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群媽媽,坐標國內。從女兒群群3個月起開始OPOL雙語養(yǎng)育。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雙語養(yǎng)育修煉筆記(bilingualqunqun),這里只有我在實際養(yǎng)育過程中積累的真實感悟、方法、資源、反思以及為了更好踐行雙語養(yǎng)育積累的語言筆記。在獨自修煉的同時,也希望可以幫到你。
群群14個月了,借此機會梳理一下這個小小娃的雙語發(fā)展情況。欲了解群群語言發(fā)展,請直接跳至第三部分。
群群已經滿14個月啦,過去的一個月里,包括語言在內的各種進步非常大,非常欣慰!比如第一次睡整覺(可惜只有一次,淚目),正式會走路并穩(wěn)穩(wěn)走上兩厘米高的墊子,第一次自己爬上滑梯并滑下來等等,值!得!紀!念!也正是在這個月,我深深切切地感受到她已不再是小嬰兒,而是一個擁有各種技能,擁有自己主見的小人兒啦~
(一)群群的雙語環(huán)境
因對雙語養(yǎng)育感興趣,我(媽媽)利用做碩士畢業(yè)論文的機會研究了相關理論并深入跟蹤了一個實際案例(兩歲兩個月美國男孩在北京由母語為英語、二外為漢語的家長進行雙語養(yǎng)育)。雙語養(yǎng)育的理論很多,在對群群的實際養(yǎng)育過程中,我和群群爸爸一致選擇了較為嚴格的OPOL(One Parent One Language),即一個家長只說英語,一個家長只說漢語,不主張同一人混用漢語和英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跟群群講英語,爸爸、爺爺、奶奶跟群群講上海話,我和除群群以外的家庭成員講普通話。全家目前生活在北京,家庭以外為全普通話環(huán)境。
我和群群爸爸平時上班(產假七個月后全職上班),群群大部分時間跟爺爺奶奶在一起,周末兩天以爸爸媽媽陪伴為主。對群群來說,上海話輸入最多,其次是英語,普通話最少。按出生第一年計算,上海話、英語和普通話輸入比例大致為6:3:1。但從群群九個月到一歲認知能力飛速提高的三個月中,上海話、英語和普通話的輸入比例大致是70:26:1。
(1)上海話輸入情況
同第13個月(詳情請見OPOL雙語養(yǎng)育寶寶:13個月雙語發(fā)展小結)。占據(jù)絕對輸入地位,每周輸入大約在67小時左右(“輸入”指的是陪伴時間,并非純語言交流時間,下同)。
(2)英語輸入情況
群群依舊每天早晨5點多起床,這個月我明顯吃不消了,有些早晨我是真的起不來…平均下來,工作日每天能保證一個小時英語對話輸入。周末依舊是我和群群爸爸主力帶娃,北京真正的好時節(jié)就是這夏末初秋的黃金20天,帶群群去公園接觸大自然~周末兩天平均每天英語輸入6小時。雙語早教班堅持每周一次,每次45分鐘。因此,本月平均每周英文輸入時間約為17小時。
中英輸入比大約為4:1。
(3)普通話輸入情況
同第13個月。在家里,群群聽我和其他人說普通話的機會很少,外出時跟其他人交流不多,普通話輸入極其有限。普通話輸入遵循順其自然原則,未人為增加或減少輸入。
(二)父母的語言水平
全家皆為漢語母語人士,均生活在國內。爺爺、奶奶和爸爸以上海話為母語,媽媽英語為高級應用水平,大學就讀英語專業(yè)。
(三)群群的雙語發(fā)展(聽力)
(1)上海話聽力
與單語兒童正常水平無異,基本日常生活交流無障礙,比如問他吃不吃面包,有時會說“包包”,有時會指面包等等。
(2)英文聽力
英文聽力詞匯250+。
名詞:block, ball, ping pong ball, cookie jar, jar, book, shuttlecock, nut, cabinet,clock, tunnel, slide, hole, mailbox, door, window, drawer, cup, bowl, lid, bottle, box, bed, sofa, pillow, blanket, tickle, mat, happy face, baby, floor number, one, eleven, stairs, circle, finger puppet, rod, bead, trash can, glasses, fan, air conditioner, remote control, floor, TV, milk, wipes, toilet paper, plastic bag, backpack, tissue, soap, garden, flower, tree, grass, bench, peg, dinner, dinner table, light, tea table, diaper, handkerchief, cellphone, pen, play yard, car, car seat, screen, radio, music, home, gym class, bubble, chair,high chair, stroller, bar, strap, shirt, pants, hair, hair tie, hat, tongue, finger, hair, arm, hand, leg, toes, head, shoulder, knees, ears, nose, mouth, sleepy time, bee, bear, dinosaur, doggie, bunny, duck, elephant, owl, mouse, hedgehog, lion, deer, shark, turtle, fish, pony, monkey, cat, shark, frog, apple, banana, peach, watermelon, shopping cart, brick, sand等。
動詞:give me five, kick, pull, push, flutter(wings), rock, shake, nod, throw,climb, clap, kiss, take, hold, stop, rub, stroke, pat, toss, pick up, wash, rinse, turn, swing around, open, close, move, go, show, knock, peep, peek,peek-a-boo, see, look(around), switch, eat, drink, have, sit, sleep, say,cuddle, get on, get down, come, dance, walk, hop, cover (up), find, chew, fly, click, give, wave, pound, bang等。
介詞:up, down, in, out, around, through, on, off等。
其他:baba, mama, where, yellow, red, orange, green, blue, no, more, high, bye bye等。
有些詞一直不確定她懂不懂,比如face,每次跟她說show me your face之類基本沒反應。8月21日,我突發(fā)奇想跟群群說Will you pat daddy's face? 結果群群毫不猶豫地挪到他爸爸身邊PIA的一下小手砸在爸爸臉上,哈哈。
又比如唱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時她從不跟做動作,但是哄睡時我對她說please res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她會乖乖照做??磥磔斎攵嗔俗匀粫?。
Peep也是,有次爸爸跟群群念Good Night Owl繪本,里面有一句The Robin Peeped,群群聽到后做了一個遮眼睛的動作,我才意識到peep還有peek的意思,看來平時兒歌沒白唱呀。
一些輸入量很少的詞由于情境性很強,她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比如她近來愛挖媽媽的鼻孔,有時也挖自己的,我大聲跟她說stop picking your nose!她能停止挖鼻孔(然后繼續(xù),汗),不過不排除是聽到stop才不挖的哈哈。
有些比較熟悉句子如果連在一起她也能聽懂,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please turn around, pick up your dirty diaper, and walk with me to the trash can。
但是也有些詞到現(xiàn)在也沒反應,比如對who的理解還不到位,每次問who is daddy之類的問題她就很少回應,問who is qunqun偶爾能拍打自己胸脯,但非常有限。對where的意思已經掌握得很純熟了,用who交流沒反應時再用where問一遍基本會給出反應。也許下個月就有驚喜啦。
(3)普通話聽力
感覺基本為零。在游樂場或電梯遇到生人難免會有交流,能感覺到她完全聽不懂,但會饒有興趣地看著對方(從出生就非常喜歡盯著人看)。倒是別的小朋友看到我跟群群講英語會表現(xiàn)得很驚訝,有個小男孩忍不住問我,阿姨你說的是什么呀?黑線…難道我說的印度英語么…淚目。
四、群群的雙語發(fā)展(口語)
這個月主動說話的意愿進一步加強,主要體現(xiàn)在:
(1)主動模仿大人說話,本月主要“跟讀”詞句如下:
英文:no(喜歡重復兩遍說no,no),cuddle(發(fā)音類似“阿斗”),stop(發(fā)音類似“多多”),nut(發(fā)音類似“nana”),baby(發(fā)音為“杯北”), go(發(fā)音標準,每次下車我說go她都會說go go go),window(發(fā)音類似“因藕”,主要模仿聲調),glasses(發(fā)音類似“嘎嘎”)等等。
中文(上海話):楊桃(發(fā)音類似“島”),剪刀(發(fā)音類似“叨叨”)等。
(2)主動說話
最為主動說的詞包括“抱抱”、“貓貓”、stop等。
8月21日,群群第一次說出完整的句子“爸爸抱抱”,但說整句完全看小主心情。要求大人抱的時候會主動、清晰地說“抱抱”,跟媽媽(英文輸入來源)也說“抱抱”。這個月開始,很明顯一不高興就大聲叫“約約約”,特別搞笑!Stop雖然發(fā)音不準,但每次抱她swing around后都會說stop(發(fā)音類似“斗”或“多”),屢試不爽?!柏堌垺钡暮x很廣,包括馬、襪子、貓頭鷹,甚至猴子等。
(五)上月計劃完成情況
開始繪本共讀是首要之急,沒想到群群爸爸早已讓群群愛上了讀書,只是沒告訴我!爸爸講書很有耐心,有時我看群群已經在一邊自顧自地玩開了,爸爸卻不以為意,仍舊不緊不慢地繼續(xù)講著,有時群群會再折回來聽書,這一點我真的要向娃爸學習呀!
既然群群已經喜歡看書了,我也就如釋重負了,趁熱打鐵讀點英文繪本給她,目前進展正常,如何將讀繪本讀好,將繪本中的語言緊密聯(lián)系到生活里,順便擴充英語詞匯量是下一步的重點。
關于重新梳理兒歌,將兒歌融入日常對話場景這一點,本月做得還行,能有意識地將學到的兒歌恰當?shù)倪\用到生活中去,比如群群穿了件紅色的shirt,我就會唱Qunqun’s wearing a red shirt, red shirt, red shirt…all day long,然后將爸爸媽媽的衣著也唱一遍。還有Skidamarink這首歌,沒事就唱,告訴群群how much I love her!
(六)下月計劃
(1)繼續(xù)整理兒歌、共讀繪本,并運用到生活中去,日常生活交流注意多用兒歌和繪本里的句型和詞匯。
(2)啟用更多句型:一方面多多活用兒歌和繪本里的句型,一方面督促自己填補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語言空白,輸入更多常見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