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迷上了刻橡皮章,淘寶了一堆雕刻工具,下載了不少可愛的圖案,照著教程,開始自己嘗試。漸漸熟練了,到也有了些比較像樣的“作品”——比如:小火車、汽車、公交車、帆船、樹葉、蘑菇……雖說趕不上那些圖紙上的精美,到也有那么點兒稚嫩可愛。(嘿嘿,我這人對自己要求不高,總愛臭美)
每次一個“作品”出爐,兒子就是我的第一個小粉絲。他總會發(fā)出各種驚嘆聲音:“哇~~~” “哦~~~~~“媽媽你好厲害!”把我給捧上天,讓我的虛榮心大大滿足。然后就是一番狂印,把印泥和印章都弄的面目全非。我雖然心疼,不過想到兒子那么喜歡,那一點點心疼的感覺也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看到兒子那么喜歡印章,我突發(fā)奇想:何不用印章做為獎勵呢!于是,在一張白紙上做好一張表格,每行十格,貼在一面墻上。每天睡覺前,我們一起總結(jié)當天有哪些表現(xiàn)很好的地方,只要是有進步,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為他在表格里蓋上一枚印章。
可以得到印章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非常靈活。比如:自己獨立午睡了,幫奶奶做家務了,自己收拾玩具了,早上起床沒有吵醒爸爸媽媽,在超市看到了喜歡的東西媽媽不讓買也欣然接受,等等等等。
每印滿一行(十個印章),可以獎勵一件他渴望的玩具,或是帶他去他想去的公園,或者其它他渴望的事物。每次剛開始一行的時候,我都會讓他告訴我一個他最渴望的愿望,可以做為這段時間的“念想”和目標。孩子的愿望往往是那么簡單,比如:帶他吃一次冰雪皇后冰激凌,或者一根棒棒糖,或者帶他去森林公園玩一次。簡單到讓我覺得太虧待他了,往往自己給他加獎勵。
這個印章機制里,只有獎勵,沒有懲罰。如果有表現(xiàn)不好的地方,不會倒扣印章,最多不得。而如果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做出彌補的行為,仍然會因為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繼續(xù)得到印章。因此,兒子十天里有九天都能得到印章,家里一面墻上滿是五顏六色的印章,記錄了他的“優(yōu)良表現(xiàn)”。
這個印章激勵方法為我們的育兒帶來了好多驚喜。兒子因為想得到印章,開始學會自我約束。比如,我們上班的時候,他和奶奶自己在家,因為想到媽媽規(guī)定白天只能看一次DVD,由于心里對印章的渴望,也能控制自己不多看DVD了。奶奶也直夸這個方法好,寶寶因此而變得好帶許多。
總結(jié)一下這個印章給我們帶來的收獲吧:
1. 精神獎勵與物質(zhì)獎勵相結(jié)合,以精神獎勵為主。原本就要給孩子買的東西,因為借了這個方法的由頭,而變成了孩子自身努力而獲得的獎品,對孩子的激勵是無窮的。
2. 只有獎勵,沒有懲罰。如果有表現(xiàn)不好的地方,給孩子指出,同時引導他了解如何改進。沒有批評教育,孩子不會產(chǎn)生抵觸反感情緒,同時又因想要好的心里趨使,更加達到教育目的。
3. 這個激勵方法很靈活,具體獎勵內(nèi)容可以隨著孩子的興趣點隨時調(diào)整。因此這個方法永遠不會過時。
4. 具體的獎勵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比大人抽象的說教(要自己收玩具,不能多看DVD)要有效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