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連帶著想到另外一件事,再通過這件事聯(lián)想到第三件事,今天又有了一些想法,趕快記下來。
前幾天本來是給妞選英文讀物的,選好之后想到中文書籍也要選一下,發(fā)現(xiàn)妞對家里現(xiàn)有的書,感興趣的不多。那何不給家里書籍來個“大換血”呢?
我固有的想法是家里已經(jīng)有很多書了,有哥哥的、朋友送的、還有以前囤的,先這些看完再買吧。
但事實是如果想看的話,早都應(yīng)該看了,至于到現(xiàn)在為什么沒看,很顯然是沒有興趣嘛。
那怎么辦呢?當然是要重新選擇書了,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人云亦云地買書嗎?好像永遠也買不完,而且買回來也沒什么看的興致。
身邊一資深育兒經(jīng)驗朋友分享,先看大人的書,再對小孩用的書行動,就是說媽媽先學(xué)習,搞明白要讀的書是解決什么問題,底層邏輯是什么,這樣就知道下一步怎么操作了。
恍然大悟中。
近期,我想抓妞的閱讀問題,所以這還真是大學(xué)問。閱讀是個面很寬的范疇,目標明確才能縮小搜索范圍,找到理想的書籍。
下面這是我大概的思路和準備,還不成型。
比如,要積累詞匯的話,《成語接龍》、《笑讀成語》;
要科普,《十萬個為什么》;
要啟蒙歷史,《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要練習英語聽力,《Peppa Pig》臺詞本,和動畫、音頻同步。
搜索合適的書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特別值得的一件事,因為我們給孩子什么資源,她就會吸收到什么,所以在能力范圍內(nèi)提供給孩子最有營養(yǎng)的知識資源,是一項長期需要堅持做的事情。
篩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實踐。我們認定的好書,在孩子眼里不一定就好,我已經(jīng)做好心理準備了,妞喜歡的看,不喜歡的扔一邊去,下一本給接上,總有一本妞會喜歡吧。
今天是我們執(zhí)行海量閱讀的第三天,接下來會嘗試各種有趣有料的書,向輕松、有趣、樂享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