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姜媽媽:帶娃做飯,手忙腳亂,廚房里也要打有準(zhǔn)備之仗

2021
2017
2021-1-27 16:49 原創(chuàng) · 圖片13


作者:虎姜媽媽

自從上周娃突然喜提寒假,我的嗓子就發(fā)炎了,周末又和大家直播聊了兩個多小時,第二天徹底啞了……家里的那個小朋友說來都有點搞笑,因為耳屎太多而影響了聽力,醫(yī)生讓回來滴藥水軟化耳屎,過幾天再去清理。

于是家里一個說不出話的,再加一個聽不清楚聲的,日子過的有點艱難。所以說,有的時候你感覺娃仿佛聽不見你說話,剛想暴跳如雷訓(xùn)他態(tài)度不端正,他真的有可能是……聽不見……

萬事開頭難,連寒假也不放過。今天就不和大家聊學(xué)習(xí)了,沒啥氛圍,咱聊聊一個人帶娃躲不開的話題——做飯。

因為地處偏遠(yuǎn),買菜并不太方便。所以我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一周去一次超市,一次采買一周的食材。有的食材耐放,有的隔夜就會不新鮮,所以搞懂不同食材如何存放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生活課題。

去年過年的時候因為疫情物流宕機(jī),從來沒覺得家里的幾個土豆幾把蔥那樣的珍貴。沒想到一年了,同樣的劇本又再次上演。

一個人帶娃,吃飯基本只有三個選擇:自己做、速食或者外賣。

我家這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外賣的種類和品質(zhì)比較堪憂,信得過的外賣商家大概一只手?jǐn)?shù)的過來。偶爾調(diào)節(jié)一下還可以,平日里屬實難堪大任。

帶娃么,一個月總有那么三十幾天娃不舒服or我不舒服or我不想做飯or娃不想好好吃飯or娃困的來不及吃飯……總之沒有充足時間做飯的時候多到數(shù)不過來。

加上隊友工作比較忙,經(jīng)常晚上9點多回到家還沒有吃完飯(這還是“提前下班”的節(jié)奏),這個時候再大動干戈做頓飯,等做完了餓勁都過去了。

綜上所述,在我家,存在一套能夠快速上桌的食材存儲+烹飪系統(tǒng)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做飯這么長時間,我也有很多痛點

有的食材從超市買回來直接往冰箱里一塞,當(dāng)時很爽,但用的時候很麻煩。比如一整塊通脊,一頓飯肯定吃不完,但是凍成冰坨又很難切開。需要解凍到能切開的狀態(tài),再把不需要的部分繼續(xù)塞回去冷凍,如此反復(fù)冰凍-解凍,不僅食材的新鮮度大打折扣,還很容易滋生細(xì)菌導(dǎo)致食物變質(zhì)。

還有有一些食材,做飯的時候?qū)儆凇熬实呐浣恰?。比如香蔥碎啊,彩椒粒啊。每次用量一丟丟,屬于點睛之筆。剩下的用不完,不耐放特別浪費(fèi)。

我也會囤一些冷凍水餃,湯圓,奶黃包,豆沙包之類的速食。他們吃起來方便,放起來就有點占地方。每個種類都有一個特殊尺寸的盒子,還有方便運(yùn)輸時固定的塑料托盤。

當(dāng)然最大的痛點就是想要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盡量搭配出營養(yǎng)最全面的餐食。

后來我在網(wǎng)上開始尋摸相關(guān)的解決方案,開始了解到備餐(Meal Prep)這個概念。

早期可能是由健身愛好者發(fā)明的,由于他們對攝入的控制比較嚴(yán)格,外食幾乎都沒有辦法滿足低脂高蛋白的需求,所以就自己烹飪帶飯。又由于他們大多是時間管理達(dá)人,對效率也頗有追求,就演變出了一周集中烹飪一到兩次的做法。在這一兩次時間內(nèi),把一周的飯都準(zhǔn)備好冷凍起來,到需要吃的時候只要幾分鐘微波一下,就可以吃到美味營養(yǎng)的餐食了。

△ 圖片來自Sunny_Kreglo@下廚房

還有一種備餐的概念,指的是把食材處理成容易烹飪的半成品,就類似咱們在盒馬買的半成品那種,這樣就可以把洗洗切切這些瑣碎的工作集中完成了。

后來我買了幾本日本主婦出的關(guān)于冷凍備菜的書來參考。尤其是《正確保鮮預(yù)調(diào)理美味家常菜》這本中提到關(guān)于不同食材如何存儲,如何解凍介紹的很詳細(xì)。

這幾本書物流很慢,在書到貨之前,我沒忍住先做了次嘗試:

△ 用大半天的時間準(zhǔn)備的一些食材包

結(jié)果就是,不管干啥,都是要先交學(xué)費(fèi)的……

肉菜我做了成品和半成品,黃燜雞和蒜香雞翅沒有坑,做熟了分份冷凍,吃的時候只要微波一下就ok。但是蔬菜類就和想象中差別有些大。比如土豆切絲的時候我忘記它會很快氧化沒有泡水,等到裝袋的時候已經(jīng)變成了咖啡色的土豆絲毫無食欲……還有芹菜再次烹飪的時候脫水很嚴(yán)重等等問題。

我突然意識到,把各種食材預(yù)處理搞明白了,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啊!

雖然沒有達(dá)到想象中的那樣有條理和秩序,但是還是想記錄下最近實踐下來覺得不錯的食材預(yù)處理/烹飪方式,如果恰巧對你有幫助就更好啦!

新鮮食材不易存儲的,烹飪好先分裝密封,然后直接冷凍

比如超市買來的活鱸魚想要清蒸,鮮活的魚冷藏到第二天味道就會打折扣。那就不如趁著新鮮烹飪出來,還沒動筷子之前先分裝好密封,直接冷凍。

不要等著吃剩了再把另一半裝盒子,也不要開著蓋子等放涼,一定趁熱蓋蓋子,才能減少食物變質(zhì)的可能。

烹飪時間長的,集中烹飪冷凍儲存,微波加熱后直接食用

我目前最常用的就是主食類和湯底類。比如米飯、紅薯、紫薯、玉米、山藥等等。這些食材蒸煮的話至少要半個小時,早晨時間匆忙很容易來不及。索性我就一次性地蒸上一周左右的量,然后用密封袋或者保鮮盒裝好,每次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微波。

△ 帶著冰碴的根莖類主食,微波一下上桌!

米飯也是一樣,平時我和娃在家,滿打滿算一個半人的量,為這一口米飯再蒸一次米感覺特別麻煩。所以我就提前多做一些,用保鮮膜分裝好。吃的時候繼續(xù)微波,跟剛出鍋的幾乎木有區(qū)別。而且,再也不用擔(dān)心點外賣的時候忘記點米飯了!

以前總在冷藏室存放米飯,但是時間長了米就很硬。在冷凍室存放就不用擔(dān)心這個問題。而且無論什么時候想吃炒米飯,都可以get到原材料,相當(dāng)方便。

湯底類我用的最多就是番茄湯底↓

△ 自己炒的番茄湯底,下面條炒菜加一塊很方便

很多番茄味的菜譜都要求先把番茄去皮,切小塊,炒出沙。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所以我就集中地多炒了幾個番茄,然后分裝在這種分隔保鮮盒里。每次下面條啊,做番茄龍利魚啊隨便拿起來一塊丟鍋里相當(dāng)方便。

平時燉排骨之類的肉湯,也可以這樣保存,煮面下餛飩時放一塊進(jìn)去就是高湯了嘛!

蔥姜蒜預(yù)處理,容易保存還節(jié)約時間

我是一個蔥姜蒜重度愛好者,對它們的喜好不亞于對西餐中的黃油。幾乎每頓飯必不可少,所以洗洗切切的工作一天也要重復(fù)很多次。

總結(jié)下來對蔥姜蒜的預(yù)處理就是:首先定期給娃分配剝蒜的任務(wù)。

然后大蔥去掉外皮和不需要的葉子部分切段,和剝好的蒜,洗干凈的姜一起放在保鮮盒里。放之前先在盒子底下墊一張廚房紙巾吸濕氣。

還有一部分我會切的更細(xì)一些,這樣分裝。早上炒個雞蛋之類的,就不用再動用刀和砧板了,抓一把就齊活~

不能反復(fù)解凍的食材,按照每餐用量分裝后再冷凍

像我之前提到的整塊的通脊肉,就可以先切成條啊、片啊的,分裝成一份一份的。這樣炒一盤菜,取一塊肉,不用解凍更多的了,非常方便。

至于那些每次都占很多地方的小豆包,奶黃包之類的盒子,就干脆丟掉。然后用保鮮盒統(tǒng)一存放,試了一下真的省了超多的空間。

△ 上面那款2.6L大容量的裝起來hin爽

關(guān)于廚房的高效率運(yùn)作繼續(xù)還在實踐中,你們有什么好點子快來告訴我?。?/p>

未來我會繼續(xù)堅持在小花生網(wǎng)更新分享我的帶娃理念,陪玩故事~


回應(yīng)3 舉報
贊6
收藏40
4年前
帶娃做飯?zhí)y了,來學(xué)習(xí)!
4年前
蔥姜蒜切好分裝后是冷凍還是冷藏呢請問
4年前
同樣帶娃做飯,每次都很心塞飯點時間
發(fā)布

推薦閱讀

虎姜的小花園
虎姜的小花園
202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