿陳琳反對, 說: 這種行為就像上陣殺敵時,
把武器倒著拿, 把柄部交給敵人. 這是哪個成語的來歷?
A.舉棋不定B.授人以柄 C.先發(fā)制人D.首屈一指
(2) 董卓還未進入洛陽, 洛陽城里一陣大亂, 宦官、外戚殺得兩敗俱傷, 董卓——, 成了最大的贏家.
A.漁翁得利 B.倒行逆施
C.得勝回城D.排斥異己
(3) 《晉書》記載: 侍中和散騎常侍是當(dāng)時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官員, 他們雖然是文臣, 但被特許戴上武冠. 為了區(qū)別于武將, 他們冠上要“加金珰, 附蟬為飾, 插以貂毛, 黃金為竿”. 也就是說“貂蟬”是金竿貂尾和蟬紋金珰兩件飾品的合稱.
西晉時候, 司馬倫每次朝會, 戴著“貂蟬”飾冠的黨羽坐滿了席位, 以至于貂毛不夠用, 就狗尾巴代替. 這就是成語——的來歷.
A.閉月羞花 B.狗尾續(xù)貂
C.蟬紋金珰D.文臣武將
(4) 韓馥把冀州拱手讓給袁紹. 袁紹不費吹灰之力勢力大大增強, 在軍閥混戰(zhàn)中可謂——.
A.四世三公B.惶恐不安C. 人才輩出 D.鶴立雞群
(5) 曹操讓出身潁川的大書法家——鎮(zhèn)守關(guān)西, 他被稱為“楷書之祖”.
A.顏真卿 B.柳公權(quán)C.鐘繇 D.張旭……
娃倒是很喜歡做這些題,可能是能幫助他梳理書里的細節(jié)吧。
有些書,顏值高到讓人嘆為觀止。比如一度最愛的繪本《迷戲》、再比如星球研究所的《少年中國地理》。
迷戲464人有 · 評價248 · 書評6姚紅 著;蒲蒲蘭 編;姚紅 繪譯林出版社 / 2010-12
少年中國地理1: 大地脊梁227人有 · 評價81星球研究所 著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 2023-01
前者曾獲得豐子愷圖畫書獎,文字雖然簡單,但繪畫是感受歷史厚重的最好方式。連客房里的對聯(lián)也是我們所喜歡的“別有逸趣只檻外栽花樓頭宴客,還宜小坐任風(fēng)前吹笛雨后看山”……
后者引用一下親近母語創(chuàng)始人徐冬梅的推薦語:這是一套中國大地的史詩。閱讀這套書,讓中國山河不再是無情山水,而且孕育了中華文明的有情天地;讓少年們眼里有山河,胸中有丘壑。讀這樣的書,無疑是快意的。
讀的多了,輸出是自然的事。比如他去蘇州江村游學(xué),回來后游記這樣寫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的這句詩雖然說的是成都西郊, 但用來描述蘇州開弦弓村(又名江村)也恰如其分。
在江村, 可以夜觀昆蟲。 在這兒, 你可以找到很多有意思的昆蟲,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步甲。
步甲是一種很酷的昆蟲, 它們的防御技能非常特別。 當(dāng)步甲遇到危險時, 它會將身體內(nèi)的兩種物質(zhì)進行混合, 然后噴出具有強腐蝕性的高溫氣體, 能灼傷一個人, 而且還會留下一個討厭的大黑斑。 所以不要亂碰甲蟲, 不然可能會惹惱到這些家伙哦。
在江村, 還可以找到一些很有意思的鱗翅目昆蟲。 這些蝴蝶和蛾子多種多樣。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鳳蝶家族。 鳳蝶體型較大, 鱗片也非常漂亮, 很適合做標(biāo)本。 有意思的是它們中的一種——玉帶鳳蝶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成的蝴蝶哦!
在江村, 還可以觀鳥。 這里的鳥類品種繁多, 有整天叫著苦啊苦啊的白胸苦厄鳥、有神氣地在空中盤旋、隨時準(zhǔn)備俯沖抓住獵物的紅隼、有喜歡吃肉串的棕背伯勞、還有飛行技術(shù)高超的家燕和金腰燕, 它們非常大膽, 可以斜著從空中掠過地面……
有趣的江村有有意思的昆蟲、漂亮的蝴蝶, 還有詩句里的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哦……
即將小升初,我們依然選擇把腳步放緩,去讀書、去旅行,因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