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書,寫到凡是一個人在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他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去做,因為他用上帝給他的天賦在做事情,他一定一輩子在一個非常開心、幸福的狀態(tài)中去生活。喜樂是良藥,心中時常有喜樂的人,他就真的不容易生病。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要為他們?nèi)ラ_心,我們知道我們做父母的很合格。
看到這里特別想寫幾句,我覺得我自己的爸爸媽媽就是特別合格的父母,真的,也許他們并不懂太多的教育,但他們對我很信任,從小讓我很獨立,要知道人真正的自由都是從獨立中得來的。我從小到大基本都對自己很有譜兒,很清晰。想要學(xué)什么,想要做什么,想要往什么方向發(fā)展,永遠都有一個特別清晰的線路,也一直在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中走著,所以特別有安全感同時也一直覺得很幸福。盧梭說過,真正的自由,是少讓他們養(yǎng)成駕馭他人的思想,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nèi)プ鍪虑?,這樣他們就會把他們的欲望限制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nèi)。他所提到的他們就是孩子們,不要讓孩子輕易的可以支配你,讓他們?nèi)プ鲎约毫λ芗暗氖虑?。什么意思?比如?dāng)一個一歲的孩子餓了,你把一碗粥一個勺子放在他的面前,他自己慢慢不熟練的一勺一勺把粥一點點送到自己的嘴里,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自己的欲望,你會發(fā)現(xiàn)這時孩子的狀態(tài)是開心的,平和的。當(dāng)每一次你把他可以做的事情都大包大攬到自己身上,孩子慢慢就會學(xué)著支配,利用你去完成他們的欲望,一哭就要抱,你坐地上打滾就要買哪個玩具,吃飯追著喂等等,大人很累,孩子也并沒有真正的開心。一個能力與欲望相稱的人,就是一個絕對幸福的人。有多少人從小到大忙忙碌碌一生,根本連自己想要做什么,喜歡什么都不知道,都很迷茫,在我看來實在是一件特別可悲的事情。我絕不希望我的孩子將來跟我說,媽媽,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不了解自己。我的爸爸就是個幸福指數(shù)特別高的人,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仙人,他的欲望與能力就很匹配,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整個人的狀態(tài)特別好,六十幾歲的人基本沒有白頭發(fā),活得特別灑脫。所以說平衡你的欲望與能力是幸福的關(guān)鍵。Abby老師說,如果你有痛苦,找出你生活中的欲望點在哪里,然后仔仔細細去想想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慢慢你會變得越來越幸福~一定是這樣。
感謝我特別優(yōu)秀的爸爸媽媽成就了一個特別幸福的我。我也愿用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去給我的孩子一個自由的生命獨立體,讓他們在自己的宇宙中閃亮,永恒~