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間隙,回憶并記錄。
燕燕,你的問題,勾起我很許多美好的回憶啊……這個回答也許不是很有價值,我希望在這種回憶中,給你一些參考。
六個月,寶寶(有多久沒用這個稱呼了,進入青春期以后是拒絕這樣的稱謂的)被我抱在懷里,讀的第一本書是《胡蘿卜種子》,小黃皮的一本小書,都快翻得散了頁。每天就是睡醒了,吃飽了,就抱在懷里,翻著書頁,那時候小家伙其實一定不知道眼前的是啥,不能吃,不能玩兒,但是可以被媽媽抱啊,而且看書對于月齡的寶寶,也是件新鮮事兒啊。媽媽嘰里咕嚕地念念有詞,寶寶稀里糊涂地聽得津津有味。她有時候會好奇那個黃色的小冊子是是什么,會用手抓,會要放在嘴巴里啃,可是媽媽會把弄折的書頁捋平,會把就要伸進嘴巴里的書角扯回來,于是她漸漸知道,這個東西像個寶貝一樣,要區(qū)別對待。我想,我第一次把閱讀帶進寶寶生命里的時候,教會了她如何對待書籍,我把閱讀和媽媽的連接,讓寶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閱讀,在很小的時候,我就把閱讀的種子埋下了。之所以選擇六個月,因為這個時候她開始可以坐在媽媽的懷里,我們一起閱讀,不再是物質(zhì)的給養(yǎng),是精神的交流。孩子在這個月齡已經(jīng)可以有一些情感的反應(yīng),在試著從父母那里獲得和世界交通的方式,她在全向度的探索,我只是覺得書的這種方式開展得早一些,讓書與閱讀成為她生活中的自然嵌入。
0-3歲的這個階段,以大圖畫少文字為主的繪本為主,成本雖高,但是值得。印象最深的是鼠小弟系列,青蛙弗洛格,還有一套四本的狗獾故事,米菲兔,兔子小白,噼里啪啦系列,聰明豆系列,這些書有一些基本的觀念、習(xí)慣、智慧,都是孩子特別喜歡翻看的。這個時期所有的道理都在故事里,而且多發(fā)自于情感,屬于感性的接觸世界的階段。
鼠小弟的黑白畫面,簡單得道理,重復(fù)式的結(jié)構(gòu),特別適合嬰幼期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學(xué)語時,就會接受。真的是很經(jīng)典的嬰幼繪本。同事里一有新寶誕生,我?guī)缀跏潜厮褪笮〉堋??這么好的東西要分享啊!
噼里啪啦對于生活習(xí)慣還真是本指引書,里面的設(shè)計也很吸引小寶寶,他們看書,喜歡探索,動手,這本書里有各種可以翻的小門啊,門簾啊,各種奇思妙想,引發(fā)閱讀的小設(shè)計,被寶寶翻了許多遍,我粘了許多遍。上廁所,坐公交車,這些生活習(xí)慣與常識就通過繪本建立起觀念。兔子小白的書,在孩子幼年的尿床期起了大作用,緩解了孩子的焦慮,很好地度過了那個讓她有點兒尷尬的時期。所以,這些幼兒期的書籍輻射的時間還蠻長的呢。
弗洛格是本有點兒丑的書,哈哈,跟后來 青蛙和蟾蜍 那套有點兒像,顏色不鮮艷,不是靠繪畫和設(shè)計引人,完全靠故事,狗獾那套也是,屬于觀念的導(dǎo)引,關(guān)于友情、親情、愛情,誠實、善良,勤奮等等。米菲兔和小白這種都有類似的注入。孩子的翻看頻率讓我覺得這書確實不可貌相。
聰明豆系列開始有理性和思考的成分。比較經(jīng)典的“咕嚕?!薄肮緡E:托℃ゆぁ逼鋵嵑秃倩⑼慕Y(jié)構(gòu)大體一致,但從智慧的角度進行了重構(gòu),很得孩子的歡心。讀到這兒的時候,其實還有一些繪本,一時想不起了,有單本的,有系列的,關(guān)乎美德與智慧的,勇氣與責(zé)任,誠實與承諾等等,不一而足。在孩子早期閱讀中必不可少。
說到這兒,還有一類繪本也要有意識地挑選一些。關(guān)于藝術(shù)與美,我總覺得藝術(shù)與美的繪本,關(guān)乎兩類,一類是內(nèi)容,一類是形式。關(guān)于藝術(shù)的故事,這個時候恐怕接受不了,還不是很懂,但是孩子天熱對美有一種直覺的感知。很多得過設(shè)計大獎的書可以入手,但個人審美不同,大家可以試探性的入手。我那時買過一些外版的書籍。比如饑餓的毛毛蟲的作者的書,除了毛毛蟲,還買了他的變色龍,他對于色彩和圖書的設(shè)計,以及與故事本身的內(nèi)容的結(jié)合,充滿創(chuàng)意和巧思。我和孩子都很喜歡。還有一個澳大利亞的繪本作家,收過兩本,繪畫風(fēng)格和故事柔美而溫情。我要找來拍照給你看。
我是很反對芭比的圖書的,有朋友送過一本,在超市買過一本。我也給寶寶買過芭比玩兒,女孩子很難不接觸芭比,但是芭比實在是個很物欲的東西,她身上有太多的符號化的指征,也容易變成一種攀比與追求,在情景游戲的階段,太容易給女孩兒定型與誤導(dǎo),女人不應(yīng)該成為某種女人,女性的成長過程應(yīng)該不被某種模式所框定和限制,應(yīng)該是自由與多元向度的伸展。這可能是一個母親個人的認(rèn)識,我只是說出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