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是喜歡父母的,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喜歡跟父母玩的!孩子也是非常關注父母的的一舉一動,你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里。所以英語啟蒙也是從父母開始,是你做什么,而不是孩子。
首先,我選擇在家播放一些認知度比較高的英文歌曲,像Row row row your boat,Old MacDonald,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等,我會很投入的跟唱,孩子很快被吸引,也躍躍欲試;接著得知了為非母語國家兒童啟蒙教學編寫的super simple songs(簡稱3S),如獲至寶!
整個系列上百首歌曲,內(nèi)容涉及動物、顏色、形狀、數(shù)字、字母、身體部位、動作、食物、時間等。每天聽,名詞指著說,動詞TPR(全身動作反應)讓他們明白意思,不翻譯!
例如:唱到clap your hands時,拍手,stomp your feet,跺腳。當然,第一次聽到時clap your hands時(聽),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做拍手動作(看),他就懂了(理解),如果還是不懂,先揮揮手讓娃明白hand是手,再拍手;再次聽到clap your hands,他會看你一眼,會開始模仿你的動作,熟悉了之后(記?。?,他會做的比你快。
因此從看、聽、理解到短期記憶只是一個循環(huán),當某一個詞組或句子反復出現(xiàn),形成長期記憶才是有效輸入,從輸入到輸出是更復雜的過程。急不得!如果親子關系差,他看都不看你,你做的事情無法吸引他的注意,那連一次短期記憶都沒有,何來有效輸入?
其次,我開始尋找合適的繪本。買繪本我非常的謹慎,先看大師推薦的。
我逛過美國比弗利山莊的社區(qū)圖書館,那里的繪本是按AA-Z的難度分級(適合0-12歲),美國2-3歲的寶寶就能達到2000-3000的聽力詞匯,4-5歲就能達到5000聽力詞匯,而且以每年2000多個詞的速度在增長,直到12歲左右達到2萬詞左右的成人水平,而中國小學畢業(yè)的課標是700詞,初中畢業(yè)1500詞,高中畢業(yè)3500詞,四級4200詞……所以繪本的水很深,很多繪本以我們那幾千詞的水平根本讀不了!
市面上有三個比較有名的書單: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最終我選擇參考廖彩杏書單,鵝媽媽和蘇斯博士先跳過(因為聽不懂),前10周中很多繪本都很經(jīng)典,像brown bear、five little monkeys他們都很喜歡;喜歡的表現(xiàn)是愿意重復聽、會不自覺地跟讀背誦、喜歡翻看對應的繪本……廖單的繪本,我的購買原則是實在喜歡聽才買。
還用了培生基礎級40本,選這套書因為便宜……但實際使用下來還是給我驚喜的,一點都不boring,去年暑假大概讀了2-3遍,我在講的時候,我會把一本書都完全掌握的放到一邊,還有生詞的就繼續(xù)講。
不過有很多低幼的繪本以認知為主,并不是很難,低幼的有入手spot、where is my belly,bunny,dear zoo等,妹妹喜歡,哥哥無感。
最后,媽媽口語需要說起來。我沒有寫親子英語,因為前期就是一個人在演獨角戲,沒有對話!我們應該都忘了怎么教我們孩子說中文的,但還是可以在電梯里碰到一些媽媽帶著一兩歲的寶寶,那個媽媽會指著我們跟寶寶說:“電梯里有阿姨?!?/p>
所以各位想入坑親子英語的媽媽:
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注意到你在說話,比如用夸張的語氣Woo~ a butterfly!,其次是能聽懂你說的話,如何是聽懂,參照上文對有效輸入的描述。
我記得有很長一段時間,Elsa跟我的對話,她只會說Yes. OK。但這就是對話,她聽懂了!
和孩子說的內(nèi)容,建議從日??吹牡秸鎸嵤挛镩_始:
比如,tree,flower,可以加數(shù)量、形容詞變短語:a tiny pink flower,再變句子。
會說一個詞也要想辦法把這個詞加入句子,例如:你今天穿什么blue or pink?拿著衣服說最佳。
能說整句最好,看過一本關于《父母的語言》的書,說窮人和富人的孩子4歲前聽到父母的語言有3000萬詞的鴻溝,所以在正面、積極的回應下,給孩子豐富的描述,對孩子的語言及心理發(fā)展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再次加入生活口語,看的那些親子英語的書背的指令可以派上用場了,如:brush your teeth,媽媽自己的英語也是循序漸進的,比如,穿鞋,一開始說Put on your shoes.
其實shoes有很多種:
boots、sandal、slipper、sneaker……,慢慢替換;
最后是對話,一開始可以多問一般疑問句,Are you hungry?再加入選擇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What do you want for breakfast?我們的那些英語課本基本都是對話型的,要在對話中使用檢測一下孩子有沒有掌握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回答不需要是跟課本一模一樣。
補充,游戲和表演。游戲和表演基本就是見縫插針,需要打發(fā)時間的時候可以用。
游戲。歌曲游戲。名詞指著說,動作TPR。去年7月,聽了一些3S歌后,開始在生活中加入游戲,例如:一邊走一邊唱walking walking,單腳跳著唱hop hop hop,突然加速跑并唱runing runing,最后停下說stop,這個過程小朋友會特別的開心。
繪本游戲,例如《From head to toe》,這本繪本里有一些動詞不簡單,通過一起做動作讓孩子明白。說單詞。我們會在坐車的途中玩,一開始就說簡單的名詞分類單詞游戲,如:說動物、說水果;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兩個娃在家把家里看到的東西用便利貼寫上英語單詞貼在這個東西上。
I spy。I spy歐美國家的家長經(jīng)常跟孩子玩的對話游戲,是說一個東西目前能看到的東西讓其他人猜:“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It’s something red. It can swim.” ”It’s afish!”。還有很多這類游戲的書,但玩法有所不同。
Skill sharpeners(左)和I Spy(右)書內(nèi)頁
做練習冊也是一個好方法,國外練習冊一點也不枯燥,買了Skill sharpeners給他們做,互動性很強,一會畫畫、一會連線,一會剪紙,一會涂色。一次能做20-30頁。
Elsa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艾莎迷一枚,去年暑假Frozen電影看過10多遍,音頻聽了10多遍(我必須要強調(diào)一下這樣看是無效輸入,她大部分是聽不懂的,但因為是真的喜歡,我也沒攔著),我把電影臺詞打印出來,跟她演其中的一些場景,她一開始不能說英文就我說英文臺詞她說中文,在表演中,至少我們選的場景和對話她能理解一些。
動畫適合輸入嗎?我的經(jīng)驗是最好有一定積累再看動畫片。去年暑假印象中只看過一部Max小火車,屬于啟蒙動畫。
最終,我花了2個月的時間,每天1-2個小時,也就是暑假結(jié)束的時候,解決了Jason前500詞聽力輸入,并完成大部分sight words的認讀,Elsa年紀小吸收還是要慢一點大概200詞左右聽力詞匯,依舊不認字。不要小看500詞,這是正常線下3-6歲外教機構(gòu)2-3年的學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