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過節(jié),我都會給娃準(zhǔn)備一堆資料,但是也沒能好好看起來玩起來。臨時決定,給先先后后,還有我讀者家的小朋友們,寫一篇中秋的小文章,用娃們能聽懂的大白話寫出來,這樣大家就可以直接給娃用上啦!
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先先后后的媽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秋天和月亮。這幾天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會發(fā)現(xiàn)特別大特別圓,也特別亮。我們知道,月亮是有陰晴圓缺的,從農(nóng)歷初一到十五,月亮?xí)囊粋€小小的彎彎的小月牙,我們管它叫做新月,crescent, 慢慢的,一點一點的越來越大,變成了一個半圓形,semicircle,也就是half moon. 接著越來越圓,成為一個大大的圓形,我們叫它滿月,full moon. 而這幾天呢,正好是中秋前后,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秋天一半的時候,所以我們稱這一天為中秋節(jié),會看到圓圓的滿月。
那么月亮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有的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因為月亮本身其實自己并不發(fā)光,它的光亮都來自于太陽。月亮被太陽照射著的時候,總有對著太陽的那半邊是亮的。
但月亮是我們地球的小弟弟,是地球的衛(wèi)星,就像我們火車會走在鐵軌上一樣,月亮也有自己的軌道,所以它會沿著這個我們看不見的,在天上的軌道,繞著地球一圈圈的轉(zhuǎn),轉(zhuǎn)的時候,當(dāng)然就會改變位置啦。有時候它正對著地球的半邊,會和被太陽照亮的半邊重合,就是搭在一起了,有時候又完全不重合,還有的時候一小部分重合,或者一大部分重合,這樣月亮就表現(xiàn)出了陰晴圓缺的變化。
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一個歷史非常非常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古人們把圓圓的滿月視為團(tuán)圓的象征,所以這一天,又稱為“團(tuán)圓節(ji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團(tuán)圓飯,象征著一家人和和美美。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一些遠(yuǎn)游在外的,沒辦法回家鄉(xiāng)的人們,特別喜歡用月來寄托深情。比如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小朋友們,你們會哪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歌呢?請爸爸媽媽幫你們錄下來,發(fā)給先先后后媽媽吧,在我們的群里,有很多像你一樣聰明的小朋友,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你們知道的古詩。
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做嫦娥奔月,可能不少小朋友都聽過了,相傳,遠(yuǎn)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老百姓們苦不堪言。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看到大家受苦,決定要做點什么,于是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yán)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天上的神仙就賞賜給后裔一種吃了就可以升天成仙的藥。不過后裔可沒有吃,因為他想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在人間好好的生活。結(jié)果呢,嫦娥自己偷偷吃了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盼望她能回來團(tuán)圓。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jié)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節(jié)。
當(dāng)然,也有人說,其實不是嫦娥吃了仙藥,是后裔有個心術(shù)不正的徒弟,叫做蓬蒙,他趁后裔不在的時候,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但是又不能把藥交給壞人,所以她拿出仙藥吞了下去。之后,她的身子,就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后裔,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著嫦娥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東西,希望在月宮里的嫦娥能夠看到他的思念。
當(dāng)然,這其實是個傳說,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傳說,也就是legend,這是古人們想象出來的故事?,F(xiàn)在我們都知道,月亮的表面,幾乎沒有大氣,人類是不能生存的,所以嫦娥的故事,也不是真的。而我們知道的月亮的這個單詞,moon,其實還有一個意思,衛(wèi)星。也就是圍繞著我們行星的小星星。在我們太陽系里,很多planet,行星,都有它自己的moon,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亮這一顆衛(wèi)星,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直接管他叫moon了,但是他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l(wèi)una,這也是月亮的意思哦。
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其他planets的moon嗎?比如Saturn,土星,它就有60多顆衛(wèi)星,而木星更多,有79顆!也就是說如果你站在木星上看,會發(fā)現(xiàn)頭頂?shù)教幎际窃铝?!?dāng)然,木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沒有像我們地球這樣堅實的土地,所以我們也沒辦法站在上面啦。
所以呢,盡管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是傳說,但是我們中國確實是有在中秋這一天團(tuán)圓和賞月的習(xí)俗。這個呢,是從1000多年前的唐朝開始的,到了宋朝,就非常熱鬧啦。有一本書,記錄宋朝的生活,叫做《東京夢華錄》,里面就寫著,“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nèi)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竿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笔裁匆馑寄?,就是說中秋這一天啊,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的,在街市上,很多好玩的東西,有各種樂器吹拉彈唱,有很多小朋友玩的,賣各種好吃的,太有意思了,大家甚至?xí)嫔弦徽聿凰X!
到了明朝和清朝,過中秋就更加是慣例啦,也成了除了春節(jié)以外,我們中國人最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大家吃月餅,猜燈謎,玩花燈,喝桂花酒,團(tuán)團(tuán)圓圓的非常開心。而月餅的花樣也越來越多,金黃的,圓圓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樣,里面包著各種餡料,全家人一起分著吃,每個地方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月餅,有的甜甜的,里面包著堅果蜜糖,或者豆沙,也有包著蛋黃,火腿和肉的,總之,都很香甜,象征著團(tuán)圓。
小朋友們,你們的中秋是和家人一起團(tuán)聚,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外旅行,或者是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
我們現(xiàn)在的人,比起古代來說,有很多有意思的可以做的事情,古代的人一年可能也不能痛痛快快的吃喝玩樂幾次,但是我們現(xiàn)代人就不一樣啦。大家見面呢,也不像原來那樣,要跋山涉水,那么困難。比如現(xiàn)在我們飛機(jī)兩個小時就能到的路程,古代人可能要走上一個月!我們現(xiàn)代人相聚,也沒有原來那么難,所以中秋這個節(jié)日,到現(xiàn)在,除了團(tuán)圓,更多是大家的一種放松。
你的中秋是怎么過的呢?有沒有吃月餅?zāi)??看到圓圓的月亮了嗎?不管怎么樣,都希望你和爸爸媽媽,有一個愉快圓滿的中秋節(jié)。先先后后媽媽祝你們,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