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我愛做飯,不如說我愛廚房的盆盆罐罐,我曾經(jīng)供職于一家著名的廚具品牌公司,所以愛屋及烏,我對廚房用品的喜愛,也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埋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
忘記曾經(jīng)在哪本書說過:每當(dāng)廚房中氤氳起熱氣,家的煙火味就出來了。
所以做飯這件事, 真的是讓家溫暖的最好途徑,除了那句“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其實做飯后一家人圍桌而坐,那才是每個做飯的女主人真正享受溫馨,成就感的時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味可口的飯菜需要的不僅僅是廚藝,更要有稱手的廚具;而溫馨的吃飯氛圍更需要美麗的餐具,來吧,展示:
【鍋具】我家的所有鍋具幾乎都是雙立人,嘿嘿,暴露老東家啦。
一、【不銹鋼鍋具】
對于大多數(shù)廚房小白來說,其實并不是很友好。
最大最大的困難就是煎東西粘鍋。
煎個雞蛋都能粘成這樣,煎魚更是慘不忍睹。
那不銹鋼鍋到底怎么用?
1.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賣鍋具的銷售人員上門服務(wù),進口廚具都有上門服務(wù)這個特色。
2.上網(wǎng)百度,可以直接看視頻
3.上淘寶官網(wǎng),讓客服給你發(fā)個使用視頻
4.看我教大家的文字說明(??繞一圈),不銹鋼鍋具兩種狀態(tài)下不粘:【冷鍋冷油】【熱鍋熱油】,冷鍋冷油最簡單,因為就是打開鍋具和燃?xì)?,直接倒油,加入蔥姜蒜和肉絲,蔬菜直接炒,但這種方法做飯不香。熱鍋熱油最常見,熱鍋一定熱到一定程度,就是把鍋具空鍋加熱,熱到拿筷子沾一點水快速向熱鍋撒一下,如果水滴迅速蒸發(fā),不好意思,沒熱透,一定要筷子上的水滴入鍋內(nèi),水珠迅速在鍋里跑動,這個狀態(tài)鍋就熱透了,這是把鍋內(nèi)的小水滴控干,再倒入油(水不控干直接倒油會迸濺的),這時候在煎雞蛋,煎魚一定不粘。
二、【琺瑯瓷鑄鐵鍋】
藍(lán)色的是琺瑯瓷鑄鐵鍋
這個鑄鐵鍋是燉菜的黃金搭檔,尤其紅燒肉,簡直一絕,無水燉白菜更是能吃出白菜的鮮甜,鹽焗蝦、石鍋拌飯、焗飯等等,總之如果能忽略它的一些弊端的話,這個鍋真的很完美。
弊端有以下幾點,能接受的,要考慮好
1.不能碰撞,容易掉瓷,所以鍋鏟用硅膠的。
2.巨沉,刷鍋是個挑戰(zhàn)。
3.注意一定用防燙手套,鍋具導(dǎo)熱非常好。
除了藍(lán)色的這款,我家里大大小小的鑄鐵鍋有四個,這款小豬造型的也是我的心頭愛,紅燒肉比較油膩,做多了吃不了,這個小豬鍋大小最合適。(細(xì)心的讀者可能會問,在小豬鍋鍋蓋和鍋身直接的塑料夾是做什么用的?答:保持空隙,通風(fēng)鍋身,防止生銹)
這個小豬鍋別看不大,但也是實實惠惠地沉。
圖片里帶包裝的就是沒開封的一個鑄鐵鍋,這個是28厘米的,適合煲整只雞,或者煲湯。
圖片里彩色搪瓷鍋是韓國的,特別易打理,但就是怕碰,一旦瓷片脫落,就容易被腐蝕。
白色玻璃鍋是康寧鍋。這個鍋做甜湯最好,銀耳雪梨湯,紅棗桃膠湯,都是我最愛。
鍋具根據(jù)功能一般分為煎炒鍋,燉鍋,蒸鍋,大小選擇上,一般從16厘米到30厘米不等。
三、【不粘鍋】
不粘鍋其實現(xiàn)在深受很多家庭的喜愛,最主要是好打理,而且很多“高科技”的不粘鍋可以耐受高溫,不再像以前的不粘鍋超過一定溫度會釋放毒性,但不粘鍋一般建議使用硅膠鍋鏟,否則容易劃傷涂層
鍋具按照材質(zhì)的話,如上述:不銹鋼鍋、鑄鐵鍋、不粘鍋、玻璃鍋、搪瓷鍋等等,按照功能、大小也可以做一些選擇,這樣能物盡其用,比如:
我家里基本按功能使用:
【煮粥】熬粥,煮點面,關(guān)東煮用18厘米大小的。
【煎炒+蒸】用24厘米大小,額外加個屜就是蒸鍋,一鍋兩用。
【燉煮】燉菜用鑄鐵鍋,24厘米大小基本就是一家三口使用最好
在廚房要想做飯輕松自在,心情愉悅,其實好的鍋具確實能事半功倍,同樣的道理,餐桌張想看著養(yǎng)眼,餐具也必不可少。
【餐具篇】家里餐具???其實就是盤盤,碗碗,我喜歡按系列買
以下這套系列是staub專門給孩子設(shè)計的套裝
這個品牌也是我的最愛,我家里用到是能進烤箱的系列
最常用的就是烤盤
我自己最喜歡紅色,家里給孩子烤蘑菇,南瓜等直接裝盤,不會弄臟烤箱,還可以直接上桌,特別方便。
【廚房小件】廚房中還有很多廚房小件是特別實用的,比如下邊這些
【碗夾】
【導(dǎo)熱盤】
導(dǎo)熱盤顧名思義就是導(dǎo)熱,它可以節(jié)省能源,防止火源直接燒鍋,讓鍋底更干凈,導(dǎo)熱更迅速,省能源,這個導(dǎo)熱盤還有個功能,快速解凍,也是一舉兩得。
【擱架】
這些廚房的小物件,別看不起眼,但用處大,尤其做飯手忙腳亂的時候,真是好幫手。
給大家放個競猜圖,你能猜出下圖這個是干什么用的嗎?
以上這些都是廚具,那現(xiàn)代廚房,鍋具其實已經(jīng)被小家電所逐漸替代,像蒸烤箱、空氣炸鍋、摩飛系列小家電、北鼎系列等等將電烤箱、電陶爐、微波爐、多功能電烤盤、電火鍋、廚師機、料理機等等。
【烤箱】我比較常用的就是烤箱
看著自己親手揉發(fā)的面隨著烤箱溫度的升高慢慢膨大,顏色也慢慢由淺黃變成金黃再變成焦黃,這一系列的變化中也充滿著等待的喜悅。
所以,相對其他小家電來說,我最喜歡的還是烤箱,因為可視化這個特點,讓你能感受到食物的變化。
我對廚房小家電也很喜歡,但我更喜歡煙火味弄一些的感覺,總覺得有火源的感覺更溫暖。
雖然我有時候也做面包、西點等,但更多時候還是覺得中國傳統(tǒng)美食更養(yǎng)胃,也更適合孩子口味。
其實,在養(yǎng)育孩子的路上,做飯也是連接親子感情的紐帶,每一次做出孩子喜歡的飯菜,看著孩子吃飯時滿足的表情,那種感覺真的無法言表,母愛爆發(fā)的一個表現(xiàn)可能就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