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 | 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進行有效閱讀?

2018
2019-8-27 14:41 原創(chuàng) · 圖片3

上次推文中,我們說到如何挑選好的繪本。那么,當我們選好書之后,怎么給孩子讀繪本呢?如果讀的不好,孩子也會沒了興趣。

為什么要強調(diào)如何有效閱讀?讀書如果只是泛泛而讀,沒有深度,你可能無法發(fā)掘出這本書1/10的價值,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

對于閱讀這件事,家長一定要以兒童為本,問答是一種很好相互交流的方式,但還要遵循幾個原則和方法: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答案

比如《袋鼠也有媽媽嗎?》這一頁,大家會怎么提問?

有的人會說,就像書上寫的:“獅子也有媽媽嗎?這就是一個問題呀!”

對,這就是一個問題,那孩子們會怎么回答?

有一定認知的小朋友會說“當然有啦!”但萬一孩子回答“沒有媽媽”,你會如何回應?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無論孩子說出怎樣的答案,哪怕孩子的回答明顯不符合常理,千萬不要急著否定,先問問他為什么?“你為什么覺得獅子沒有媽媽呀?”急于否定,很容易澆滅孩子繼續(xù)閱讀下去的興趣,我們可以帶著探索的心,我說出我的觀點,孩子說出孩子的觀點,然后一起往下翻頁,一起探索接下來的答案是什么?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孩子是不是就有興趣繼續(xù)往下看了?

不要總提封閉式或無意義的問題

什么是封閉式和無意義的問題?

比如,“這只袋鼠很可愛,對吧?”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可以適當用一些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孩子。但是我們提倡閱讀,不僅僅是增長知識,還要幫孩子開智,你的問題一定是能激發(fā)孩子主動思考,盡可能多的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充分激發(fā)其想象力和閱讀興趣。

基于這樣的設定,我們還需要怎么提問呢?

“你看,袋鼠媽媽是把小袋鼠放在口袋里的,那獅子媽媽呢?他有沒有口袋放小獅子呀?沒有口袋的話,獅子媽媽怎么帶著小獅子走路呢?”

這時候小朋友就會思考啦!

有的小朋友去過動物園,看過獅子,他可能就會說,“怎么可能會有口袋呀!我見過的!”有的小朋友沒見過獅子,他可能會說“我覺得也會有,不然小獅子放哪呢?”

小朋友這時候是不是特別想知道答案?他是不是就想繼續(xù)往下翻頁了?

充分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發(fā)掘他的想象力,探索力,也是幫助孩子理解書本的過程,即便一本簡單如斯的繪本,也有巨大的延伸空間,這種能力對于孩子以后過度到自主閱讀也是很重要的。

問對問題很重要,問題的難易程度也應當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語言發(fā)展來分別設置。問題設置的不夠巧妙,只會適得其反,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利用故事接龍的游戲,引導孩子表達和組織語言

比如,下面這一頁

媽媽說:”我看到了3只小獅子!你看到什么了?“

小朋友說,”我看到了一只小獅子騎在獅子媽媽的背上!該你說了!“

媽媽說,”我看到一只小獅子躺在地上,還閉著眼睛~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

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到了一定程度,我們還可以完全放手,讓孩子講故事給我們聽。無形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讀圖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語言組織的能力,以后輔導孩子寫作文,一定倍感輕松!

我們還可以根據(jù)繪本發(fā)掘一些有趣的拓展游戲,比如這本《好餓的毛毛蟲》,很多小朋友特別喜歡,在閱讀完了以后,可以嘗試制作一個毛毛蟲,模擬他一周七天吃食物等等,做角色扮演,小朋友一定會玩的不亦樂乎!

以上都需要家長朋友耐心的引導,建議在給小朋友閱讀之前,自己先瀏覽一遍故事梗概。

繪本閱讀是非常好的早教課,甚至很多繪本已經(jīng)被收錄到小學語文課程當中。如何把一本繪本發(fā)揮到最大價值,就要靠家長們各顯神通啦!

文中提及繪本:《袋鼠也有媽媽嗎?》、《好餓的毛毛蟲》


閱讀原文 回應 舉報
收藏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