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群媽媽,坐標國內(nèi)。從女兒群群3個月起開始OPOL雙語養(yǎng)育。歡迎關(guān)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雙語養(yǎng)育修煉筆記(bilingualqunqun),這里只有我在實際養(yǎng)育過程中積累的真實感悟、方法、資源、反思以及為了更好踐行雙語養(yǎng)育積累的語言筆記。在獨自修煉的同時,也希望可以幫到你。
用“靜待花開”來形容撫育小朋友十分貼切,前面還需增加四字:悉心栽培。只要家長按照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持之以恒地照料養(yǎng)育,鮮花盛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群群15個月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群群就快滿16個月了。借此機會梳理一下這個小小娃的雙語發(fā)展情況。欲了解群群語言發(fā)展,請直接跳至第三部分。
這個月讓大家驚喜連連!比如睡整覺次數(shù)明顯增多;能左右開弓地把積木搭到四層;找東西能力很強(玩hide-and-seek時在hints的指引下很快能找到大人,積木之類的小玩意也找很快);對細節(jié)敏感,書上的一只小蝴蝶小瓢蟲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女孩兒愛美的天性開始顯現(xiàn)(比如鐘愛頭飾和照鏡子)等等。就在昨天,群群居然還成功指認數(shù)字0到10,第一次不用抱睡,在媽媽身邊乖地躺著,拍著拍著,聽媽媽絮絮叨叨白天發(fā)生的事情安然入睡。
(一)群群的雙語環(huán)境
因?qū)﹄p語養(yǎng)育感興趣,我(媽媽)利用做碩士畢業(yè)論文的機會研究了相關(guān)理論并深入跟蹤了一個實際案例(兩歲兩個月美國男孩在北京由母語為英語、二外為漢語的家長進行雙語養(yǎng)育)。雙語養(yǎng)育的理論很多,在對群群的實際養(yǎng)育過程中,我和群群爸爸一致選擇了較為嚴格的OPOL(One Parent One Language),即一個家長只說英語,一個家長只說漢語,不主張同一人混用漢語和英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跟群群講英語,爸爸、爺爺、奶奶跟群群講上海話,我和除群群以外的家庭成員講普通話。全家目前生活在北京,家庭以外為全普通話環(huán)境。
我和群群爸爸平時上班(產(chǎn)假七個月后全職上班),群群大部分時間跟爺爺奶奶在一起,周末兩天以爸爸媽媽陪伴為主。對群群來說,上海話輸入最多,其次是英語,普通話最少。按出生第一年計算,上海話、英語和普通話輸入比例大致為6:3:1。但從群群九個月到一歲認知能力飛速提高的三個月中,上海話、英語和普通話的輸入比例大致是70:26:1。
(1) 上海話輸入情況
同第14個月。上海話占據(jù)絕對輸入地位,每周約70小時左右(“輸入”指的是陪伴時間,并非純語言交流時間,下同。在陪伴時間我會注意讓自己多說一些)。
(2) 英文輸入情況
變化較大。北京進入深秋,群群終于沒那么早起床了,但入睡時間還是一樣,這直接導(dǎo)致工作日的早晨我?guī)缀鯖]機會跟她說英文,而晚上回來也只有寥寥半小時的互動時間,還要跟說上海話的爸爸分攤。因此,工作日英語輸入最多按每天45分鐘計算。
周末依舊是我和群群爸爸主力帶娃,堅持帶她到戶外接觸大自然或者走親訪友(意味著普通話輸入少量增加),多多接觸社會。周末兩天平均每天英語輸入6小時。
從本月開始不定期給群群看Peppa Pig,一天最多三集,每集5分鐘。因此,本月平均每周英文輸入時間約為16小時。中英輸入比約為4.3:1。
(3) 普通話輸入情況
基本同第14個月。由于對群群實行的是OPOL雙語養(yǎng)育法,因此家中普通話輸入極少,即使加上走親訪友時的普通話輸入,估計一周也不到一小時。普通話輸入遵循順其自然原則,未人為增加或減少輸入。
(二)父母的語言水平
全家皆為漢語母語人士,均生活在國內(nèi)。爺爺、奶奶和爸爸以上海話為母語,媽媽英語為高級應(yīng)用水平,大學就讀英語專業(yè)。
(三)群群的雙語發(fā)展(聽力)
從第15個月開始,由于群群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大大增強,可溝通性也隨之提高,每天重復(fù)的日?;顒咏涣鳠o礙,上海話和英文均能溝通。具體體現(xiàn)在聽力和口語兩方面,如下:
(1)上海話聽力
與單語兒童正常水平無異,基本日常生活交流無障礙。國慶期間第一次去上海,第一次與爺爺、奶奶和爸爸以外的上海話使用者溝通,交流基本沒問題,適應(yīng)得不錯。
(2)英文聽力
之前比較懵懂的詞句本月已經(jīng)能明白,比如who相關(guān)的問題。下班回家我問群群Who’s back home/who’s coming back/who’s back from work?她會回答mama。繼續(xù)問who else, 她看到一起進門的爸爸說baba/dada。
對于部分意義相近的詞開始懂得和分辨區(qū)別,比如hood(連帽衫上的帽子)很少跟hat/cap(普通帽子)混淆。不過,雖然這倆在中文都是帽子的意思,但是群群的認知里估計從一開始就是兩種東西,所以不混淆是正常的。
有些詞句本來使用頻率很低,但由于群群記憶力增強或情境關(guān)聯(lián)度高,也會出現(xiàn)秒懂的情況。例如:
(1)新買了形狀認知玩具,里面有她從未接觸過的五邊形(pentagon),說過幾次后她便記住了,隔幾天再玩能準確從一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里找出五邊形。相關(guān)文章:雙語陪玩:形狀分類盒(費雪曲奇罐)
(2)新買了帶mittens的棉衣,此前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使用過這個詞(只有Good Night Moon這本很久以前讀過的繪本里出現(xiàn)過,可能還是留下了印象)。周末出門遇到降溫,我對她說please put your hands into the mittens她能照做。新買的Headband(發(fā)帶)和radio-shaped music player同理。相關(guān)文章:識物的學問:來自雙語娃的啟發(fā)
(3)她在路上玩樹葉不肯走,聽到我說let’s get moving(之前都用time to go或者we must leave now而很少用move)會繼續(xù)往前走。
(4)搭積木不順利而失去耐心,我對她說Try to be more patient, you can do this。她聽到后會繼續(xù)回到搭積木的活動之中。這發(fā)生在近第16個月的時候。相關(guān)文章:雙語陪玩:玩積木
(5)聽到大人說It’s time to watch Peppa Pig會主動走到沙發(fā)前準備看電視。相關(guān)文章:詞匯量2000也能雙語養(yǎng)育:高效掌握Peppa Pig語言
(6)用手機玩自拍時我說tap the triangle icon to stop the video她能照做。
(3)普通話聽力
同第14個月,感覺基本為零,因此和說普通話的朋友見面很…尷…尬…在這種場景下我盡量用普通話跟她交流,她的反應(yīng)要么無感,要么會不解地看著我,仿佛在說“媽媽,我不是很懂你誒,你還是別說了吧”。對于朋友來說,爸爸的上海話比我的英語更難懂!好在朋友們都理解群群的情況,謝謝你們的寬宏大量!
(四)群群的雙語發(fā)展(口語)
本月主動說話意愿大幅增強,主要體現(xiàn)在:
(1) 主動說話
本月開始主動說話,包括開始連續(xù)說單詞(“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自言自語次數(shù)增多,具體表現(xiàn)包括:
連續(xù)說兩個單詞:爸爸/dada、媽媽/mama一組,爺爺、奶奶一組。還會說“爸爸抱抱”。
No:基本能正確使用,只要不愿意,不如意,不開心就會配合相應(yīng)動作(如走開)說no,跟說上海話的爺爺奶奶也用no。但是!有時會錯亂!比如有一次我給她喝水,明明想喝卻說no,我就把水杯拿開了,她立刻又哭又笑地嚷嚷no,我說Do you want more or no more?并重新把水杯遞給她,然后她就徹底錯亂了,不知道是該喝還是不喝,開始大哭大鬧,哈哈,十分搞笑!
么(上海話發(fā)音):“沒有”的意思,使用場景包括電視劇結(jié)束了,積木被藏起來了,水喝完了等。
More:使用場景:喝水。其他場景能聽懂more但主動表達只發(fā)生在喝水的場景。
北北:意為baby,使用場景:看到baby doll的時候說“北北”,問她群群是誰時偶爾能說。
Ge:意為glasses(眼鏡),群群最喜歡的“禁忌玩具”。
Ga:意為again,使用場景:在媽媽腿上騎小馬。
Car:只要看到車子必定會說。第14個月只能發(fā)“ga”的音,這個月發(fā)音就正確了。
Owl:看Peppa Pig時出現(xiàn)貓頭鷹,指著畫面主動說出。
Mu:意為moon,看到繪本或Peppa Pig上出現(xiàn)月亮時會主動發(fā)音。
一:看到數(shù)字1會說1。
多多:指代一切事物。
飯(上海話發(fā)音):要吃飯的時候。
包包:指面包
抱抱:經(jīng)常主動說,還會說“爸爸抱抱”
啊(上海話發(fā)音),上海話“鞋子”的意思。
數(shù)字0-10里,只能說1,2,6,8 (均為上海話發(fā)音,英文暫時不會)并找到對應(yīng)的數(shù)字木片,9和0勉強會說,其他數(shù)字不會發(fā)音,但能找到對應(yīng)的數(shù)字。慢慢在嘗試發(fā)3這個音?;旧希喝翰粫/q/x/s/sh開頭的音節(jié)和詞匯,更復(fù)雜的就更不會了。
ball。這個是老朋友啦。
(2) 主動接話
本月開始主動接話,例如媽媽在唱或念Baa baablack sheep, have you any停頓時能接wool,第二句yes sir, yes sir, three bags仍然接wool(應(yīng)為full)。
(3)主動模仿和跟讀
本月跟讀意愿也增強了不少。跟讀新增記錄不多,大概有g(shù)oose, bear(發(fā)音較標準)之類。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問她Do you love mama/daddy?她一直回答mama/daddy,我告訴她可以說I do,她有時會用模糊的do來回答我,但還是喜歡直接說mama/daddy。
(五)下月計劃
由于群群認知能力和可溝通能力大大增強,必須督促自己提高陪玩質(zhì)量和英文輸入質(zhì)量!具體計劃如下:
(1)繼續(xù)共讀繪本。這兩個月做的很!不!好!
(2)從Mother Goose里挑選類似Baa baablack sheep的韻文小詩給群群唱或念,增強語言韻律感。
(3)務(wù)必提高自身說英語的準確度,尤其是單復(fù)數(shù),句型等。
(4)繼續(xù)整理兒歌、動畫片、繪本、分級讀物里的表達,日常生活交流中盡量更多使用上述資料里的詞匯、句型等表達,提高語言輸入質(zhì)量。
(5)啟用更多句型。
悉心栽培,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