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月娃掌握絕大部分英語語法規(guī)則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2017-9-13 09:41 原創(chuàng) · 圖片2

不在國外居住,沒有外籍家庭成員,可以把寶貝培養(yǎng)成英語思維嗎?

首先我來回顧一下女兒Kathy的二語歷程:大概從Kathy18個月開始,我只用英語和她交流。用英語逗她玩;她不開心了用英語安慰她;跟她談論一切她看到的,聽到的;給她講英文繪本,玩英文游戲;看英文動畫……

就這樣浸潤在英文環(huán)境中,Kathy的可理解性輸入非常充分,兩個月之后,也就是20個月就開始第一次輸出。有一天晚上居然說起了英語夢話,驚呆!

★ 26個月第一次使用時間狀語從句 Don’t  disturb  grandma when  grandma is  pouring  hot  water.

★ 玩轉過去式,當我問她你是不是沒有把飯吃完啊? 馬上理直氣壯地答:I really did.

★ 32個月,我們小時候學英語時覺得很難的反意疑問句張嘴就來,You like reading  ,don’t you?

★ 35個月,使用定語從句 That is  the  supermarket where  we  bought milk .

★ 賓語從句也早就信手拈來,今天跟我談論了一下她的小伙伴: I  don’t  know  why  Xiaolong  is so naughty everyday.

★ 看到故事書哪個小朋友小動物遇到了困難,還會來個虛擬語氣:I wish  I  could  help him!

到36月時,已經掌握英語中絕大部分的語法規(guī)則。目前Kathy44個月 ,中英文自由切換。

誤打誤撞帶著娃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英語啟蒙路,起初抱著不想讓娃以后學英語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枯燥,辛苦的目的而開始,沒想收獲遠比我預料的來得快而多。

據說,嬰兒誕生之初,語法規(guī)則就存在于他們的大腦中,他們是天生的“語言專家”嗎?

我不禁思考,常常需要花上十幾年甚至更久才能搞明白的枯燥語法,為什么Kathy能夠在大概20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就在不知不覺中輕松掌握并應用自如了呢?

真的是語法規(guī)則在嬰兒誕生之初就存在于他們的大腦中,他們是天生的“語言專家”嗎?頓時覺得很神奇!

讓我們來看一看平克的語言模塊理論: 

《語言本能》作者平克說,語言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可以理解為每個孩子的大腦內,都天生內置了語言模塊。這種語言模塊要想啟動,就需要有外界信號的輸入。

這么說,我趕巧幸運地在合適的時間輸入了匹配的信號,啟動了娃大腦內置的語言模塊?

這個語言模塊的運行之神奇遠超我的想象!

舉個例子來說:名詞復數形式。如果Kathy只是copy what I  said , 那只能說是憑記憶在模仿。然而事實是第一次遇到的單詞,她能敏銳地覺察到它的詞性,如是名詞,她就會在該加復數時變復數。比如第一次見到花菜,我指著說cauliflower(注意我沒有加復數),她問:Do you  like cauliflowers?(變復數形式了)無師自通。

再比如三單,he  comes, she  goes, grandma likes  ,it  falls ,  常用動詞第三人稱加s ,es 毫無障礙。開始我想是因為她無數次聽到我這樣表述,自然就模仿應用了。大約三歲時,Kathy得了感冒,咳嗽不停,我們坐公交去醫(yī)院?;貋淼穆飞?,突然看到窗口有一個飛蟲,Kathy 女漢子形象升騰,她說:Mum, if it  stings  you  , I will protect you .我一驚,sting 這個詞才剛剛給她擴充,我跟她聊天時還沒有用到三單,我記得我只是說 The bees may  sting you.也就是只用到了sting 的原形。她卻可以語法正確地表述。看來真的是早期大量的語音輸入和英文閱讀,激活了大腦內的語言模塊,語法規(guī)則已經內化。

類似的例子還發(fā)生在最近, Kathy 跟著我們學校的小朋友一起學習小書Animal Walk, 學到多種動物行走的方式。如horses  gallop, frogs  leap , snakes  slither.Kathy 在家里一個人玩的時候,就模仿各種動物或跑,或跳,或爬,過了一陣子她在地上扭來扭去,大聲喊: I am  slithering .

Slither 是剛剛學到的動詞,課文中并沒有用到進行時態(tài)。如果是help, hold這類動詞,加ing 后,發(fā)音是動詞最后一個輔音字母音加上ing, 比較好理解。但是slither 最后一個音是 er, 本身這一類動詞就不是很多,尾音加上ing 后發(fā)音是ring .在我沒有教過她的情況下,她是如何掌握這個調動大腦內已儲存信息,應用轉化規(guī)則的呢?

我推測應該是從十幾個月大開始大量的語音輸入,使她擁有非常強的語音意識,對于單詞中的音節(jié),音素很敏感,長期的聽力積累,令她雖然說不上規(guī)則卻可以探尋到大腦語言區(qū)存儲著的信息,然后下意識地進行詞匯轉換。

喬姆斯基認為,Children learn language most effectively during a critical period, which spans roughly from birth into puberty.也就是說,孩子從出生到青春期這段時間是語言學習最高效的時期。

我個人感受,年齡越小接受一種新的語言的能力越強,因為越小的寶貝對各種語言包容度大,受各種不良情緒如害羞,怕說錯等情感因素影響也越小。這些因素對于語言的學習非常關鍵。

Children are born in possession of an innate ability to comprehend language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influential linguist Noam Chomsky.

兒童天生具有理解語言結構的能力。

我的理解是,一個充分的語言浸潤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這種能力,無論是句法,還是詞法,兒童自己都可以在大量的輸入和輸出過程中摸索到潛在的規(guī)律,規(guī)則!而無需成人將規(guī)則挑明。

再來看一下學校的語法英語教學:

國內大部分學校的英語教學把語法規(guī)則的學習作為一個重點。傳授一個語法點,然后舉例子進行說明,學生練習。這是一種deductive learning .

Deductive learning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通常是教師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加以解釋。

這種教學方法一直長盛不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表面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了語法規(guī)則,教師教學的過程也相對輕松。

但是事實上呢?了解規(guī)則,只是了解有某個規(guī)則的存在而已,離真正掌握和正確在實際口語表達和書寫中應用還差了十萬八千里。那么這個十萬八千里怎樣才能跨越?唯有大量的練習,才可以將浮于表面的語法規(guī)則真正滲透到語言應用中。然而,因為課堂時間限制等種種原因,絕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得到大量的操練所學到的語法規(guī)則的機會,而這是真正的掌握語法的關鍵。

那么,如果反過來,先不明確告知學生語法規(guī)則,通過大量的聽,說,閱讀,寫作,是不是可以讓學生推斷出其中對應的語法規(guī)則?這是一種inductive learning.

這是完全不同于deductive learning 的一個邏輯思維過程,通過無數具體的例子歸納得到一個普遍法則。

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很多人并不知到語法規(guī)則,但這好不英語他們使用這種語言交流。其實規(guī)則自己暗含在語言里了,只是沒有點透而已。也好比小時候學母語,沒有人告訴我們主謂賓,但是不用到四五歲,我們都會組織句子了。

說到底,這兩種方法,都需要足夠量的操練,那緊靠學校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課堂之外聽說讀寫比不可少。

According to Chomsky,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process that requires children to deduce implicit rules that permeate a language.

根據喬姆斯基理論,語言習得過程中兒童逐漸領悟暗含在語言中的語法規(guī)則。

正如Kathy,她說不上來什么past  tense,  但是完全不影響應用。在熟練應用的情況下,只要在覺得必要的時候,給她適當總結,擺出條條框框,理解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兒童習得二語的過程中,不僅會模仿,還會創(chuàng)新!

兒童不僅僅全部依靠記憶掌握一種新的語言。他們甚至會創(chuàng)新!真心佩服,有木有?比成人學英語厲害多了!他們能理解和模仿他們聽過的句子,他們還能創(chuàng)造他們從沒聽過的各種詞和句子。 

Children, in particular, often use language in novel way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unfamiliar with proper ways to use words and phrases

Kathy常常會說出我聽不懂的詞,有一天她一字一頓的說:  p-i-o-p-y .  什么鬼?

一看她嘻嘻哈哈鬼靈精怪的樣就是在玩文字游戲了吧!把她覺得好玩的音組合成單詞,然后自己樂開了花!或者編了單詞放在句子里:

I  am  dearing(是這個發(fā)音,無法考證它的拼寫)  you  . 我問:What  does dearing  mean ? 答:scaring.

好吧。語言對兒童來說就是游戲,帶來快樂的游戲!

靈活應用英語中的小詞。有時候英語表達時我們會找不到合適的詞,這個時候要用到一些百搭的小詞如 go.

Kathy和我一起吃比較硬的魚干,我說It’s  a  little  bit hard. Kathy 嘗了下,邊比劃邊說 go  right  and go  left ! 哈哈,我懂你的意思了,光嚼不行,叫我要往兩邊扯一扯!正確與否先不說,靈活用小詞,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我想是可以得到肯定回答的。當然,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伴隨著不斷的收獲,旅途上艱辛著卻快樂著!

●●● 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我的觀點是:

1. 娃的語音意識越早培養(yǎng)越有利,磨耳朵必不可少。一個從沒通過任何渠道聽過英語

的孩子,讓他說chocolate這個單詞,非常吃力。因為中英文發(fā)音方式的不同,只有多聽,練出英文耳朵,才可能說出好的英文

2. 遠離急功近利的學習方法, 保持鎮(zhèn)靜!一些規(guī)則和技巧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記住,但是思維方式,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長期的過程,無論自然拼讀規(guī)則,語法規(guī)則都是如此。短期可以記住的東西,同樣很容易遺忘;但是思維方式和所擁有的能力卻可以伴隨一生。


回應20 舉報
贊11
收藏24
8年前
好厲害(? ??_??)?
8年前
佩服佩服!你是不是只和寶寶說英語現(xiàn)在。
8年前
鄭820 佩服佩服!你是不是只和寶寶說英語現(xiàn)在。
絕大部分時間是,不過有時她會要求就某一個話題說中文,比如她和小伙伴用中文談論過的話題。
8年前
全講英文做不到啊
8年前
我也正覺得新鮮,剛23個月的娃居然知道過去時態(tài)和將來時態(tài)不同,刷新了我對幼兒二語習得的認知。家里也沒刻意營造英語環(huán)境,只是自己一開口講英文就習慣一直講,互動也就多了。
8年前
Ninaoui 我也正覺得新鮮,剛23個月的娃居然知道過去時態(tài)和將來時態(tài)不同,刷新了我對幼兒二...
后面驚喜會很多哦!
8年前
豬豬殿下 全講英文做不到啊
前三個月比較難,慢慢會覺得比較自然。
8年前
Olivialogic 前三個月比較難,慢慢會覺得比較自然。
十分佩服…我覺得我女兒雖然能交流但三單和is are經常出錯,是因為我經常順口出來就沒三單??還是媽媽要更地道才行。倒是從句感覺對他們真的很簡單,有時候用多了中文說話語序會倒。
8年前
太佩服了,我覺得娃應該也有點天分,畢竟不是每個家長可以全英文交流的。不過真的可以學習樓主的做法。我家大兒子雖然是16個月開始啟蒙。只局限于聽和讀,至今也只是聽力比較好,輸出單詞沒問題,句子還是很一般。把我給郁悶的。打算小兒子學習樓主方法試試看。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